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第2/2页)

所以黎夏言下之意很明白了,她没打算修几层楼就预售。

她到目前为止开了六个盘了,越后面开的越贵。

省城那个百亩大盘,第二期比第一期每平方贵500,第三期又比第二期贵500。

第一期买的人高兴坏了,还没搬进去呢,一个平方涨一千了。

黎夏涉足住宅房产才三年,开了六个盘不算少了。但是,和她囤了几十块地相比,就不能算多。

众人闻言,互相看看,果然打的这个主意!

左手借银行五十亿买地,右手卖十六亿债券修房子。

完全是借鸡生蛋!而且她还没有动用杠杆,没有一失败就得倾家荡产几十倍赔付给人的危险。

可以很从容的买地、盖房。

现在政策逼着两年内必须修那就修呗,电梯公寓正常也要修两年。

如果故意拖一拖,就更不知道是多久了。反正只要开工了,国家就没法子把地收回去。

但这个法子在座很少人能效仿。向银行贷款是得提供优质抵押品的。

卖债券更是得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让人相信能偿还得起,买了不亏。

在座不少人可没法玩这手。很多人都得借银行的钱以及提前预售弄钱来修房子。

而且也没像黎夏之前创闯下这么大、这么好的名声。

不过,她最多也就拖三年吧?

银行欠将近40亿,债券这里又16亿。银行的钱不论,但债券的19.84亿三年后是必须还的。

她如今就是全国首负!

但是想想她还有几个很赚钱的行当,每年现金利润超过十亿,三年,足够她腾挪了。

那等她消化了手上40块地皮,首富的位置是不是都要到手了?这是强敌啊。

他们今天本来只是想要黎夏一句准话:在他们捂盘待涨的时候,她不会把大量房子上市。

但这么一细想,很吓人啊!怪不得有人费那么多心思想要抢她的产业,还把老夏都弄出来当代理人了。

黎夏看众人盯着她不说话,夹了个虾球道:“都别这么看着我了。房地产是这十来年的风口不错,但下一个风口看你的已经在酝酿中了。而且,想更快、更多的敛财那都上市。我除了互联网子公司都不打算上市的。”

她脑子进水了才会把十几个楼盘一起开盘打压房价。

这可是董特首都搞不定的事。他一心为老百姓谋福利,结果却被老百姓示威游行赶下了台。

她是哪个牌面上的人,能解决这样的难题?

现在只要顺势而为就好。大家都知道房价越往后越涨,何况重生回来的她?

现在的房价比她在北京买第一套房时翻了一番。这是过去了六年了才翻的一番。

现在看起来多,但比起今后几年的涨幅算什么?

三四年后的房价差不多又能是现在的倍两呢,她肯定不会为了做好事就逆势而为。

她不想落得董特首那样的收场。

到了房价该被打压的时候,国家会出台政策限购的。她到时候随着国家政策走就好。

而且从一个商人的角度,明知道三四年后南二环内的房价可能冲上两万一平,让她现在开盘八千卖掉,这也不符合人性啊!

董特首她是很佩服的,但她着实不舍得那么多钱。一个平方亏1万2,十几个盘得亏多少?

在商言商!

她可以为地震、特大洪水、科技强兵慷慨解囊,但顶着两面不讨好放着这样的钱不赚,她不干!

“黎总,那你还继续囤地么?”

黎夏摇头,“我都被住建部盯上了还囤?在咱们国家经商,肯定是得好好体会上意才成的。我那十六亿是明确写了用来盖房子才能这么快批下来的。我要写的是发展房地产,现在还在搁置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