第25章 【V】一别两宽,各自欢喜……(第2/2页)

长安有宵禁,但每年除夕开始,到过完灯节,这半个月是取消宵禁的。

所以,即便是夜里,也可出行。

兆安说的时候,颜熙心中琢磨着他的每一句话。兆安是按魏珩吩咐办事的,兆安话的意思,就是魏珩的意思,她需要琢磨魏珩的心思。

原是说好她在桂姨那留宿一夜,明儿再回的。现在魏珩用可以带三个香一起出门的条件换她夜间便回,想来魏珩还是不愿她在外留宿。

颜熙反应也很快,虽然心中有了这样的一番猜测和揣摩,但兆安说完后,她很快就给了回应。

“多谢世子。”不管怎样,颜熙这会儿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这样一来,至少对三个香不用厚此薄彼了。

上次颜熙给兆安赏银兆安拒绝了,颜熙就知道,想来是魏珩对他说过什么,他不能收。所以,这次颜熙也没再多此一举,就只口头上道了谢。

兆安办完差事走了后,芸香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下大家都能出去了!”芸香觉得此时此刻才算是有过年的气氛,“真开心,我要吃桂妈妈亲手做的炸年糕,可馋死我了。”

丁香戳她脑袋:“你就知道吃。”

芸香立即回了丁香一个鬼脸,然后笑着跑开了。

*

魏珩今日入宫述职,直到申时时分才出宫。兆安就站在魏国公府马车旁,等候在宫城门口,瞧见主子出来后,他忙几步迎过去。

抬头看了看日头,魏珩一边登车,一边问兆安:“颜氏可是带着她的三个丫鬟都出门了?”

平时一般兆安是徒步跟走在马车旁的,这会儿见主子有话问,兆安便也跟着上了车。

“小的得您吩咐,今儿一早就去了雅菊轩。主子您是没瞧见,您这格外施恩,不但颜姑娘高兴,她的那三个丫鬟也对您感恩戴德。”又说,“小的是早晨辰时过去的,那会儿颜姑娘就要出门了,这会儿应该早到了那桂妈妈的食肆。”

“世子,您要不要也过去一趟?”兆安多了一句嘴。

但多完后,他立即就后悔了。

主子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他来安排了?

但他却没想到,世子竟然没说话。这要是搁之前,世子嫌他多嘴,早一个眼刀子飞过来了。

不过这会儿虽没给他飞眼刀子,也没答他的话啊。

就好像是没听到他的话一样,这会儿竟背倚车壁,双目微阖,闭目养起神来。

兆安壮了壮胆子,决定揣摩他的心思,自作主张一回。兆安伸头出去吩咐车夫,直接点明了告诉他从哪条路走。

魏珩听到了,也没阻止。

事实上,他也在犹豫。

正因为在犹豫,所以才没答兆安的话。

不知道是不是他想多了,他最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颜氏的变化,多少还是叫他心中生了些惧怕之意的。

魏珩一路上都没睁眼,兆安一边打量着主子神色,一边看着外面的路。等快到“食为天”饭铺时,兆安向车夫打了招呼,让他在一旁靠边停下。

然后兆安再转身去悄悄问魏珩的意思:“世子,‘食为天’饭铺到了。”

魏珩适时睁开了眼。

但他人却没下车,而是侧身去撩开了马车侧面的帘子往外看。街上人来人往,“食为天”饭铺门前宾客如云,魏珩只是朝那食肆扫了眼,就又放下了车帘。

算了。

“回去吧。”

兆安:“……”

但兆安觉得世子这阵子都不太对劲,他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默默听吩咐办事。

魏珩却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等回了国公府,魏珩立即召了自己的暗卫来,命他快马加鞭,亲自赶去一趟吉安县。

*

而颜熙这边,颜熙带着三个香来食为天找桂妈妈。食肆里很忙,三个香来了后,也闲不住,立即就撸袖子帮忙跑堂干起活来。

尤其是芸香,人虽小,但胜在机灵,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

因是除夕,上午店里生意尚算可以,但过了午饭后,店里就没什么人了。桂妈妈虽然接了晚上送年夜饭的活,但这会儿还算早,于是她正好可以腾出些时间来陪颜熙几个。

这会儿主仆五个人围坐在炕上,吃着瓜子点心,喝着茶,别提多开心了。

芸香是小财迷,她拉了檀香一道去一旁数铜子儿。而桂妈妈和丁香,则坐一旁陪颜熙说话。

“桂姨,您不必担心,世子现在对姑娘越发好了。我们今儿能都出来跟你团聚,也是世子在为姑娘考虑。”丁香并不知道颜熙心里的打算,所以自然是觉得世子如今越发对姑娘好了是好事。

但桂妈妈却并不这样认为。

姑娘是善良的性子,世子如今这样做,反倒是会给姑娘增添心理负担。

他倒不如像从前一样,一直都对姑娘不冷不热。

这样也好叫姑娘彻底死了心。

“对了丁香,厨房炉子上炖着肘子,你去帮我看一眼。”桂妈妈支开了丁香。

丁香望了眼颜熙,见她没说话,这才称是离去。

丁香走后,桂妈妈说:“姑娘心里若有苦楚,只管跟奴婢说吧。说出来会好很多,千万不要压在心里。”

颜熙却摇摇头。

“我知道他现在对我挺好的。”颜熙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她头脑很清醒,“但这样的好,不足以让我再不顾一切的继续奔赴他。桂姨,说实话,我没那样的勇气了。”

“而且他对我好又能怎样?最终不过就是赏我一个良妾的名分,他还能让我做他的正妻吗?既然他做不到,那就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我从前就是太爱他了,我现在就想更爱自己。当然,我也会一辈子都遥遥祝福他。”

不想再爱,也不想去恨,她就希望以后的日子能够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