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沈家往事,曲折

沈清也跟着抬头看了一眼太阳, 跟着点点头,“今日是暖和了些。”

沈奕现在只想快些跳过这个话题,也倒了杯茶放在沈清面前, “清儿来找我, 可是有?”

“多谢, 其实今日来叨扰姐姐, 并非有劳烦, 只是想寻殿下,有一想问。”

沈清毕竟年纪还小, 有些腼腆, 看了一眼秦溯。

“寻本宫?想问何?”

毕竟这是沈奕的弟弟,秦溯边喝着茶,随意问道,并没当外人。

“回殿下,小生此问多有得罪,还请殿下海涵,小生多有听闻殿下迹,听闻殿下十三便上战场, 首战大捷, 其后捷报频传, 从未有过败绩, 至此征战已有四载,依旧未有任何败绩,可是当真?”

沈清明显有些紧张, 从前他倒是见过秦溯, 秦溯还帮过他,他也知道家姐和秦溯交好, 但是无奈,秦溯威名太甚,从不敢有人贸然接近,今日沈清也是鼓了好久的气才来拜见。

沈奕坐在旁边,看了一眼秦溯,不得不说,沈清这个问题确实冒昧。

不过秦溯却是不放在心上,并不觉得冒犯,只是撑着下巴想了想,“这要看胜败如何算了,一场大战役中,往往会包含多场小战役,我自然不敢称从无败绩,不过若是说每次发战报回京,那都是大战役的结果,倒是无有败绩。”

秦溯说得坦荡,却更令人升起敬畏之心,沈清起身,深深作揖。

“殿下,小生敬佩,今年小生也已满十三,当年殿下和晋少将军便是十三一同上了战场,小生也愿效仿晋少将军,追随殿下征战沙场,殿下为小生毕生之楷模,望殿下恩准。”

这回倒是轮到秦溯愣住了,心虚地看了一眼沈奕,不知道沈丞相这文人楷模听见自己家儿子这番话作何感想。

沈奕同样没反应过来,秦溯只能清清嗓子,看向沈清,“沈公子……你会武?”

秦溯这一问,让沈清有些难为情地低下头,“父亲不让,但是我熟读兵书,可以当殿下的军师。”

“沈公子啊,你不会觉得只要读读兵书,便能上战场了?”

秦溯自己虽然是年少上战场,但是她却并不想让其他只有十三四的少年人上战场,那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景象,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更何况,自己那时候可是全副武装,不光自己有一身难寻敌手的高超武艺,更有一整个护卫队,另有多位高手近身保护,把自己保护得密不透风,同沈清这样傻愣愣就想上战场的可不一样。

被秦溯问得无地自容,沈清多少有些沮丧,“我只是也想同长公主一般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征战沙场,那般豪迈壮阔的人生才当是真正的人生。”

“话本看多了吧?”

秦溯不想打击沈清的志气,但是若真放任他这般下去,哪天真效仿当年的晋少云瞒着家里一声不吭跑边关去了,到时候怕是沈丞相得上书参死自己和晋少云这两个“罪魁祸首”。

被秦溯这般打击,沈清一时不知所措。

“身披戎装保家卫国是英雄,做个好官,心系天下为了黎民百姓鞠躬尽瘁同样也是英雄,人生可不是只有一种,这天下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人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沈公子遍览群书,这个道理应该是懂的。”

秦溯看着现在的沈清,好像是看见了当初十三岁的自己,同样也是头脑一热,提剑就上了战场,前世自己那一去,便是将往后短短十几年的人生都交付给了战场,直到生命的尽头。

沈清站在秦溯面前,心意依旧不改,“古人也曾说过,书破万卷,步行万里,我书已读过,却连书中任意一种人生都未曾亲眼见过,这又有何用?”

“可是你才十三岁,书肯定读了还没一万卷。”秦溯角度刁钻。

“这并非是指准确的一万卷,只是泛指,意思是说……

好吧,殿下随便考我书中内容,若是我答不上来,我便回去继续读书。”

沈清本想跟秦溯解释破万卷的意思并不是真的一万卷书,但是想想又放弃,干脆让秦溯现在考他。

这对于秦溯来说难免有点过分了,真是最讨厌这种聪明又难缠的小鬼。

憋了一口气,秦溯还是只能求助地看向旁边的沈奕。

“殿下考他兵书。”

沈奕对于沈清这个想法自然也是不赞同,只能寄希望于秦溯能让他知难而退。

秦溯也反应过来,要是说其他的书,秦溯可能一知半解,比不上沈清,但是要论兵书,只要能说得出名字的,秦溯都能倒背如流,还能运用自如,更别说还有许多珍稀孤本,她亦是看过许多。

秦溯和沈清二人考得你来我往,十分热闹,在旁边的沈奕也听得入了神,偶尔也跟着沈清一同思考起来。

但是奈何秦溯不光是遍览群兵书,更擅长将问题放入真正的战场问题中,且角度刁钻,答案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又令人拍案叫绝。

几个回合下来,沈奕沈清姐弟俩也只得甘拜下风,但是沈清的热情非但没被消磨,反而越斗越勇,志气高昂,开始学着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跟着秦溯的思路去想。

新的问题出现,沈清抢先回答,并且列出了六个五花八门,各不相同的答案,连沈奕都有些惊奇,可每个答案细细一想,又都有道理。

“孺子可教,回答对了一半。”

秦溯微微挑眉,认可地点头,看来沈清确实悟性不低。

好不容易能得秦溯夸奖,沈清更是高兴。

“其实万物相通,沈公子有这种悟性,无论何种选择,都是有前途的,沈公子还是想上战场?”

点拨点到即止,秦溯又问了一遍沈清。

这次沈清细细考虑了一下,还是点了头。

“既然这是沈公子的选择,不如这样如何?

无论是谁,想上战场,那肯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若能经过训练,依旧此心不改,我们再论此。”

秦溯看着沈清,心里有了计较。

“一言为定。”

沈清丝毫不惧,直接答应下来。

“沈公子别先高兴得太早,先去说服沈丞相大人吧。”

秦溯觉得以沈清这讲理的能力,跟沈丞相估计不相上下。

“多谢长公主殿下,”沈清应下,不宜迟,当即就起身告辞,“多谢长姐,清儿先去了。”

看着沈清离开的背影,秦溯还有些欣赏,“沈公子志向了得,当真是虎父无犬子。”

沈奕则是忧虑更多些,“子寻,你当真觉得清儿那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样子,能去从军?”

“还是少年,现在练武,倒也还来得及。”

秦溯看向沈奕,看着沈奕担忧更甚的模样,出声安慰,“安平且放心,沈公子只是有一腔雄心抱负,并非非要从军,他自己总会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