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2/2页)

谁能想到,在媒体面前从容不迫、贵气十足的顾总,能在男朋友面前把‘让你养我’这四个字说得这么顺口。

姜糯果然被他逗笑:“行吧。”

但随即又担忧:“可是你的资金够吗?”

“够了。”顾江阔说,“你给我的五百多亿,加上我用NUO等等产业加了杠杆做了些债务和保证金贷款融资……再加上,说动方家的话,应该足够了。”

“方家?”姜糯说,“他们愿意帮你?”

“还没,我打算近期再去一次。”

有些话不方便在电话里说,譬如,方家到底有多少股份,能帮他到什么地步,譬如,顾江阔做的融资具体数目有多少。

……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但姜糯估算,以上三者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2000亿,这一大笔钱可以全资买下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的集团公司,可是,这并不包括顾氏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不然,顾江阔也用不着一再地打压自家公司的股价,而迟迟没有行动。

但太具体的数字都不适合在电话里说,姜糯问:“你什么时候回燕林?”

“又想我了?”顾江阔笑道,“媳妇你可真粘人。”

姜糯:“…………”

顾江阔:“好了不逗你。不过近期可能没办法,这边正是忙的时候。”

“你忙正事要紧,”姜糯忙道,“我只是随口一问。”

然而,姜总没想到的是,见顾江阔的机会很快就来了,几天之后,他便接到了一封相当正式的、邀请他去南洋的请柬。

另一边,也像姜糯预料的一样,顾江阔开始大张旗鼓地要约收购顾氏集团的股票。

所谓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的公司(也就是顾氏集团)发出收购的公告,通过公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一般都是想达到控制目标公司(顾氏集团)的目的①。

换句话说,就是公开地向所有人宣布:我要买下顾氏集团的股票,买到51%以上,能控制集团为止。

要约收购是很常见的收购形式,不过,面对顾氏集团这样体量的公司,还是个人对公司,概率就微乎其微,越少见的事,越容易上新闻。

更何况,前几天顾叔叔在发布会上,当着媒体的面怒怼顾江阔的视频仍然在网上流传,热度还没减,这事儿就很难不被广大吃瓜群众揣测。

“闻到了豪门的大瓜!”

“该不会是那个顾叔叔,讨要遗嘱不成,使了什么手段,这才逼得顾江阔少爷出此下策?”

“这位顾江阔的身世,很扑朔迷离啊。”

“……”

不过,舆论左右不了并购的步伐,顾江阔公布出的收购股价,虽然远不如顾氏集团从前的平均水平,但也比现在的股价要高20%,对于一些小股东来说,是相当划算的,很快就有人动摇,为了止损而纷纷跟顾江阔签订股权转让合同。

董事会、大小股东也开始恐慌。

不少董事会成员都去找监管公司事务的执行董事陈之故,询问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顾家究竟发生了什么,老董事长真像传闻中所说,那场记者发布会之后,就被气得旧疾复发,快不行了吗?甚至还有人问,看顾江阔来势汹汹,需不需要启动毒丸计划②?

所谓毒丸计划是一种防止恶意收购的拖延之计,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公司是不会启用的。

“还远没到那种程度!大家稍安勿躁。”陈之故表面上说得轻松,心里却也是慌的。

自打上回通过忠伯联系到顾仲鸿之后,他也再没见过顾老爷子!亲自去登门拜访几次,都吃了闭门羹,陈之故怀疑自家老板是不是被他亲孙子给软禁了,然而,一则他没证据,二则,陈之故也不敢把这件事情闹大。

毕竟现在顾氏的股价不能再跌了!整个集团都人心惶惶。

“怎么稍安勿躁啊?一点消息都没有,我的股票卖是不卖啊?”

“是啊,陈总,您得给我们指一条明路啊。”

“……”

陈之故被逼得不行,最后只得保证:“今晚我亲自去顾家庄园看看情况,再回复你们,这样总可以吧?”

好不容易安抚住董事会成员和股东们,陈之故却没真去顾家庄园——去了也是白去,顾江阔不会放他进门的——而是把自己一个人所在屋子里,想了一个通宵。

陈之故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越分析越觉得,顾老爷子现在肯定还好好地活着,否则,他的遗产就会自动进入信托机构,顾江阔再这样折腾就没有意义。再者,顾江阔的资金应该不足以买下51%的股权,不是他看不起顾江阔,这种并购的事,即便公司对公司,面对顾氏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也是很艰难的,就算那个姜糯真豁的出去,把之前获赔的五百多亿全给了顾江阔,也是不够的。

只靠姜氏集团一个助力,顾江阔再拉高杠杆,也做不到‘蚂蚁吞象’。

所以,他就是在虚张声势!

陈之故得出这个结论,预备向董事会宣布,先安抚人心再说!

“董事会不是听风就是雨的网友,他们肯定会觉得我虚张声势。”几乎同一时间,顾江阔这样对心腹东古说。

“那该怎么办啊?”东古担忧地说,他其实听不太懂顾总的话,也弄不明白那些晦涩难懂的金融术语,弯弯绕绕的人情世故,只是单纯地从语气里,听出自家大哥在发愁。

“准备一份礼物,”顾江阔吩咐道,“过几天,我要再拜访一次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