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第2/2页)

钱大妈让人把她们叫去,说了打短工之事。

她们都是下岗女工,家里日子不大好过。一开始也有顾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家。

听钱大妈说是个年轻的下岗女工,人家下岗后开了连锁超市,给很多人解决了生计。

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党员。以后户口也要落在她们胡同,组织关系也转进来。两人便安心的来了。

黎夏点点头,“马姐、王姐,那这段时间就麻烦你们了。回头我走了,你们也继续过来忙活吧。可以一直做到工程结束。”

那两人都挺高兴的,活儿不多,离家又近。而且干完这里的活,还可以回去忙活家里的事。

晚上十二个人围一张大圆桌,6个荤菜,两个素菜还有一大盆汤。每个菜的分量都挺多。

三位大姐一人做了几个菜,成斌他们食指大动。

他们出来打工,虽然钱挣得多,但好久没吃这么家常味的饭菜了。

林姐蒸的4斤米饭,一点没剩。

黎夏道:“呃,还要不要加点面条?”她不确定这群人吃饱了没有。

按说四斤米饭,怎么都该吃饱了。但一点都没剩,她也有点说不好。

成斌道:“够了、够了,一个个的憨吃。”

上午带他们出去买东西的徐勇也道:“黎总,真的吃好了。就是很久没吃家常饭菜,香!”

“你们可以自己请人做啊?”

成斌赧然道:“那灶台才弄好晾干没几天。”

是接到展翘电话之后才开始弄的。

两个大姐帮着林姐一起收拾。这么多人吃饭,锅碗瓢盆、杯盘碗碟着实是不少。

林姐还给做了明天面条的浇头,一大盆。黎夏教过她。

挂面她直接买了十斤,估计能吃个三天吧。反正近,不够她再去买。

晚上凉快,天也没黑,众人饭后坐了二十分钟又开工。

晚饭好吃、肉多油足,大家都挺有干劲的。

徐勇对成斌道:“这个黎总,做事不是那号抠抠搜搜的。”

成斌笑,“人家手下两千多人,摊子很大的。能把生意做这么大,应该不是小家子气的。不过展翘说她平时还是挺节约的。”

房顶上一个人道:“她手机接到电话,都跑出去用座机打回去。挺会过日子的!”

成斌道:“就挺接地气吧,不难相处。”

黎琪一家三口过来的时候,钱大妈和隔壁几家的人也过来了。

老北京人,热情。哪怕黎夏是新住户,听钱大妈说了她的来历便也不拿她当外人。

大家还是很欢迎人品好的邻居的。一开始听说是个年轻女娃子买的,还生怕她是做什么不正当营生的呢。

吃过晚饭,溜达着就过来看看。大家互相认识一下。这儿的房子修复得很好,而且还故意做旧了,很有历史的厚重感。他们早想进来看看了。

“超市啊,我知道。咱们北京有物美超市,就翠微那边。”

黎夏道:“人家那大,我比不了。我第一家店只有260个平方,最大的也不过1500个平方。我都是二三四线城市开店。”

物美超市第一家翠微店,1995年营收上亿,然后开了第二家。

黎夏最大的省城一店,一整年才有2000万的营收呢。

张文中是把翠微店当模板开的,肯定不会把她的小门店看在眼底。

她准备过两天把事情都办完了,去物美超市看看。

不过,有一点她很有信心,她的利润率肯定比物美超市高。

北京的门面价格和人力成本,那比蜀中可是高太多了!

物美能有12%的利润就相当不错了。

黎夏让胡同口的瓜农送了两个大西瓜过来,然后让三位大姐切开招待工人和邻居。

这些邻居过来,也大多拿了些瓜果蔬菜,或者家里做的馒头、饺子、艾窝窝。

这会儿大家伙正在院子里侃大山呢,就说下岗工人再就业的话题。

黎琪进来一看这么热闹,“哟,这不说还以为你在老北京住了多少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