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结果(第2/3页)

郁行一皱起眉头,然后摇头:“这不算吧。”

远夏说:“对啊。农村有鸡生蛋,城里没有,农村人需要钱换油盐,城里人需要鸡蛋补充营养,双方各取所需。但很少有农民拿鸡蛋到城里来卖,因为他们不知道城里鸡蛋卖得贵,就算知道,他们多半也不会来,太远了,坐车吃饭都要花钱,不合算。这就需要人做中介,把农村的鸡蛋带到城里来卖。但这个中间人肯定不会免费为人民服务,毕竟他也是要生存的。所以他三分买五分卖,我们觉得天经地义。我这情况也类似,因为人们有需求,我从温州买回来的货才能卖得掉。而且我卖的并不比百货公司卖的同类产品贵。”

远夏继续说:“但是咱们国家的政策还在慢慢摸索试行,一切都不完善,政策随时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投机倒把罪还没取缔,如果有人举报,这罪名压下来,我们也无从分辩,所以还是要谨慎一点。冬冬,我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做生意很赚钱是不假,但是有风险。”

“那我以后不做生意。”远冬说。

远夏笑着说:“做生意并不是坏事,社会发展离不开它,人们生活得以改善也离不开它,否则人类社会将会倒退到自给自足的原始社会。当工人的还有饭吃吗?做生意的前提是得有底线,不能以次充好、囤积居奇。”

远冬听得一知半解,疑惑地看着哥哥。

远夏说:“假设将来你要做生意,我希望不要做个中间商,而是要做个实业家。你”

远冬不解地问:“什么是中间商,什么是实业家?”

远夏说:“中间商就是买别人生产的商品,再卖给其他需要的人,也就是商贩。而实业家则是自己生产商品,卖给需要的人。”

远冬说:“那我不做商贩,要做实业家,我做收音机,算不算做实业?”

“算是吧。”远夏笑着说,“你要是对半导体感兴趣,就好好学习,尤其是学好数理化,将来的世界,一定会是电子产品的世界。”

远冬用力点头:“好。我要做最高端的收音机。”

远夏面带笑容,心里想的则是,要真从事半导体行业,收音机连开胃小菜都算不上呢。

郁行一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夏,原来他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教育远冬吗?

远夏扭头,撞进郁行一眼中,微笑起来:“你在想什么?”

郁行一反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

远夏说:“我要制造这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

郁行一问:“哪方面的机器?”

远夏说:“不管是哪方面的,只要我制造的,我就一定要把它做成行业内最尖端的!”

郁行一看着远夏清明的眼神,心里冒出一种感觉,他一定能做到,他舔舔唇:“我也要设计最尖端的机器。”

远夏笑了:“那你设计,我生产。”

郁行一听见这话,内心莫名激动:“好,我们一起合作。”

远夏笑盈盈的:“那就一言为定!”

远夏回到肃阳,远秋和马建设的录取通知书都拿到了。

远秋没考上肃阳高中,她的分数离肃阳高中还差了两分,只上了肃阳二中。

小丫头有些沮丧:“我要是再多考两分就好了。”

远夏笑着安慰她:“没关系,二中也不错。二中的文科一直都挺好的,你不是擅长文科吗?去二中也许更合适呢。”

远夏这话其实也不算没有依据,远秋是那种特别自律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她若是去了一中,本来不擅长理科的她跟一帮同学竞争,估计会落到中下游,这对她的信心绝对是个不小的打击。

她去了二中,应该会比较拔尖,信心树立起来了,对她将来考大学应该会是一件好事。有时候,做鸡头比作凤尾收效更大。

马建设考上了越城电力专科学校,他的专业是水利工程。

见到远夏的时候,这家伙开心得只能看见白生生的牙了:“嘿嘿,远夏,我能跟你一起去越城上大学了。”

远夏是打心眼里替他感到高兴,搂着好友一顿猛拍:“好小子,恭喜你!我说了吧,好好学,不会差的。”

马建设能考上大学,在远夏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他本来是上中专的,可能是因为自己命运的改变,带动朋友的命运也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偏差。

马家人的命运也跟着发生了一些变动,但愿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马建设考上大学,他妈在国营饭店摆了好几桌,请亲朋好友吃了一顿。其实没啥亲戚,马安民夫妇都是外地人,亲人不在身边,来的都是同事朋友,远夏一家也在受邀之列。

其实这是李玉英的意思,等远夏回来才请的客。

因为马建设说,如果没有远夏的鼓励和帮助,他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

家里只有远德厚没来,老人家不舍得中午那阵的生意,有不少放假的孩子在店里看书。

远夏赚的钱足够家人和弟妹们过上不错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关张书店的打算,一来可以让爷爷有个事做,二来弟弟妹妹们耳濡目染,也能跟着多读点书。

农机厂的人都是父亲的同事,远夏都认识,少不得一一跟大家打招呼。

今天是升学宴,夸马建设的同时,大家自然也将远夏给夸上了,工会主席龙福明开玩笑说:“老马,看样子你们三楼风水好啊,一下子就出了两个大学生。谁家还住三楼的,怕是也要出大学生。”

住三楼的邻居们都笑了:“真的吗?那我们也要跟着沾光啊,回去好好督促我家那小子(丫头)。”

李玉英笑着说:“远夏的弟弟妹妹学习都不错,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估计他们家还能出好几个大学生。”

有人感叹说:“要是都考上,那可真是厉害了。”

有人说:“老远家遗传得好,几个孩子都随他。”

“要是老远还在,那多好啊。”有人叹息起来。

远夏一听大家都在惋惜父亲,不禁心酸起来,也很感动,父亲人缘好,同事们都还记得他,他赶紧把话头拉回来:“我看也不光是我们三楼出大学生,我记得赵叔家的二丫成绩就很好,不是已经上高中了,肯定能考上大学。”

赵大利嘿嘿笑起来:“我家二丫还行,当初那丫头本来能考上中专的,她非要读高中。我就怕女孩子大了成绩退步,现在看还好,能在肃阳高中名列前茅。明年就高考了,希望跟远夏一样,一次就考上。”

远夏说:“二丫成绩稳定,肯定能考上。”

他知道赵家二丫赵小慧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留京,几年后还去了美国,直接在美国定居了,再也没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