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六月九号凌晨四点,一架货运飞机抵达首都机场,两辆军卡早就在停机坪上等候。

飞机舱门一打开,十六个穿着军装的人就快速上了飞机,片刻后小心翼翼抬着一个个大木箱出来,运到军卡上。

秦宝丰指挥说道:“小心点,轻拿轻放。”

电子工业部下属的最重要研究机构, 第六研究所全所只有一台通过香港商人购买的IBM个人计算机,而这些箱子里面装着110台比现有所有计算机性能优越十倍的微型计算机!还有其他硬件设备,所以搬运过程中再小心也不过分。

二十分钟后,这两辆军卡朝南苑的一所废弃保育医院行驶而去。曾经废弃的医院灯火通明,大铁门旁边挂着一个计算机研究开发所的大铜牌。

秦宝丰拿出通行证才被放行,军卡停在办公楼前,两大卡车的箱子被快速搬进办公楼里。

一间一百平方的屋子里面,三十名来自738厂的计算机组装技术员正在一边焦急等待一边看着手里的组装步骤图。

738厂全名京市有线电厂在华国历史上书写个几个第一,研制和生产了我国第一台自动电话交换机,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第一台电传打印机。

这三十名都是厂里的组装能手,手艺精湛,极少出错,他们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业务水平用从机场运来的成箱成箱的零件组装出110台微型机来。

从蒋乔跟张庭谈话才不过过去三天,蒋乔三个要求中最难的一个要求,成立一个计算机研究开发所,这个所已经挂牌进行运转了,不可谓不兵贵神速。

蒋乔原以为张庭会再一次在大院门口守株待兔,没有想到张庭会直接上门。

蒋乔说道:“我给三位倒茶。”

张庭说道:“蒋乔同志无须客气,我们今天是来谈正事的,茶以后再喝也不迟。”

说完张庭掏出一张任职书递给蒋乔,说道:“你的三个要求组织上已经做到,这是用来对外的说辞。”

蒋乔顺势坐了下来,拿着任职书看一眼,华国石油勘探局,负责海上石油勘探任务。

蒋乔语气淡淡说道:“这就是我表面上的工作?”

张庭点头说道:“是的,蒋乔同志应该明白你工作的特殊性,这也是为了保护你和你的家人。”

蒋乔说道:“好吧,我接受这样的安排。”

蒋乔的配合,让张庭面色轻松不少,他指着旁边那位慈眉善目的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笑道:“这是电子工业部的江泰民部长,同时兼任新建立的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的所长。”

虽然计算机研究开发所不需要大笔的启动资金,但一百位优秀的人才可不能由蒋乔胡闹,得派一位资历够的人看着。

而且计算机研究开发所可不是草台班子,要是即将拥有110台个人计算机还能算是草台班子,哪全国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研究所算什么?要饭的吗?

江泰民伸手说道:“蒋乔同志你好。”

蒋乔和他握手道:“江部长您好。”

江泰民摆手说道:“不要叫我江部长,叫我所长就好。”

旁边的张庭一改介绍江泰民时的友好,戒备说道:“蒋乔同志虽然按你的意思成立了计算机研究开发所,但你的工作不再这上面,你是我们七机部的人,我希望你明天就能到五院报到。”

如果可以,他想现在立马就把蒋乔给带走。多耽搁一天,就浪费一天的人才资源。

蒋乔一脸淡然说道:“这事不急。先把开发所规划好再说。”

她给的计划书很详细,特别是人员方面,把需要的哪方面哪种类型的人才说的清清楚楚了,她只要最合适的专业人才。

江泰民笑道:“蒋乔同志,可以先到开发所工作一段时间,这样吧明天我来接蒋乔同志到开发所看看。”

蒋乔摇头说道:“等计算机组装好,人员到位了再说。对了,江所长,那110台计算机当中,有八台我要捐给清大的计算机系,还有两台是我留给我父母的,麻烦江所长分配好。”

江泰民:……我今天是不是来错了?

张庭的心里笑出了猪叫声,哈哈,10台计算机没了,这是在放江泰民的血,让你在我面前得瑟。

宋舒敏和蒋维钧下班后,蒋乔担心他们食不下咽,特地等晚饭过后才把那纸任职令交给他们过目。

蒋维钧眉头紧皱,宋舒敏也一脸苦涩。他们可以不怕苦不怕难,国家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往哪里去。

但为人父母,他们还没有大公无私到看着蒋乔分配到艰苦的岗位上,他们心里一点意见也没有。

宋舒敏看着蒋维钧不满说道:“你不是走了门路了吗?”

以蒋乔的专业和学历,不是被分配到计算机研究所就是分配到大学里,他们不过把这个范围给具体化了,上头应该不会不同意才对。

蒋维钧不解说道:“我说了,我还拖爸的关系说的。”工作是关乎闺女几十年的事,他能不上心吗?他也不知道怎么闺女就要去勘探石油了?

宋舒敏抱怨说道:“乔乔学的专业跟石油八竿子不着,怎么会调到石油系统里去?而且是海上石油,工作不是跟海员一样,老是在海上漂嘛。”

蒋乔糊弄说道:“其实石油跟计算机是有一点关系的,可以用计算机控制分析勘探设备。我应该就是干这个的。”

宋舒敏见蒋乔接受了,却不死心说道:“蒋维钧你再去找人说说。”

蒋维钧想了想,正色说道:“正式的任职令都出了,怎么能朝令夕改呢,先让乔乔做着,以后再想办法调回来。”

宋舒敏接受了事实,一脸难受说道:“福省多远,乔乔刚从美国回来,我心里就盼着她以后一直待在我身边呢。”

宋舒敏心里犯愁,闺女去了福省,年年也要去福省?两个孩子在福省安小家,或者长期分居两地,想想都觉得气闷。

蒋维钧也想到了这一层,他说道:“闺女你和年年商量一下,你工作的事情我们要跟韩家说一下。”

蒋乔做出决定要为国搞科研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想到她以后不能时常陪伴在家人身边,她时常纠结矛盾,她最缺失的就是亲情,这辈子好不容易拥有了,她不是要好好珍惜,把亲情放在第一位吗?

上辈子缺乏衣食,前二十年生活困苦,她忙着温饱,有个安身之所。身处国家困难的时代,却没有看到国家的艰难之处,直到二十一世纪前期,才知道二十世纪末国家遭受到那么大的耻辱。

这辈子她有能力为国家做点什么了,而且国家也知道她能做点什么了,时代推着她走,她不得不走。祖国是她的另一个母亲,她怎么能看着她被肆意霸凌。

韩家人知道蒋乔被分配到勘探海上石油,能理解也能接受,他们习惯听国家的,作为一只脚一直踏进棺材的人,他们这几十年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一直是跟着国家走,跟着D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