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书摊(第2/2页)

远夏听到这里忍不住笑起来:“什么问题到了爷爷这里都不存在。”

远德厚也有些得意:“所以会手艺还是有点好处的。”

远夏对弟弟妹妹说:“听见没?掌握一门技能多么重要,技多不压身,你们想学什么都去学。”

卖完冰棍回来的远冬举起手:“我会做收音机。”

远夏点头:“不错。”

远秋看看兄弟姐妹:“我什么都不会。”

远夏说:“你写得一手好作文,也不错,到时候可以给报社杂志社投稿。”

远秋眼睛一亮:“我可以吗?”

远夏点头:“当然可以。你若是喜欢别的,也可以学。现在没钱学,将来也可以。”

他想要培养弟弟妹妹的兴趣爱好,但现在的条件显然不可能,将来有条件了,一定鼓励他们去学。

重阳举起手:“我会唱歌。老师说我唱歌可好听了。”

远夏笑着说:“是吗?那唱给我们听吧。”

重阳张嘴就唱:“小燕子穿花衣……”

远夏惊讶地发现,重阳还真会唱歌,清脆的童音宛若天籁,音色和音准都很好,不过平时很少听他唱。

等重阳唱完,远夏用力鼓掌:“阳阳真的好会唱歌,好听,像百灵鸟一样。以后多唱给我们大家听啊。”

重阳受到鼓励,兴奋地点头:“嗯。”

远春歪着脑袋想了想:“我就会踢毽子跳皮筋,这算技能吗?”

远冬哈哈大笑:“那有什么用,只能玩。”

远春噘着嘴,不太高兴。

远夏说:“也不错,可以锻炼身体。不过你以后还可以学别的技能,唱歌跳舞写字画画都行。”

远春点头:“嗯。”朝二哥扬了扬下巴。

重阳说:“我喜欢画画。”

远夏笑着说:“喜欢画就多画,哥给你买美术本子。以后你们几个都练练字吧,哥给你们买字帖、墨汁和毛笔,写旧报纸上。”

远秋说:“不用买字帖,春儿学校有大字本。”

远夏说:“那个也行,不过还有别的字体,我过两天上新华书店看看。”

一家人忙了两三天,终于将东西都准备好了。

书包好了书皮,书架也做好了,书也编了号。远夏还找人刻了个印章,在书侧和扉页上都盖上章子。

印章刻的是“远方书屋”,为什么叫这个?因为远夏记得这么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书中有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也能为遥远美好的未来搭建桥梁。

正好他们一家姓远,这个名字也正好契合。

远夏还亲自设计了一个借记本,登上书名,写好借还日期,有无破损情况等,方便查看账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租书摊定于7月18日正式开张。

开张之前,书就被厂里的孩子们租借走了几十本。农机厂的条件在本地排得上号,职工收入属于比较高的那一拨,家长们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多一点,他们有钱租书看。

为了防止借出去的书丢失,押金都定得比书的定价高。

比如一本小说的押金比定价高几角钱。这些书如果被人拿走不还,就相当于将书卖了出去,也不亏。

小人书的押金种类就很多了,比如单行本是三角,上下册的是五角,十本一套的借单本押金要一元,借全套则是两元。

小人书跟小说不一样,有很多是成套的,要是丢了其中一本,这一整套书就等于毁了,没法再外借。

但如果是在现场看书,押金则可以便宜一点,甚至不收押金。

尽管设立了如此多的关卡,还是不希望书被借去不还。本地新华书店书籍种类有限,他这里的很多书新华书店都找不到。

要买还得去越城,非常不便,而且也很难再买到这么优惠的书了。

7月18日一大早,吃过早饭,远家祖孙就出发了。

今天远冬没去卖冰棍,他想去看租书摊,能挣钱,还能坐那儿看书,多美啊。

远夏也没让远冬去,他开租书摊,就是不想让家人再走街串巷做小生意。

远夏用自行车驮着书架、折叠桌子、马扎和一部分书,其余的书都被爷爷和弟弟妹妹们背着,人多力量大,一趟就轻松搞定。

现在放暑假,大家都在家,能帮忙,要是开学了,爷爷一个人摆摊就难了,碰上刮风下雨更麻烦,所以还得有店面。

到了地方,远夏折了根树枝,将台阶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书架组装起来,周围的行人都有些好奇地看一眼,但也没人停留。

终于,架子拼装好,书本也一套套摆上去,写着“租书一分一本”的醒目木牌也挂起来。

路人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可是新鲜事!第一次看见有人租书的,不少人停下脚步,围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