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主爱世人(第2/2页)

庄严肃穆,内部高耸空旷的教堂给你带来一种意识直通天际的错觉,悬挂在最高处的十字架,以及更高处天花板上的壁画——内容是捆绑在十字架上的神之子,在彩色玻璃的与大量烛光的映照下,带来一种端庄又沉重的肃穆感。

悟子基本没看过什么宗教书籍,对于上帝跟圣经什么的也只是一知半解,通过别的书籍侧面了解过一点,他正以奇异的目光打量着神灵在宗教中的形象。

在完全不知晓圣经故事的他以第一印象来看,这应该是一种……自我牺牲与奉献?是歌颂这样的精神吗?

悟子揣测着设计如此一个神学形象的人的想法。

无论宗教在这个国家变成了何种形态,是不是如同斯佩多所说,成为国家独立主权的桎梏,最初建立这个宗教的人,肯定想歌颂类似这样一种精神,所以才有这样一个神子形象。

“抱歉,这几天教堂不对外开放。”纳克尔神父走出来,很显然他没有认出悟子,“最近局势比较混乱,请尽快回去。想要对主祷告,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无需拘泥于地点。”

“来这里祷告的人,都想得到什么?”悟子好奇的问,“就算告诉神自己的想法,世上有这么多信徒,神也不可能一一回应的过来,大家一起祷告,在神听来难道不是乱糟糟的杂音?人们为什么要聚集在一起向神祷告?”

能让自己生活变好的不是只有自己吗?向神灵祷告又有什么用处呢?还有……

最让悟子惊讶的是,一般来说这种充斥烦恼跟执念的地方,应该有大量咒力堆积,最终形成名为特级咒灵才对。岛国很多名为土地神的存在,其实都是特级咒灵。但在教堂居然没有这样的现象,这里甚至没有任何负面能量残留,精神力以一种极为稳定的正向形式存在。

就好像被过滤过一次筛掉杂质,只剩下纯净的能量残留在教堂之中。类似一种精神印记,信仰的力量或者神力,极为的接近人类的死气火焰,却又有些微妙的不同,它能脱离人体在场所中客观的长期存在。

‘集体精神印记’,这是悟子唯一能想到的描述。将很多人的精神力,以某种手法,或许是圣经,或许是唱诗,或者是别的什么,保持在统一的步调上,再烙印在这个空间。竟然有这种存储能量的手法,太奇妙了!难道这才是真正的宗教性质上的‘净化’?跟驱除咒灵完全是两类不同的概念!

“我们向主祈祷,不是为了获取主的帮助。主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公正的对待我们所有人。我认为,祈祷是为了自证内心,向主表明自己的决心与信念,通过不断坚定自身,继续执行自己的理念,最终达到主所指引的未来。”

纳克尔神父这样说道。

悟子重复道:“你以为?”

纳克尔神父笑了:“嗯,究极来说,我不算正统的神父,是半途出家。正统的神职人员会到统一的地点进行更高等级的神学修习,获得更多知识,得到更原典的教义解释。我没有获得那样的资格,只能全部靠自己学习跟理解。”

“我想,神留给我们的东西只有这本圣经,无论是新约还是旧约,都离现在过去太久的时间。阅读跟理解它的人的想法,也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没有什么是永远正确的,我只能自己去学习,思考跟理解,也许跟他人的理解不同,但我对神的信仰同样虔诚。”

在悟子六眼的视野之中,看到纳克尔神父身周极为稳定的生命之火沸腾着……但,那不是晴属性的死气火焰!而是教会之中的那种被‘转化处理’过的特殊能量!

正向的咒力,反转咒术?不,反转的咒力,那是什么,灵力?神力?

悟子顿悟,可能纳克尔神父所拥有的根本就不是晴属性的死气火焰,而是因这种特殊力量的表现形式为自愈力强,被误认为是晴属性火焰的持有者!更甚至,这种力量极为接近晴属性火焰,说不定能也能转换成晴属性死气火焰,但实际本质上是不同的东西,只是外在表现形式类似!

相同的!原来所有力量的本质是相同的!死气火焰,咒力,他本来以为是不同的力量体系,其实他们的本源完全相同?这种力量形态,才是生命能量最纯粹的初始形态!

悟子看向头顶上方的耶稣圣象,内心有了全新的感悟,那是一种极为奇妙,处于更高层级的感触。

两面宿傩也好,荒霸吐也好,那些有着凡人难以企及力量的存在,他们都曾为神之名,为人类所信仰。是否就是因为如此,他们的力量本源才更纯粹,更原始,是生命能量最初的形态?

但他们最终成为了诅咒或与其极为类似的存在,依然无法与此处的神力媲美,两者的本质差别在哪里?难道是因为……神之子在传说中的形象最初的定义是人类?一个至今都有着庞大信徒群体,有着书写下来的文字稳固精神理念的宗教,却将神的孩子定义为人类?

看着教堂之中的十字架塑像,他产生一种莫名感动。

神之子曾为人类,不管这是否是真实,都证明了一点,既是神爱世人,也为世人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