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2页)

空净大师言道:“让小殿下在我这里学习半个月。”

“行吧,那就这样。”赵旸转过头看向元松,“你就这么说。”

“是,殿下。”元松退了出去,随即就回宫了。

他先去见了宋仁宗,把这件事情跟他说了。宋仁宗虽然舍不得孙子去大相国寺学习,但是他心里清楚孙子能被空净大师教导是一件幸事。

曹皇后得知后,只是皱了皱眉头,没有开口反对,反倒是苗贵妃觉得半个月太长了,让小殿下跟他爹爹一样每个月在大相国寺学习十天。

折筠当然舍不得儿子离开她,但是她心里清楚,儿子跟空净大师学习是一件好事。她也知道赵旸这么安排,是为了儿子好。

她没有说什么,也没有为儿子收拾行李,直接让元松把儿子带去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里什么东西都有,当然肯定没有宫中好。但是,儿子是去学习的,并不是去享受的,所以折筠就没有给儿子收拾细软。

赵玦在大相国寺见到他爹爹,当然非常高兴。有赵旸陪着他,小家伙非常乐意跟空净大师学习。

赵旸暂时要待在大相国寺休养,就顺便陪伴儿子。

别看他在大相国寺休养,但是宋仁宗还是会派人给他送来劄子,让他了解国家大事。

这些年来,派去下西洋的船队带回来的财富非常丰富。赵旸建议不要再搞海禁,彻底放开海上贸易。宋仁宗和大臣们都不反对,毕竟钱真的太多了。

开放了海禁,当然也有麻烦,比如说海盗。再比如说,有不轨之人想要兴风作浪。

在赵旸攻打西夏和辽国之前,他就设立了海军,并且扩大发展了造船业。

这些年来,宋朝的造船技术越来越好,海上武器也越来越先进,海军当然也训练的越来越好。

那些图谋不轨之人见大宋的海军这么凶狠厉害,不敢再在大宋的海域乱来。

赵旸看着从东南的劄子,心里有了一个想法。不对,这个想法早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有实践。

他想要开办军校,培养更多的将士。如今,时机成熟了,可以办起来了。对了,还有免费学堂应该再进一步推广。

现在,大宋不需要向西夏和辽国进贡。这些钱,可以用来造福老百姓。

赵旸写了一个关于开建军校的详细章程,宋仁宗收到后,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二话没说地就下旨开办了起来。

文臣们当然反对,但是武将们赞成。文臣们吵不过武将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创办军校。

赵旸本来想开办女校的,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说到女校,这几年来,高滔滔办的女校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女子来她的学堂读书。她们不仅会识字懂道理,也学会了独立自强。

赵旸决定过几年,再正式开建女校。

在大相国寺休养了三个月,赵旸这才回到宫里,回到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