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5页)

因此,高恒夫妇之前一直和李家搭不上关系。

此次容姐儿的继母为了搅和她的婚事,便派人去找了高恒,许诺若是事成会给他一笔银子。

财帛动人心。

高恒本就是个为了银子,做出什么事都不稀奇的人。

因此容姐儿的继母一说,他也就应了。

来人在向老太君和老夫人禀告此事的时候,七爷也在这里旁听。

听完后,他就咬牙切齿的道:“世上既有如此无耻之人。”

老太君也摇头叹息道:“这世上总是有一些人为了银子,连至亲之人都不顾了的。”

“此次那妇人想进京,应当也是想再搅和容姐儿的婚事,我们要再查一查吗?”老夫人就问老太君。

老太君闻言就笑道:“倒也没什么好查的了,横竖我们抓到了她勾结高恒暗害容姐儿的证据,把这证据送到族里,让族老们秉公办理吧。”

在老太君看来,这事掰扯起来也无甚意思,还不如直接在阳溯处置了这妇人。

老夫人颔首应是。

容姐儿继母的事情如何处置,老太君和老夫人没有告诉魏若。

但魏若就算是猜也能猜出来。

这犯了错的妇人,要么被送到家庙,要么被休回家。

不过,这妇人到底为李家生了孩子,应当也不至于被休回家,估计就是被送到家庙了。

老太君处置完族内失德的妇人后,就让魏若派人去瑞阳侯府通知张氏,可以派人来正式提亲了。

张氏那边请的大媒是魏三娘夫妇,老太君这边就让景仁侯世子夫妇做了媒人。

因着一应订亲礼之类都有五夫人和家下人操心,因此魏若并未太过分心。

等容姐儿的亲事定下来后,魏若就继续在家安胎。

容姐儿则跟在五夫人身边看她如何管家理事。

容姐儿的婚事定下来后,二姑母就又犯愁了。

因着寒姐儿的婚事找的不错,她就也想为小女儿冰姐儿找一户书香世家。

不过冰姐儿的性子不如其姐那般娴静,二姑母想寻的那些人家的夫人都不甚满意她。

也因此,冰姐儿的婚事耽误到了今日也没能定下来。

她原本是个活泼的姑娘,这两年因为婚事屡屡不顺,且又总被二姑母训斥,变的有些闷闷不乐的。

老太君其实一直劝二姑母,说冰姐儿的性子适合去武将人家。

可二姑母却不愿意,总觉得现在是太平盛世,那武将人家的孩子无甚出头之日。

老太君见自己苦劝,她也不听,便只好罢了。

此次二姑母见老太君给容姐儿说了门极好的亲事,却不提冰姐儿,就有些埋冤的对老太君道:“娘竟把这门好亲事给容姐儿了。”

老太君哪能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她冷哼一声道:“那魏八郎不过是个庶子,你愿意让冰姐儿嫁过去受气?”

二姑母闻言再也没说话了,她其实

不过正是因为两人这门婚事实在是太合适了,让二姑母这样总寻不到合适亲家的人觉得有些眼红。

老太君一向怜惜自己这个青年守寡的女儿,因此她对二姑母比对几个儿子要更耐心一些。

此刻她见二姑母有些想不开就耐心的劝导她:“容姐儿今日虽得配八郎,可你也不看看她幼时吃了多少的苦。那瑞阳侯府的那一起子人将来又会怎样编排她。”

二姑母闻言就叹道:“我自是知道的,只是刚刚心里着实有些不爽快。”

老太君闻言就摇头道:“我早就劝你,不要总看着那些书香世家的人家。咱们寒姐儿之所以能嫁到陈家,是因为她家姑奶奶取中了寒姐儿。可冰姐儿的性情却是十分活泼的,你把她嫁到这样的人家,只会让她觉得拘束。”

“可那些武将人家的女眷总有这样那样的脾性,不说远的,就说咱们锦姐儿,这样好的家世嫁到那许家,她那弟妹不也总和她较真吗?我是担心冰姐儿嫁过去受气。”二姑母就对老太君道。

老太君闻言摇头道:“你想偏了。不说别的,寒姐儿嫁到陈家去后,就没受什么委屈吗?你也是妇人,怎能看不明白那些女眷间的小心思。不过因为是书香世家的缘故,不好明着来罢了。咱们寒姐儿素来是个心有城府的,所以还勉强能应对。可换做冰姐儿这么一个大大咧咧的性子,指不定当面就和人硬顶起来了。到那时她婆家人看了岂不小瞧她。”

“娘也太小看咱们冰姐儿了,她又岂是那等不知轻重的性子。”二姑母闻言有些不服气了。

老太君闻言就道:“我自是知道冰姐儿不是那等不知轻重的性子,可她却是要比那一般的千金小姐要天真单纯些的。你把她嫁到那样复杂的人家,人家看她好哄骗,三言两语哄的她犯下错事可怎么得了。”

二姑母听到老太君这么说后,沉默了起来。

她们冰姐儿确实要天真单纯些,总觉得这世间之人都是好人,对人也没有什么防备之心,也因为此她虽说总说冰姐儿,可心里却着实偏心自己这个小女儿的。

“那娘说冰姐儿的婚事该怎么寻呢?”二姑母动了动唇后问老太君。

老太君见自家女儿终于肯听她的了,自是十分的欣慰。

冰姐儿是她的外孙女,她怎么可能不为她打算呢。

她私下里其实已经看好了几户人家了,也让李浩淼派人去打听了一下这几家后生的品性,最终取中了两家。

之前一直不说是因为这两家都是武将人家的孩子,她怕自家女儿一下子把她给顶了回去,因此就一直没提。

二姑母问后,老太君就对她道:“我私心里其实看中了两家。一家也姓李,父兄都在你哥哥麾下任职,家里也颇有些家底。我看中的这个男孩是李家的小儿子,虽说才干不及兄长,但胜在为人老实。”

二姑母听老太君说,这家人在哥哥麾下任职,且颇有家底后,就有些心动了。

随后她就开始盘算了起来。

她夫家的财产自是要留给儿子的,而她的嫁妆原打算一分为三,让三个孩子平均分的。

但老太君说的这户人家不比陈家,所以她会和寒姐儿还有儿子商量一下,把她的嫁妆多给冰姐儿一些。

再有就是冰姐儿出嫁,母亲那里自也会给些私房的。

冰姐儿有了这些嫁妆傍身,那李家父母再多给小儿子些私房钱,两口子的日子自然也过得。

“那另一户呢?”二姑母其实对这户人家已经有些满意了,但还是想问一问别家的情况。

老太君就道:“另一家你也知道,这家就是平宁公主的驸马唐家。驸马的堂弟和咱们冰姐儿年纪相当。前些日子,平宁公主过来看你侄媳妇时,跟她说起了家里的琐事,就说她公公准备为侄子在京里找户人家,以后也让侄子在京城定居,这样一来驸马她们也能有个亲戚走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