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校花招生简章(第4/4页)

当初风里来雨里去,落下不少毛病。

天一阴,腿就疼。

胳膊也疼,吴箐觉得,她能活这么大岁数,可能是因为种了很多树,戈壁滩的生灵在守护着她。

于挽秋敲了敲门,屋里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于挽秋这才推门进去。

吴箐依旧很瘦。

于挽秋提前联系过她,她点了点头,“过来了。”

于挽秋做了个自我介绍,“您好,我是于挽秋,将在《致敬》中的《胡杨林》里饰演您,今天过来看看您。这是我的朋友,姜兰。”

姜兰做了个自我介绍,就站在于挽秋旁边了。

吴箐让于挽秋和姜兰坐下,“你俩吃水果,过来是有什么想问的吗?”

吴箐以为于挽秋过来是要问剧本相关的问题,她是主人公,没人比她更了解了。

于挽秋摇摇头,“我没什么想问的,就过来和您聊聊天,在这儿生活还习惯吗,缺什么吗?”

房间很整洁,一张一米五的床,桌子上有水果,还有一个老式日历,很难想象,一个种了几十年树的老人,生活是这样的。

吴箐孑然一身,孙子孙女也长大了,不用她担心,哪儿有什么不习惯。

她就像棵胡杨树,在戈壁滩都能习惯,在条件这么好的疗养院有什么不习惯的。

“挺好的,这边有不少伴儿,每天出去晒太阳聊天,一点都不无聊。”吴箐眼中不见丝毫孤单,姜兰觉得她真的很像胡杨。

于挽秋:“那还挺好,您要是没意思,我来和您来聊天。”

吴箐笑了笑,“行。”

她知道有人把她的事迹改成了电影,也知道于挽秋演她,吴箐看过于挽秋的电影,那些电影在她无聊的日子给了她很多陪伴。

两人陪吴箐说了会儿话,吴箐年纪大了,精神不太好,她们把礼物放下就回去了,于挽秋没说是什么,就说是一点特产,希望吴箐能喜欢。

离开疗养院,于挽秋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吴箐看着很孤独,年纪大,出门时间不长,这边没有朋友,亲人不在了,“姜兰,咱们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吗?”

好像陪伴吴箐的只有以前的记忆。

姜兰拉了拉于挽秋的手,“那肯定的呀,我还是第一次和你这样的人交朋友,就和我想的不一样,没架子,吹牛都能吹好久。”

于挽秋知道很多人羡慕她的。

上了车,车子开了十多分钟,于挽秋接到吴箐的电话,吴箐声音有些哽咽,她在电话里道:“你回来一趟吧,有东西要给你。”

吴箐看着窗台的小树苗,眼睛有些红,年纪大,一脸老年斑,说实话,和美沾不上什么边,但从这个角度看,姜兰觉得她跟好看。

她年轻的时候一定很漂亮。

戈壁滩的土,戈壁滩的树叶,于挽秋还带了一本诗集,书里夹着胡杨树落下的叶子。

吴箐从柜子里找出两本笔记,“这是我当初去那边时记的东西,希望对你有帮助。”

那是吴箐写的笔记,怎么种树,种多少,每一棵树花了多少钱,既是笔记,也是账本。

本来吴箐没打算给于挽秋这个,但是,于挽秋带来了她最思念的东西。

年纪大的人,就不好意思向国家提太多的要求。能住这么好的地方已经知足了,吴箐做那些,不是为了国家褒奖她,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

吴箐抹了一下眼角,“不用还回来了,你留着吧。”

————

对于挽秋来说,这两本笔记太贵重了,实在太珍贵了。

吴箐的字迹很好看,于挽秋突然有一点想法,能更好地演绎吴箐这个人。

剧本里没有记笔记这个剧情,她觉得可以加上去。

顺便,宣传一下植树造林的好处,单凭吴箐一个,力量太薄弱了。

她种了大半辈子,还有荒漠和戈壁,种树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力量。

于挽秋也想种树了。

这半天感情浮动有点大,于挽秋靠在后座上,轻轻叹了口气,“一会儿回家吧,吃顿好的。”

姜兰点点头,“那我回学校,你好好休息。”

于挽秋又直起腰,“回学校干嘛,回家啊咱们,我从N省带了小羔羊回来,咱们烤羊肉串涮火锅吃,那个肉可嫩了!”

于挽秋给陆双辰发了两条消息,让他片肉解冻,一会儿回去了直接烤肉开吃。

陆双辰现在正在公司,他中午打算在公司吃的,结果于挽秋发来两条消息。

他肯定不能说他没在家,所以拿上衣服赶紧回家。

于挽秋又想起自己还有个儿子,“对了,陆颐呈呢,他有空吗?”

姜兰觉得,她去于挽秋的家不太合适……

想想陆颐呈来她家,带很多东西,她什么都没准备。

“于老师,要不我回学校吧,我……”

于挽秋知道姜兰是什么意思,“就去吃个饭,家里谁你没见过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没别人。”

“你这么想,去我家吃饭,不是去陆颐呈家,那不就行了。”于挽秋道:“你要是实在不好意思,那就让他俩别回来了。”

说着,于挽秋又要给陆双辰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