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县试报名

告示栏里贴着的居然是一份云河镇即将举行县试的公告。

周青林这才想起这童生试的时间不就是在农历的二月份吗, 这下倒好,他刚有了考科举的打算,这里马上就要开考了,而他还要去修城墙, 唉, 这事咋都凑到一块儿了呢。

县试每三年两次, 错过了这次,想再考的话怕是要等到明年或者后年了,如今他已三十有七,周青林实在是不想再等了。

怎么办?明知道自己这么冒冒失失地去考试根本没有一点胜算, 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想去报个名来着。

活了这么大岁数,这种没谱的事他还从未做过, 话说这考试的材料买来也还不足半个小时,他都没好好翻过呢, 周青林捂脸, 就这样去报名会不会太不要脸了些。

再说今日已是正月十九,距离县试只有三十六天了, 且在这时间段里他还得修城墙来着, 也不知道徭役啥时候能结束,说不定那童生试都开考了, 他还在工地哼哧哼哧地搬砖呢。

可不知为啥,此时周青林心里总有个小人儿在那里摇旗呐喊,去试试!去试试!去试试!

娘的,试试就试试,周青林一咬牙, 当即就把参加考试的事给拍板了。

报了名说不定还有一丝机会, 不报名的话啥可能都没有, 他可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大不了他就当自己是提前去熟悉考场的。

周青林平复心绪,上前细读起告示上的内容来。

县试的开考时间定在了下个月的二十六号,报名时间为三天,那么今天该是最后一日了。

学生报时须带着户籍,且要同考五人连保,还得由本县的一名廪生作保。

户籍他随时就可以拿出来,那天林祥爷给自己时,周青林就直接收到储物仓库里了。

可看到廪生两个字后,周青林就开始犯难了,这着急忙慌地让他上哪儿去找结保的廪生,还有那四个连保的考生,他也找不到啊。

再说他和别的考生又不认识,谁敢和他连保啊。

要知道,连保如果碰到有人作弊,那么其余四人也会受到牵连的,所以一般连保之人相互之间定然是熟悉的。

难道就此放弃?周青林有些不甘心,虽希望渺茫可他就是想去试试。

可自己在云河镇除了刘掌柜,别的人他都不熟啊,对了,周青林一拍脑袋,这刘掌柜在镇上多年,认识的人肯定也多,找他定是没错的,想到这里,他就快速往通善街赶去。

已经是未时了,再不快点,等衙署里的人都下了值,那就啥都泡汤了。

滋福堂里,刘掌柜正哼着小曲儿在药堂里来来回回地溜达,那眉开眼笑的高兴模样实在是难得见到,

一旁的小伙计觉得这会儿时机正好,便忙走上前来,把憋在肚子里好几天的话说了出来:“嘻嘻,掌柜,明天家中有事,我想跟您告假来着。”

“嗯,我知道了,你和权子交代一下就可以了。”刘掌柜笑着答应。

小伙计心里顿时乐开了花,换作平日可不会这么痛快答应,看来掌柜的今天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这不,让他也跟着沾了光,嘿嘿。

等周青林赶到时,刘掌柜正惬意地喝着茶吃着小点心呢,看到他这急匆匆的样子,当下心里就是一个咯噔,拿着的栗子糕也不觉着香了。

这人不会是反悔了要过来把参和灵芝都拿回去吧。

刘掌柜有些郁闷,唉,看来今天自己是白高兴一场了。

想到这里,刘掌柜无奈地站起身来,他刚想开口询问,却听到周青林急切地问道:“刘掌柜,你有认识的廪生吗?”

“什么?”

……

一刻钟后,刘掌柜和周青林来到了云河镇县衙。

礼房里的四五个小吏正忙碌地登记着报名学生的籍贯和履历,还有几个学生模样的人也在边上填写着什么。

高主簿翻阅着考生的报名资料,听到衙役说有人来找,他便放下手中的册子走了出去。

等看到是刘掌柜后,高主簿热络地领着两人去了隔壁的茶间。

一阵寒暄过后,刘掌柜便说起今日找他的事来。

高主簿和他们小东家是同族的亲戚。平时两家人走动也频繁,是以刘掌柜和他也是熟悉的。

刚刚听周青林提到找廪生作保的事,他马上就想起高主簿来,他记得每年县试,县衙里好像也有廪生推荐的,只是花费的银子要多一些。

果然,等高主簿听清他们的来意后,就和周青林说起这事来:“咱们县衙也有结保的廪生的,既你时间仓促,那就用我们举荐的廪生作保吧,且那找人连保的事你也无需担心,只要你身家清白,不冒籍不匿丧,我这边会给你安排连保之人的。”

周青林点头表示知道,然后他把怀里的户籍拿了出来,高主簿接过后细细查看,未见有不妥之处,便喊了小吏过来领着周青林去报名登记了。

等两人出了县衙,已是申时,再三和刘掌柜道过谢后,周青林拿着衙门刚刚开具的浮票往城门走去。

这浮票就是他参加童生试的准考证,上面有他的姓名籍贯,还有他的外貌描述,当看到小吏在他的浮票上写上面白无须的字样时,周青林嘴角抽了抽,这看着咋这么不舒服呢,再说他只是把胡子剃掉了而已。

给廪生的作保费是八两银子,报名费交了二两,刚刚他给高主簿也偷偷塞了十两银子,和衙门里的人打好交道总归是没错的。

衣袋里还剩下两千六百多两,周青林又拿出两张一百两的银票,把它和户籍还有浮票一起放进了储物仓库。

做好这一切后,周青林总算松了口气,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和临阵磨枪了。

到了城门口,周青林一眼就瞧到了李田的车,在这么多牛车当中,只有他的车有车棚,所以特别好认。

路上两人聊起了服徭役的事,李田也是唉声叹气,原来他家有兄弟四个,每年的徭役都是挨着来的,今年恰巧轮到了他。

他笑着对周青林说道:“恐怕要有好一段时间不能看到我赶牛车了。”

周青林跟着笑道:“我也是,我怕是也得有一段时间不能坐你的车了。”

李田诧异,等他知道周青林这次也要去服徭役后,就越发话多了起来,还给周青林传授了许多干活的经验,比如监工在时千万不要偷懒,不然被戴了枷锁示众可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一听到还有这种可能性后,周青林简直不敢去细想,恨不得此刻就抱着三百千啃读起来。

这古代的徭役实在是太可怕了。

等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了,李田赶着牛车急急往回走。

周青林站在院外刚想敲门来着,哪知他还未举起手来,那院门就直接从里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