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生意上门

等衙役们帮着把二十来个乞丐都找到时, 已快到酉时了,这个时候正是作坊工人吃晚饭的时候。

这几日大家伙都忙着做活很辛苦,周青林特地嘱咐在伙食上稍微安排好一些,特别是饭一定要让人吃饱。

不然连肚子都吃不饱, 哪里来的力气干活啊。

是以, 今日厨房里除了时令蔬菜, 还特地烧了猪肉,打饭时,厨娘给每人饭碗里都扣了一块香喷喷的红烧肉。

这不,黄主簿一行人过来敲门时, 老郑头和孙子两个正闻着肉香,吃着晚饭呢。

等打开院门, 众人都准备迈进院子里时,老郑头一眼就认出了乞丐群中的一个熟人来。

“哎呦, 这不是于老哥吗, 你怎么也过来了?”

被叫出名字的老乞丐抬头一看,居然是老郑头, 他眼睛立马就亮了起来, “郑老弟,你怎么会在这儿的?”

“知县老爷安排我在这儿看门呢, 于老哥,如今我和小泥鳅每天都有饱饭吃,再也不用挨饿讨饭了!”

见到了熟人,老郑头简直兴奋的不行,他迫不及待地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告诉了对方。

看到老郑头比原先长肉了不少的脸, 再看他整个人的气色也与以往判若两人, 一路忐忑不安的老于头, 这下终于把心放回到了肚子里,看来官老爷并没有骗他们,的确是带他们享福来了。

而随行的乞丐们,见到这种情形后,顿时都松了口气,谢天谢地,不是把他们卖到黑煤窑就好。

这时,从于老头身后探出一颗小脑袋来,小脑袋的主人虽脏兮兮的,可一双眼睛却明亮非常,“郑爷爷,小泥鳅哥哥呢?”

“哎呦,是小鱼儿啊。”老郑头笑道:“你小泥鳅哥哥正在吃晚饭呢!”

说着,他朝院内大声叫道:“小泥鳅,你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正在门房里扒着饭的老郑头孙子一听爷爷在叫他,立马就把扣在饭碗里的红烧肉塞进了嘴里,而后三两步的跑了出来。

“泥鳅哥哥泥鳅哥哥!”看到自己久违的玩伴,小鱼儿立马兴奋了起来。

而这边的小泥鳅也特别的开心,小家伙忙把嘴里的肉拿了出来,“鱼儿弟弟,给你肉吃。”

肉?小鱼儿愣住,这东西自打记事起他就只听过,却从没吃过呢,听别人说肉可好吃了。

小鱼儿看了看泥鳅哥哥手里油亮亮的肉块,闻着香喷喷的,于是小嘴巴不由自主地张了开来。

虽有些舍不得,可小泥鳅还是毫不犹豫地把肉塞到了小鱼儿弟弟的嘴里。

“好吃吗?”

嗯嗯,小鱼儿点点头,“好吃!”

而一旁站着的乞丐们都惊呆了,没想到居然还有肉吃,果然就是来享福的。

想到这里,众乞丐终于一丝顾虑都没有了。

......

转眼又到了服徭役的时间。

今年南川县的徭役和以往不太相同,好些村民听到里正的告知后,都有些不敢相信,什么叫每家每户去周边山上砍三根木头,然后剥了树皮送到县城指定的地方就算完成徭役了,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谁和你们开玩笑啦!”里正气呼呼道:“要是谁不想去砍树,那就跟隔壁东贺村换换去,他们今年的徭役是修考棚。”

谁不想砍树去了,村民们心道,这不是从来没听到过还有这样的徭役,所以一时没反应过来嘛。

往年的徭役都是清理河道淤泥来着,今年周青林特地去现场查看过县城周边的几条河流,发现淤堵的问题基本没有,所以今年的徭役周青林并不准备让全部劳力去做清理河道淤泥的事,他对其中一部分人做了另外的安排。

比如马上就要县试了,考棚里的号房常年失修,那屋顶的瓦片没有一间是好的,所以都该修起来才是。

整个考棚有五百多间号房,既然参加县试的人并不多,周青林准备先修一百间号房,把那些暂时不用的号舍屋顶上的瓦片,统统都换到要用的号房顶上去。

还有就是木制品作坊需要木料的事。

既然准备大批量生产玩具,那么所需木料肯定不少,所以周青林就安排其中一部分村落的村民上山砍树去了。

而在树的品种上,周青林特地规定了几种密度高一些的,适合做玩具的木料,像榉木,榆木、椴木、桦木、还有樟木,这些都是可以的。

能分配到这样的徭役,村民们自然高兴,那砍树剥树皮什么的,根本就费不了多少时间,村民们心想,这怕是有史以来最最轻松的一次徭役吧。

......

而另一边,周青林正在数着天数,今天已经是吕志义和应进庆出发回京城的第十天了,也不知道他们两人有没有到达京城,还有,那发广告画册的事到底顺不顺利。

为了方便推销玩具,吕、应二人这次并没有走水路,为得就是乘坐马车路过沿途县城时,好顺带去发一发广告书。

而车上所带的,除了六十本广告画册外,周青林还特地让吕、应二人带了几套玩具样品,好让他俩给人家送画册时,适时再把玩具拿出来给店家试玩一番。

有些时候,纸面上的文字描述肯定不如实物来得吸引人,所以像这种必要的促销手段还是需要的。

至于周青林有没有托吕、应二人给自家几个闺女带玩具的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了,这可是她们爹爹设计出来的玩具,自然不能少了自家的几个孩子啦。

给闺女们的玩具,周青林可是装了满满一大木箱,里面不但有四丫和小丫的,就连大丫和二丫也都有份。

话说,在玩具面前,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目前,对南川县来说,推销玩具也算是头等大事了,为了确保路上的安全,这次出远门,周青林特地安排了两名衙役跟随,虽然走的都是官道,可有懂拳脚的人跟着,心里总归要安心些。

自从准备加大生产量,杨县丞和周青林商议过后,又去招了两个木匠师傅,再有那些新来的乞丐加入,生产速度立马加快了不少。

其实周青林心里是准备再多招几个木匠师傅的,最好能一个师傅只负责一款玩具,这样不管在速度上还是在熟练程度上,都能提升不少。

不过,还是暂时再等等吧,毕竟现在还一个单子都没有呢,都说做生意讲究循序渐进,可不兴一下子就把摊子铺得老大。

这几日,除了周青林,其他在殷切期盼着玩具订单的还有杨县丞和黄主簿两人。

确切的说,盼着订单的应该还不止他们三人。

自从吕志义他们几人离开南川县后,整个县衙,包括木制品作坊里的所有工人都在期盼着玩具订单快点到来呢。

特别是原先的这些乞丐们,如今好不容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他们当然希望木制品作坊能红红火火的,这样自己就不用再担心日后的生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