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3页)

但马贵人或许是做奴才做惯了,反而不习惯当主子。

她离开皇后一段时间后就又带着六公主凑了上去。

启和帝觉得她有些扶不起来便想把六公主交给别的嫔妃照管,可他后宫中的嫔妃不是很多,一时之间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人选。

启和帝只好亲自去了一趟坤宁宫,让皇后管一管文宁。

自那以后,文宁倒是没有当着他的面欺负六公主了,但他知道她背地里还在继续欺负六公主。

可他听说文宁这两年也只是嘴上数落她几句,没有和她动手了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后宫众人便也只以为他不知道这件事情。

果然,皇后听太后说到六公主后气势就弱了下来。

启和帝就道:“小六是为了护着文宁吧,皇后回去也要安抚一下她才是。”

皇后沉默着应了。

启和帝又道:“这次的事情你们都有错,回去后,你们几个每人抄两百遍的弟子规交给我。”

什么?两百遍的弟子规?

文宁公主和仪明郡主闻言瞪大了眼睛,再也顾不得互相找茬了。

平宁公主知道自己晚上不仅要去慈宁宫和文宁公主她们互相道歉,还要抄写两百遍弟子规后,险些炸了。

魏若见状便对她道:“陛下已经算是比较慈爱的了,这要是换做一般官宦之家,只怕早就打你们手板了。”

平宁公主闻言没有说话,而是低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魏若便趁机规劝她:“我知道你看不惯文宁公主她们,但是不管怎样,能不要打架也还是不要打的。纵然要打,也得是别人主动打你,你为了保护自己还手才是。”

平宁公主闻言便道:“我知道,这两年都不怎么主动和她们打架了,这次也是文宁主动砸了砚台,不然我也不会动手的。”

魏若刚刚已经听陈姑姑说了是文宁公主先动手的,但这次打架确实是文宁公主吃亏了。

不管怎么样,吃亏的那个人总是能得到别人的同情。

魏若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平宁公主。

平宁公主已经不像小时候那么不管不顾了,魏若觉得国公府之前发生的事情以及母亲生产的事情其实让她成长了不少。

她听完魏若的话后想了想道:“姐姐放心,我这次确实是太生气了所以才没忍住,下次我会注意一些的。”

魏若见她能听的进去自己说话,生出一出孩子终于懂事了的感慨。

她觉得自己话点到为止就行了,再说多了只怕会起反效果。

于是,魏若又和她说了两句闲话后便出去了,平宁公主眼巴巴的看着她走了出去。

因为贵妃还是不许她出屋子。

魏若出去后就进了东侧殿,五皇子在外面逛了一圈有些玩累了,就闹起觉来。

贵妃和奶嬷嬷们刚把他哄睡。

贵妃正在给他盖小毯子。

魏若进去后走到五皇子的摇篮边看了看他,见他睡的很香,一副没有烦恼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

贵妃见状便悄声道:“你劝她了?”

魏若点了点头,拉着贵妃一起去了正殿。

她将自己和平宁公主的对话告诉了贵妃。

“我看她好像知错了,也跟我说下次不再打架了,况且陛下又罚她了,母妃就不要生她的气了吧。”魏若笑着劝贵妃。

贵妃就叹了口气道:“我倒也不是完全的生她的气,她们这些皇室的公主郡主脾气都个顶个的大,她们又不像一般的女子那样,嫁了人后就得万事看婆家的脸色过日子,相反得是婆家看她们的脸色。所以她们就更没顾忌了。我也早就做好了平宁会比较能惹麻烦的准备,只是想着好歹让她明白些事理。正如此事,你们府上现在正处在风口浪尖之中,她纵使再生气也不该在此时生事。”

魏若在母亲外面自然不会说些什么我们府上没事之类的客套话,但她也有自己的看法。

魏若对贵妃道:“公主确实有些压不住性子,但她其实是可以沟通的,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是让她能够听的进去我们的话进而慢慢的引导她,而不是只惩罚她。这样她才能知道下次遇到问题要怎么做。”

贵妃听完便道:“刚刚也是我没忍住,一出事了就想着要用宫规惩罚她。你说的对跟她讲清楚道理,并且让她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一味的惩罚她要重要。”

魏若见母亲被自己说通了,便笑了起来道:“那娘就别和公主置气了,等她抄完弟子规,你再和她好好的聊一聊吧。”

贵妃闻言笑着应了。

魏若还记挂着家里的事情,便同贵妃告辞回家了。

她回到家里的第二天,外面的流言就传起来了。

因为启和帝下令封口的缘故,众人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公主们和郡主打了起来。

宫内的消息总是会引得宫外之人的无数遐想。

众人在闲暇之际总会凑在一起说两句公主们的彪悍往事,就连仪安大长公主和林安长公主等人当年的事情也被大家重新提了起来。

但京内之人不过嚼了几句她们的舌根后便又被新的消息占据了注意力。

东郊大营和北郊大营的统领人选下来了。

东郊大营的统领叫海明,此人的父亲自陛下在潜邸时便服侍陛下左右,等他父亲告老后,他便进宫做了陛下的贴身侍卫,对陛下可谓是忠心耿耿。

他能执掌东郊大营也在李浩淼的意料之内。

至于北郊大营的统领人选,不对应该还要再加上一个副统领,陛下这次又换了北郊大营的副统领,这两位就很耐人寻问了。

北郊大营的统领叫张何,此人曾在李浩淼父亲麾下效力,看似是李浩淼一系的人,但此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的内人是大皇子妃的亲姨母,也就是说他在政治立场上很有可能会偏向大皇子。

而北郊大营的副统领叫何恒,此人是三皇子一系的人,何恒和三皇子的岳父关系匪浅。

北郊大营的统领和副统领人选出来后,不仅朝臣们都在琢磨启和帝的用意,启和帝自己也在让暗探搜集着他那几个儿子和朝臣们的反应。

打发走那些暗叹后,启和帝满意的弯了弯嘴角。

几位年长的皇子这几年一直在朝臣中钻营,他虽限着这些年长的儿子,没有给他们太多的差事。

可只有皇子这个身份在,那些朝臣们肯定会选择一个来站队。

毕竟只有跟的早,才能分到一碗汤喝。

虽说五皇子的出生让这些朝臣们开始重新审视和各自所选择皇子的关系,但在五皇子长成之前他们也绝不会轻易疏远这几个成年的皇子们。

因此,几位成年的皇子和朝中的大半朝臣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