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4页)

这么一想,冯三娘夫妻便退出了冯氏参行,又搬离冯府另找宅院生活。

这李氏见冯三娘夫妇离开了,自是遂了心意,心下大悦。

因此她也老实了一段时间。

冯老爷子夫妇看了就以为她一开始总是闹是为了争产,见她得了钱财不闹了之后倒也觉得心下安慰。

想着李氏虽厉害了些,但她要是能一心一意的跟儿子过日子倒也不错。

冯老爷子夫妻两人虽然觉得有些对不起女儿,但既娶了这样的儿媳又能怎么办呢?

可李氏本就是个心胸狭窄,爱好搬弄是非的人,她老实了一段时间后,又看冯老爷子夫妻不顺眼了起来。

概因她家境虽也不错,可到底没有冯家富贵,因此李氏父母的吃穿用度自是比不过冯老爷子夫妻。

李氏看了之后就心生怨怼,觉得这老不死的夫妇凭什么能把燕窝人参当饭吃,每日里穿金戴银的,而她爹娘却没能享到这等福分。

她就又和冯老爷闹了起来,说要把自家父母接到冯府来奉养。

李氏的爹娘自有兄嫂奉养,她们这做女儿女婿的来奉养算什么,冯老爷便说有舅兄在,他们自不能越俎代庖。

李氏一听便带了儿子回了娘家,冯老爷也不想接她回来便说你回去就回去。

李氏没想到自己走了一步臭棋,冯老爷不来接她们母子,她总不能自己回去吧,便又心生一计。

冯母是个心地善良,心性懦弱的妇人,李氏便打起了她的主意。

她时不时的让丫鬟派人去冯府找冯母,说儿子想祖母了。

冯母其实也不甚喜欢李氏,可她一想到孙子就心软了。

再来她是知道李氏的兄嫂是个什么模样的,担心她们给孙子脸色看,便催儿子把她们母子接回来罢了。

冯老爷只好去接了,可他去了之后,李氏却说要把她父母带到冯府住一段时间。

冯老爷只不吭声,李氏的兄嫂就在一旁敲边鼓说冯老爷家里富贵,所以看不起他们这些穷人。

时人最怕的就是被别人说自己嫌贫爱富了,冯老爷想着自己只是将李氏爹娘接过去住一段时间罢了,就忍这一段时间吧。

哪知道这请神容易送神难。

李氏爹娘既能教出李氏这样的女儿自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本就是贪图冯府富贵才费尽心思将女儿许到了冯府。

李氏狠赶冯三娘夫妇时,他们也在背后出了许多主意。

既来了冯府这样的富贵地方,看着冯老爷子如此金尊玉贵的生活,李氏爹娘自然不肯走了。

冯老爷子做生意多年,信奉和气生财,见他们不走,自然也不会赶他们。

冯母也不是个能说狠话的人便也没说什么。

可李氏和李氏爹娘犹不满足,他们本就是无事生非的性子,看到冯老爷待父母极孝顺就心生怨怼。

李氏总拿冯老爷对冯老爷子夫妇的细节和对李氏爹娘的细节做对比,说冯老爷对李氏爹娘不如对冯老爷子夫妇好。

李氏及其爹娘的想法也是不合事情常理,人人都是最爱自己的爹娘的,没有人说不对自己爹娘好而去对别人好的。

冯老爷自认自己对李氏爹娘虽没有那么好,但也做到了女婿应尽的本分。

可李氏及其爹娘却犹显不足,他觉得这一家子极为的不讲道理。

可李氏之前的所作所为让冯老爷极为惧怕,他担心自己一旦反驳李氏,她就又把府里闹着个天翻地覆,因此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在心里生闷气。

久而久之,冯老爷就病了。

冯府就这么大点的地方,冯老爷子夫妻哪能不知道儿子和李氏的口角。

两位老人家没想到自己一生行善,最后却娶了个搅家精回来,自是心情郁郁。

冯母倒还好一些,可冯老爷子本就卧病在床,这么心情一不好,病情就更加严重了。

冯家姐妹听到消息后就过来探望,李氏见她们来了也不出面见她们,也不让丫鬟给她们端茶倒水。

冯家姐妹见自己爹娘和弟弟这里冷冷清清的,只有几个心腹老仆照料着,而李氏和其爹娘那里却是欢声笑语的,自是心生愤懑。

可她们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儿,且又比不上李氏泼辣恶毒。

冯老爷子和冯母担心以李氏的狠毒心肠,若是女儿们和她起了口角,她会雇人害了女儿们,因此并不肯让女儿们和她争执。

冯家姐妹见爹娘们总在府里和李氏生气也不是个事,且李氏是个心性狠毒,没人伦的东西,她爹娘却已年老体衰,别到最后她们爹娘被气出了好歹,李氏却一点事都没有。

冯氏姐妹就盘算着把爹娘接到府里住上一段时间,这就正遂了李氏的意。

她像甩开了一个包袱似的送走了冯老爷子夫妻,倒把冯家姐妹气的够呛。

李氏气走了公婆后,觉得遂了心意,便又安静了一段时间。

她不跟冯老爷吵闹之后,冯老爷的病情也好了起来。

冯老爷子夫妻去了冯三娘府上后见女儿女婿孝顺,心情好了许多,再一听说李氏自他们走后也不跟儿子闹了,所以儿子的病也好了后,心里就更宽慰了。

冯三娘的夫婿实在是个极为厚道的人,况且冯母是他的亲姨母,他生母早逝本就是冯母帮着拉扯大的,视冯母如同自己的亲母一般。

他自是不想让冯母回去受那恶妇的气,便说让冯老爷子夫妇就不要再多想,安心留在他们府上养老便罢了。

冯三娘也不想和那恶妇纠缠,就劝父母既然年纪大了,那就想开一些,别再管弟弟的家事了吧。

冯老爷子夫妇自感年老体衰,已无力气和那恶妇缠斗,便听了女儿女婿的劝,不再去管李氏如何了。

可冯老爷子想着自己辛苦半生打下家业,只因为娶了个恶妇就有家不能回,到底心情郁郁,没过几年他便去了。

他走后,李氏就再也没有什么约束了。

她为了显摆自己的本事就把李氏阖家的亲眷都安插在了冯家参行,这些亲眷们都是些贪婪成性的人,自去了参行后就想尽办法的排除异己,将参行的收入放入自己的腰包里。

参行那些积年的管事早就攒足了养老的钱,他们之所以在参行做下去也是看在冯老爷子对他们的恩情上。

如今他们见冯老爷子去了,李氏的亲眷们为了排挤他们将什么下三滥的罪名都往他们身上安,自然不愿意再做下去。

这些管事们便集体向冯老爷辞去了。

冯老爷苦留不住,只好罢了,说给他们一笔养老银子,这也本是生意人的惯例。

可李氏视冯家钱财为私产,哪里肯出这笔钱。

冯老爷的小厮去催了几次,她都不肯拿出这笔钱。

管事们早就知道李氏的品性,见他面色尴尬,便说冯家给他们的已经够多了,他们不要这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