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5页)

如果他们能消极怠工,甚至向他抗议,那就更好了。

这样一来,他就能在军中散播,安国公府的公子们养尊处优,不踏实做事的传言了。

这些传言一旦流传开来,无论真相到底如何,安国公府的两位公子,以后在军中就别想立足了。

哪想到他们不仅遵从了他的命令,还在后方做的很认真。

他原本的打算不仅不能实现,反为他们扬了名声。

想到这里,万有龄就更憋屈了。

不同于万有龄的不喜,余老大人对恒哥儿兄弟就是纯然的欣赏了。

余二爷过来同他说,他接下来的时间都要跟在恒哥儿身边时。

余老大人就抚须对他笑道:“如他们这样贵族之家出身的人,最看重的就是底下人的忠心。只要你一心一意为了他们,他们自不会亏待你。你既然跟了二少爷,那就要一心为他才是。“

余二爷本就是个心内不藏奸的人,他本就认定日后要跟着恒哥儿在军中混了,再一听到祖父如此说,自是对恒哥儿更加的忠心。

恒哥儿自是也察觉到了余二爷的投靠之意。

这些年他常在宫廷和安国公府两头跑,自是察觉到了京城内如今的局势,和父亲的打算。

不提别的,再过十年,边境必会起战乱。

他是必定要上战场的,既如此,趁现在收拢培养几个心腹便成了一件要紧的事情了。

恒哥儿接受了余二爷,不对,准确的说是余老大人的投诚之后,整个余家的人对恒哥儿兄弟的态度又变了。

以往余家的女眷是从不与恒哥儿和毅哥儿兄弟见面的,但现在恒哥儿既与余二爷有了这样的关系。

那么余家的夫人和姑娘们自也不会避讳着恒哥儿两兄弟了。

当日的晚宴上,余老大人首次叫家中女眷来前厅一同用饭,只在男客和女眷之间隔了一扇屏风便罢了。

在觥筹交错中,恒哥儿看到了一抹身着碧绿衣服的倩影。

这身影十分的纤丽飘尘,恒哥儿忍不住愣了一瞬。

自那以后,恒哥儿虽仍照常当差,也照常宿在余府,可他总忍不住想要见一见那抹倩影的主人究竟长什么样子。

可说来也奇怪,纵使恒哥儿和毅哥儿经常去后院请安,却再也没有见过那抹倩影的主人,也就是余老大人的孙女—余五姑娘。

恒哥儿已经打探出,他那日看到的人,正是余五姑娘。

他曾让随从打探过余五姑娘的消息,可余家的下人嘴很紧。

他的随从问了半天也只问出来余五姑娘平素不打出门这件事,旁的话,余家的下人就再也不肯说了。

恒哥儿略有些怅惘,不过他到底心志坚定,又自小立有大志,这些儿女情长的事只是稍稍动摇了他的心智罢了。

不过,恒哥儿虽没打探出余五姑娘的消息,李浩淼却已打探出了李浩淼的底细。

恒哥儿的随从是李浩淼亲自为他挑的,这些人见小主人无故打探起了余家五姑娘的消息,自是心生警惕。

在恒哥儿问起余五姑娘的当天夜里,一封加急书信就从溯县发往京城。

这封加急的书信,还引出了一段故事,当然这是后话了。

李浩淼看完书信后,自是眉头深皱。

信上写的很清楚,那位余五姑娘素来端静,也并未主动勾引恒哥儿,是恒哥儿看了人家姑娘的背影后就惦记上了人家姑娘。

李浩淼没想到自己儿子竟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了,更没想到他连人家姑娘的面都没见到,就对人家心动了。

这可真是......

李浩淼觉得十分的好笑,拿着那封信就去了魏若那里。

魏若听李浩淼说自家儿子不过出了趟京,就对人家姑娘心动了,简直瞠目结舌。

她看完信后,见信上说那位余五姑娘的言行并无任何的不妥,只是自家儿子对人家动心了,便松了口气。

随后,她又紧张了起来,问李浩淼:“恒哥儿不会做出什么不妥的举动,影响了人家姑娘的闺誉吧。”

李浩淼一开始没想到这一点,听魏若这么一说后,也担心了起来。

他想了想对魏若道:“恒哥儿是我们亲自教导的,应该不会....”

他刚想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孟浪的举动,但李浩淼当初对魏若也是有过情动的心思的。

他很清楚男人若是真的动了真情的话,只怕什么规矩体统都被抛到脑后了。

“余五姑娘的身份不合适。”李浩淼沉思片刻后道:“她的祖父已经致仕,父亲和伯父又只是领了虚职,轮到她兄弟这一辈,又只有一个余二爷可堪一用。她这样的家世若是许给毅哥儿倒没关系,可配恒哥儿就有些不够了。毕竟毅哥儿未来的媳妇可是公主的外孙女,她身份要是不够的话,恐怕压不住下面的那些弟妹们。”

魏若听完李浩淼说的话后,沉默了片刻。

李浩淼说的很有道理,也很合乎一个家族的大家长对于嫡长媳甚至是未来宗妇的考虑。

安国公府的主母不好当,她当初之所以能够顺顺当当的融入这个家庭,全都是因为她有一个做贵妃的母亲。

况且,要管好安国公府乃至李氏宗族全族的事情也并不简单。

这位余五姑娘的父族和母族都不显,想必也无人教导这方面的事情。

魏若想了想道:“瞧着恒哥儿现在连那位姑娘的面都没见过,想必也谈不上什么情根深种,让跟在他身边的侍卫们尽量把他们隔开吧。”

李浩淼闻言就点了点头,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后便安歇了。

可魏若总惦记着这件事情,夜里就有些没睡好。

第二日起床时,她难免精神有些不好。

彼时李浩淼已是去了前院,魏若用完早膳后就去了老太君那里。

哪想到老太君身边的丫鬟说金老夫人来了。

魏若闻言就抿了抿唇。

金老夫人怎么来的这么早,莫非是有什么事情不成?

不得不说,魏若猜的还真对。

金老夫人此次过来确实是有事。

她年前的时候办完了孙子的婚礼后,就开始腾出手来为孙女找人家。

可她这几十年都不在京里,纵然幼时有些手帕交,这些年也老的老,病的病。

金老夫人寻摸了一圈都没寻摸到好的人家,就在她想要来国公府请老太君帮忙的时候,有人给了说了一户人家。

她听了这户人家的情况后,有些拿不定主意,便过来讨一讨老太君的主意。

金老夫人同老太君说起了要说亲的这户人家的情况,老太君听完却皱起了眉头。

金老夫人见状便问道:“可是这亲事有什么不妥?”

老太君想了想问金老夫人:“你看中这家人什么了呢?”

金老夫人闻言忙道:“这后生的父亲十分的知礼明事,但凡亲戚家有什么事情,他必会尽力相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