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4/5页)

想到魏若对她的温厚,青林很庆幸自己

她忍不住捏了捏自己脖子上戴着的玉佩。

这玉佩是她母亲留给她的。

她那继母自嫁进来后,就把她母亲留下来的值钱东西都搜刮到了自己手里。

只有这个玉佩,因为她拼命护着,所以才没被继母拿去。

青林捏了捏玉佩后,忽然眼眶湿润。

娘,是您在保佑我吗?

是您在天上看到我迷了心窍,担心我会因此误入迷途,所以就点醒了我吗?

青林怔怔的看着玉佩发呆。

青林的婚事是姜嬷嬷一手操持的。

她相中了府里库房的管事吴新有的儿子吴成。

吴成的父祖都是府里的管事,家境自然殷实。

他比青林大两岁,现在正在府里账房里当差,据说他做事细心,经他手的账目从未出错过,很受账房管事信任,

吴成这样的家境和人品,自然很受府里的小丫鬟喜欢。

不过他的眼光有点高,喜欢那长相好的女孩。

可那长相好的女孩又比较心高气傲,且又都嫌弃吴成母亲卧病在床,不肯伺候。

因此吴成的亲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姜嬷嬷跟着魏若处理府事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府里的人事十分的清楚。

魏若一过来跟她说要给青林找婆家,她就想到了这吴成。

青林别的不说,这相貌却是不错的。

吴新有的婆娘听姜嬷嬷说夫人要把她院里的二等丫鬟许给她儿子,自是喜得跟什么似的,但她也担心青林嫌弃她卧病在床。

姜嬷嬷又去和青林说了吴新有家的情况。

青林家里也是安国公府的世仆,自是知道吴新有家的。

她知道吴新有和他婆娘都是那实诚人,且吴成也是个踏实肯干的性子,自然十分的愿意。

她就对姜嬷嬷道:“谁家里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她家不嫌弃我自幼丧母,那我自然也不会嫌弃这个。”

姜嬷嬷一听就知道她是愿意的了。

她就又去了吴新有家。

在姜嬷嬷的有心撮合下,青林和吴成的婚事就这么定下了。

当然这些都是姜嬷嬷在操持,魏若问了一下吴成的品性后,觉得他倒也靠谱,便也撒开手没再管了。

阳溯离京城骑马只有半日的距离,所以不过两三日,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容姐儿的事情倒是如她所说,却是八老夫人贪图钱财才想同那杨南富商结亲。

这个倒在老太君的意料之中。

可这次调查容姐儿之事引出的另一件事却让老太君和老夫人极为震惊,她们觉得自己对阳溯的族人真的管的太松了。

原来,安国公府阖府虽是武将世家,可历任安国公对于族内子弟的教育都极为重视。

自安国公始祖起,历任安国公及族内有名姓的族人都会向族内捐赠学田。

这些学田的出息专为供养依附在族学内的族中子弟。

经年积月下来,这些出息也是好大一笔银钱。

不过这银钱虽多,却又要为族学子弟延请名师,又要供这些师生嚼用,以及他们日常所用文房纸笔的费用。

这么些东西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倒也堪堪够用罢了。

老太君是个不肯亏待人的性子,她知道此笔银钱只够族中子弟花用,便又每年另从安国公府的帐上支出一笔银子给掌管族学的八老爷家,也是想着必不能白白让族人费力。

哪想到八老爷和八老夫人都是那等贪财的人,他们夫妻俩得了安国公府的银子倒还不满足,竟打起了学田出息的主意。

这几年,依附族学的那些子弟的吃用及开销都被八老爷从中克扣了。

这些阳溯的李氏族人不比京中的李氏族人,他们大多家贫,自然不敢和在他们眼里稍有权势的八老爷一家抗衡,因此纵是有什么委屈,他们也只是忍了。

这次李浩淼派的人去了阳溯后,是悄然行事的,且他们为了打听八老爷家的事便悄问了李氏的那些族人们。

那些族人们见来了真佛,自然不会替八老爷再隐瞒此事了。

因此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就都知道了八老爷克扣学田出息的事情。

她们自然大怒。

老太君原本只想让三老爷去一趟阳溯的,但在知道此事后,她便说她要亲回一趟阳溯。

她年纪大了,老夫人和三老爷等人都不肯让她劳累。

老太君就对老夫人和三老爷等人道:“你们不明白这里面的门道,阳溯的族人那么多,光凭八老爷一家是堵不住所有族人们的嘴的。族里可还是有几个老家伙的,八老爷定是得了她们的默许,才敢如此行事。单凭你一个人回去,是堵不住她们的嘴的。”

最后这句话,老太君是对三老爷说的。

老夫人和三老爷听到老太君如此说方才罢了。

她们商议好了要回阳溯的时间后,老夫人和魏若便又带着人帮老太君整理行囊。

原本此行,老夫人打算自己陪老太君去的。

但老太君却说魏若是安国公府的宗妇,她们在时,她不用太和阳溯的那些族人打交道。可若是等她们都走了,她就得单枪匹马的面对阳溯的那些族人们了。

老太君觉得若是能趁此行,让魏若看清阳溯那些族人的真面目,知道以后该如何和她们那样的人相处,倒也是件极好的事。

老夫人也觉得可以借此事让魏若历练一下,便笑着应了。

老太君最后点了三老爷夫妇、魏若、五夫人和清姐儿随行。

她带三老爷夫妇一起过去是觉得她们辈分大一些,若是到时和阳溯族人们争执了起来,她们可以出面与其交涉。

而她带魏若、五夫人和清姐儿随行则就是想要让她们见识见识这世间的豺狼了。

三老夫人虽说有些舍不得年前刚出生的小孙子,可她身为李氏家族的儿媳,自然也要承担属于她的责任。

因此老太君一说让她同行,她就吩咐人打点行李。

临行前,魏若特意去宫里拜别贵妃。

贵妃听说她要随同老太君去阳溯处理族中事务后,自是十分的担忧。

她担心的是阳溯的那些老人欺负魏若面嫩,借着辈分来压她。

魏若闻言就安慰她道:“有老太君和三婶婶在,那些人应当也不敢说些过分的话。”

贵妃一想也是,那些人必然不会当着老太君和老夫人的面说些什么的。

这么一想,她便也没再说些什么了,只问了一下魏若孩子们要怎么安排之类的。

魏若就说恒哥儿和毅哥儿大了,倒也不用她管,只跟着李浩淼住在前院,她再让几个老成的妈妈跟在外面伺候就是了。

晏哥儿就先放在贵妃这里了,至于润姐儿和橙姐儿的话,她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她们带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