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出了国,蒋乔比他更能花钱,不行,他得马上把助教的事落实了。虽然大家电一样没买,但房东安装了空调,以后的水费电费都是一大笔开销。

虽然家里都有电话,但接听国际长途是要到专门的邮电局去。蒋乔和韩修第二天晚上七点钟拨叫了一次国内电话,留言让家里人明天早上八点接听电话。

京市,一直等着平安电话的宋舒敏接到电话告知,明天早上八点她有美国国际长途电话。

宋舒敏喜不自禁大喊道:“维钧,乔乔,年年明天早上八点要给我打电话了。”

蒋维钧从书房探出头笑道:“是吗?韩家那边要通知一下吗?”

宋舒敏没好气道:“没看到我在打着韩家的电话吗?”

宋舒敏最近心情非常不好,跟个火药桶似得一点就炸,蒋维钧伏低做小说道:“我没注意到。”

第二天正好是周日,七点半不到,四个人就往邮电局去等着了。

蒋乔也没让国内的长辈等太久,比说好的时间提前十五分钟拨打了国际长途。

宋舒敏是第一个接电话的人,“乔乔,是你吗?”

蒋乔回答道:“妈,是我,我和韩修到这边了,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了,接下来安心上课就行。老师和同学都很友好。”

伯克教授手下就两个博士,一个是她,另一个是美国人,男的,二十八岁,研究生是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读的,比她高三个年级。

韩修的博导保罗教授门下只有他一个博士生。

有了前车之鉴,即使蒋乔这么说了,宋舒敏心里的担忧还是半分不减,她面上应声,心里想着却是等一下套套韩修这个诚实孩子的话,看蒋乔说得是不是真的。

宋舒敏问道:“外国的食物吃得惯吗?课程难不难啊?”

蒋乔说道:“课程不难,这边有一个华国城,里面住的全部是华人,有很多的中餐馆,还有专门卖国内东西的超市。”

这两天她和韩修都没有时间开火,准备等把学校的杂事办好后,再去逛逛华人区,买调味品和食材回来。

蒋乔跟四位长辈都聊了一会儿,然后再轮到韩修接电话。

李红英最后叮嘱道:“年年,别忘了给你爸爸打个电话。”

韩修嘴硬说道:“好吧,奶奶我听你的。”

旁边的蒋乔给了韩修个眼神,我就看着你装。实际上,韩修早就呼叫韩从文了,让他今天上午十点接电话。

李红英冷不丁硬核说道:“跟你爸报一句平安就成,别说太多。”国际长途多贵啊,一分钟十几块,今晚这通电话就得几百块了。

想到这里,李红英扔下一句,“以后写信,别打电话回来了。”

旁边的宋舒敏立马也喊道:“乔乔,你也少打电话回来。”

说完,电话立马被挂断了,韩修:“……”,最疼爱我的奶奶居然挂了我电话?

蒋乔拉了一下还在震惊中的韩修,说道:“给韩叔打吧。”

国际长途的话费确实很贵,但她和韩修并不缺钱花,她和韩修都当了助教,助教工资就可以保障基本生活了。

更何况她还火速去开了一个证券账户,两笔奖学金只留下一千美元傍身,剩下的钱全部投了进去。

韩从文工作作风冷硬,教育方式却温和,跟韩修絮絮叨叨的很久,从天气的这些日常小事到学业与人交际这些大事。

当然他也跟蒋乔说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话。

蒋乔和韩修迎着夜风骑车回公寓去,蒋乔说道:“你不少要洗照片寄回去吗?把公寓的样子也拍给长辈看吧,还有明我们开火,做几道家常菜也拍下来。”

看到这些照片宋舒敏总该相信她没说谎了吧,她在美国的生活条件确实不错。

除了蒋乔,MIT的工程学院还收了三个大陆留学生,两男一女分别学医药工程、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正式开学的第一天,他们就联系上蒋乔,互相留下了住处的地址。

得知蒋乔要去华人区扫货时,给了蒋乔不少有用的信息。

一进入华国城的大门,韩修就使劲的嗅了嗅鼻子,兴奋说道:“蒋乔,我闻到了包子豆浆油条的味道。”

蒋乔说道:“那你找找,我们先吃了早餐再说。”

吃了几天油腻快餐的韩修嗅觉异常的敏锐,他骑着自行车带着蒋乔绕了两条道,就寻到早餐店。

韩修看着挂牌上熟悉的中文,飞快说道:“两根油条、两碗豆浆,四个猪肉包子。”

老板一口粤语口音,说道:“你们里边坐。”

狭小的店铺里面放着三张折叠小桌子,韩修拉着蒋乔走了进去,找个空位置坐下。

韩修边吃边说道:“披萨、汉堡、三明治我吃几口就腻到不行,连蛋糕冰淇淋都甜到齁嗓子了。”

学校食堂只提供西餐,韩修看到食堂有蛋糕和冰淇淋满心欢喜买了一份,甜味直冲脑门,吃一口就得喝一口矿泉水。

韩修也不需要蒋乔说话,静静听着就好,两人相处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韩修在说话。

韩修疑惑的看着手里的肉包子,皱眉说道:“这个猪肉怎么不对味啊?”

蒋乔回答道:“美国这边的猪都是喂饲料的,而且杀猪不放血,都是电击致死。”

店铺的老板娘趁着空隙回头说道:“靓女识货啊,这边的猪肉确实不好吃。”

韩修呲了一声,“不会所有的家畜家禽都是这样养的,这样杀的吧?”

那他以后还吃个什么劲啊,这些天吃得肉类都是油炸过或者沾满了酱料,他没有吃出什么不同来。

蒋乔的点头让韩修认清了事实。

韩修满目悲愤的吃完了两个包子。

从早餐店出来,蒋乔和韩修直奔杂货铺,买了一堆腊味、干货、油盐酱醋、干香料和酱料。

然后去菜店买两块豆腐、一条黄花鱼和一斤虾就打道回府了。

肉沫豆腐、酱炖黄花鱼、白灼大虾,一碗车厘子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米饭。

韩修拍了照后坐下来感叹道:“我终于吃到米饭了,蒋乔明天早上我煮鸡蛋面吧。”

蒋乔“嗯”了声,说道:“面条放半捆下去就够我们两个吃了。”面条还是从华人住宅区的杂货铺买回来的,美国超市只有意大利面卖。

两人最后都吃撑了,放弃了八分饱的原则,连汤汁都被扫光。

蒋乔是做饭的主力,韩修自觉收拾叠起碗筷餐盘,去厨房里洗碗。

蒋乔端着水果碗走到书桌前,站着翻看导师交给她的几百页的文献资料。

因为没有多余的房间,而卧室的面积也不大,她和韩修都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和书籍,那么多的纸质书刊,卧室放不下去。

所以蒋乔直接把客厅布置成了学习室,在客厅中央并排放着两张书桌,书刊放在四周的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