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第2/2页)

“也是顺便吧,你早该来香港进货过去卖了。”

“回归之后更好办手续,关税也便宜。”

大伯母来到黎夏租住的地方嘴里啧啧有声,“他二叔,你那里是月入数万的高级打工人住的。夏夏这里绝壁就是老板才住得起的了。”

黎明道:“一般的老板也住不起,10万一个月呢。今早我还看到有人退房。”

黎夏道:“便宜了,只要9万了。”

大伯瞠目,“这住一年就得百万啊?”

黎会计道:“香港的生活成本比北京、深圳都高多了。因为他们的平均工资就比内地高许多。”他顿了顿,“有些香港人为了降低降低生活成本就跑到深圳去住了。”

大伯道:“那如果是我,退休了的话宁可去内地生活。”

这楼里有SPA馆、美容院之类的。这会儿还早,黎夏让曹文鸢带着大伯母去放松一下。

章清惠把三位老人家晚上要穿的衣服拿去拾掇,先干洗再熨烫好挂起来。

这些原本都有相关服务的,不过自己有人手就没有动用。

下午到了耿老的大宅,一栋跟黎夏在深圳的别墅差不多大的半山豪宅。

盘算了一下这个价值,三位老人家都有些心惊。耿家的豪富超出他们的想象。

黎明道:“这只是耿叔的宅子,耿哥还另有一栋呢。”

耿老看到家乡的人果然很是高兴,之前黎夏过生日大家就见过的。

他和大伯、黎会计聊得更多的还是家乡风物。他们都是那个年代过来的,有些事物一说就知道了。

黎会计道:“耿老哥,你怎么不回去看看呢?”

耿老道:“物是人非,哦,物应该也不是了。我是30年前被抓进农场劳改,然后再没回去。而我爱人当年受不了红卫兵的羞辱,服了安眠药。所以一直有些近乡情怯。阿瞻倒是回家乡把祖上旧业操持了起来。”

黎会计道:“你们家抗日时候的贡献政府是承认了的,如今修了一个纪念室。还挺多人参观的,学校也爱组织学生去。”

黎夏听到这里才明白耿老为什么那么想念故乡,却一直都没回去过。

出面招呼大伯母的是一位很有气质,五十多岁的妇女,耿清欢叫她徐奶奶。

等回去了,大伯母问黎夏,“那为徐太太是耿老的夫人啊?”

家里工作人员都是这么称呼的。

黎夏想了想道:“老来伴吧。”准确说是没有名分的红颜知己,这样不会涉及到将来的财产分割。

而徐太太也能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大伯母反应过来,想到了儿子身上。

要说她如今还有什么心病,那黎明的婚事肯定是其中之一。

之前那个周勤,她也有所耳闻,但是后来发生的事让她庆幸幸好没成。

这样凶悍,进了门还不得压到她头上啊。

但是,儿子还不满四十岁,总不能就不结婚了吧。跃跃和菁菁都大了,而且有她和老头子看着不会轻易受气的。

她起身进房去絮叨黎明去了。

这边有五个房间。打个电话,管家就带人来给房间里加床。

从耿宅回来已经不早,便没有再送几个老人家回去。

大伯、大伯母一屋,明哥和菁菁一屋,黎夏和彭志杰一屋,黎会计和钟勇、赵明亮一屋,章清惠和曹文鸢一屋就住下了。

几个房间都是套房,黎菁已经在寝室睡着了。

黎明本来在书房,在电脑上看东西,他妈走进来就道:“你的个人问题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啊?”

“哎哟妈,你有孙儿孙女,还急什么啊?我想结婚还能找不到人啊?”

大伯母把书房的门关上才道:“你要找个人睡觉,钱撒出去不难找。但要宜家宜室,适合做妻子的可没那么好找。”

“所以你别催嘛!”

大伯母拿手戳他脑门,“你好好儿的,我能催么?你就不能正经找个人?”

......

外头客厅里,黎夏猜出大伯母要进去叨叨什么,一脸的幸灾乐祸。

客厅里电视还放着,大伯和黎会计在讨论香港的贫富差距。

穷人住笼屋,有钱人在寸土寸金的地方都有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