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4页)

“皇后都这么大年纪了,自然不太可能了。”马夫人想也不想的道。

马大人就继续道:“那现在宫内几位皇子,你觉得哪位有可能.....”马大大没有说出剩下的话,却往上指了指。

马夫人见状吓的白了脸道:“大人,不可妄议朝政啊。”

马大人闻言温声道:“没关系,我们自家人私下说一说不会有人知道的。”

马夫人听后果然渐渐冷静下来,然后她开始认真的思考马大人的问题。

如果单论陛下更喜欢哪个皇子那肯定是五皇子,但五皇子的问题在于他的年纪太小了,等到他平安长大长大至少要十几年。

而他要想能够控制局势,取得朝臣的信任,至少要等上二十年,那个时候几位年纪稍长一些的皇子差不多四十出头的年龄。

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无论是处理政务的能力,还是人际关系的把握都已经到了游刃有余的地步。

那个时候的启和帝纵然保养的再好,在精力和体力上都比不过几个成年的皇子了。

体衰的皇帝,稚嫩的五皇子和年富力强的成年皇子。

这么一对比,马夫人就觉得五皇子的赢面不大。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马大人。

马大人不置可否,他沉默了一会儿后问马夫人:“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安国公府的立场呢?”

马夫人闻言就道:“但是安国公府已经今非昔比了,他们不仅裁剪了安家军的兵力,上交了东郊大营的兵权,还拒绝了执掌北郊大营的机会。现在大家伙都在盯着那两个位置,我听说几位皇子也都卯足了劲儿想要把自己的人送上那个位置。三皇子前两天一直在家陪着他府里的那个侧妃,但安国公的事一传出来,他也开始出来各家走动了。如果真的让几位皇子的人执掌了东郊大营和北郊大营,那么五皇子就算再受宠爱也无力更改结局了。至于安国公府,他们失去了执掌京郊禁卫军的兵权,只怕以后也同那拔了牙的老虎一般,没有什么威胁了。”

不得不说,马夫人的想法也代表了京城内大部分人的想法。

他们都不是很理解李浩淼上交兵权的做法,像他们这种人家,如果没了权力,就只能靠吃老本过日子了。

马大人却不是这么看的,他自幼跟着永安长公主出入宫廷,又听母亲及宫内太妃讲了许多先帝时期皇子斗争的内幕。

因此,他比这京城内的大部分人都了解启和帝。

在他看来安国公在此时上交兵权,是极为聪明的做法。

此前贵妃虽然盛宠在身,但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她没有儿子。

在后宫没有儿子就意味着贵妃即便再得圣宠,她和她的孩子都没有资格去角逐那至高的皇位。

贵妃或许会风光一时,但不会风光一世。

后宫的那几个有子的嫔妃如淑妃、德妃和成妃等人或许在一开始还会嫉妒贵妃得宠,但到最后也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她们一面挑唆皇后跟贵妃对着干,一面防着有新人冒出头,因为新人出头就代表着后宫或许会有新的皇子出生。

那些有子的嫔妃可以容忍贵妃得宠,但不能容忍后宫再有皇子出生,因为这会触动到她们最根本的利益。

也因此,无论启和帝怎样加恩于贵妃一脉的平宁公主和安国公夫人,那些嫔妃们都不会大动肝火。

在她们看来,贵妃并不是她们真正的敌人。

她们这些有子的嫔妃之间才是真正的敌人,或许还可以加上皇后,毕竟皇后代表着正统。

但五皇子的出生打破了后宫的局势,因为这代表着贵妃一脉的人也有资格去参与皇位的角逐了。

如果不是三皇子府上的侧妃传出了有孕的消息,那些嫔妃们担心皇长孙的名份落在了三皇子府,只怕她们会暂时牟足了劲儿的去对付贵妃和五皇子。

因为贵妃不仅有宠在身,她的女婿安国公还手握兵权,不把他们搞死,他们的孩子肯定没有上位的机会。

甚至于陛下说不定一开始会因为五皇子的出生而高兴,但安国公如果一直把控着京城的防卫,只怕随着五皇子年龄增长,陛下也会开始怀疑安国公府是否会有不臣之心,进而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危。

而现在安国公主动上交兵权,看似在削弱自己的实力,实则是在为自己和安国公府换取喘息的机会。

若想使其灭亡,必先使其张狂。

安国公他的气势一弱,几位皇子的实力就会增强。

深谙平衡朝政和各方实力才能坐稳皇位的陛下一定会想办法削弱大皇子等人的实力。

那些人只想着过了二十年后启和帝年老体衰,恐怕无力对抗几个成年皇子,但他们却没有想过启和帝会给这几个成年皇子丰满羽翼的机会吗?

身为一个有野心,有抱负,又有实力的帝王,他会看着自己被儿子赶下去吗?他会任由自己成为成年儿子的傀儡吗?

他是会更喜欢成日里算计着他什么时候能死的儿子,还是更喜欢尚且年幼只能紧紧依靠他的儿子?

马大人觉得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

他对妻子道:“你顾虑的很有道理,几位成年的皇子那里还是要客气一些,但是皇后那里只有个面上情就罢了。”

马大人不准备和妻子说太多,妻子毕竟没有长年在宫廷生活,对宫廷内的生存之道并没有十分的了解。

如果让他把这些问题条分缕析的和妻子说清楚的话,需要很长的时间。

马大人觉得妻子不需要明白的这么多,她只要打理好家事就可以了,但也不能什么都不跟她说,这样她说不定会胡思乱想,到时候外出交际时会失了分寸。

因此,马大人就对马夫人道:“皇后虽然是正宫,但她身为皇后却没有贤德的品格,不仅整日里拈酸吃醋还欺负未成年的皇女。就如今日这事,她当着众人的面那样奚落平宁本就做的不对,母亲她们身为平宁的姑母,如果不再此时站出来为平宁说话,说不得陛下会对母亲她们不满,觉得母亲她们只顾着自保,不友爱侄女。今日之事母亲她们开口虽然得罪了皇后,但总比让陛下不喜强呀。”

马夫人闻言这才恍然,她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道:“妾身刚刚一直担心会得罪皇后,却忘了母亲毕竟是平宁公主的姑姑,您说的对,如果母亲任由皇后娘娘奚落平宁公主却不吭声,只怕会让陛下寒心。”

“是呀。”马大人话匣子打开后,又对马夫人都说了一点,他对马夫人道:“你看吧,明日陛下不仅会斥责永林侯,只怕还会斥责成安姨母的驸马。”

“可成安姨母也是为了文平县主。”马夫人觉得成安长公主也是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