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2页)

面上虽然无奈,但二人心底都美滋滋的。

在马背上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明晃晃写着几个字:弘晖比当年的弘晰强太多了!

·

官道两旁百姓夹道欢迎。

有许多当年目送九爷和十三爷出海的人小声感慨:“天呐!九爷和十三爷怎么晒得这么黑了?”

“是呀,当年第一次瞧见九爷的时候,我们都惊为天人。怎么出了趟海,人变得像刚从煤窑里钻出来似的?”

“瞧瞧后面那些侍卫、船员,一个个也都晒得黢黑黢黑的。”

“可想而知这八年,他们在海上多么辛苦。”

“诶?我怎么觉得人比以前好了很多?我记得八年前出海的队伍逼着长很多呐!”

“老天爷,那些人该不会是没回来吧!”

百姓的声音断断续续传到九爷和十三爷耳中。经历了最初和孩子们团聚的喜悦后,两人的心情再次沉重起来。

这八年在海上的生活,的确远超旁人想象的艰难。不仅艰难,很多次他们都是游走在死亡的边缘。

·

回到驿馆,弘晖让弘霈华裳和弘暾跟在身边,和九爷十三爷一起聊了大约一个时辰。

晚膳后,他写了道折子派人送回京,同时有一封书信给他阿玛。

三日后,九爷和十三爷在干清宫觐见,奏陈这八年来在海上的经历。

直到这时康熙爷才知道,他的九儿和十三儿在海上几次险些丧命。他们遭遇了几次海战,都落过海,都中过枪,都受过刀伤,也曾被偷袭很多次。

看到九爷和十三爷身上这八年来新添的大大小小疤痕共十几处,康熙爷眼睛湿了,心疼他的儿子。

同时心底又是一阵后怕:“若你们没出海,朕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海面上竟然是那般光景。也不会知道,原来外面有那么多国家在开疆拓海。”

“胤禟,胤祥,你二人乃是本朝的大功臣。”康熙爷说着看了四爷一眼:“老四前几日已经上了奏折,要为你们请封郡王。有些大臣还不乐意,明儿个大朝,朕就要亲自驳斥他们。郡王爵位,是你们应得的。”

次日大朝,康熙爷让大太监罗列了九爷和十三爷这八年来的功绩,而后宣布要给这两个儿子加封郡王,同时要在紫禁城那边六部处刻碑记事。

九爷和十三爷谢了恩,下朝后又被康熙爷留住说话。

两个孩子揉着眼睛盼到半夜,才把九爷盼回来。

秦晚见他进来,朝五个正聚在一块翻书信的孩子努努嘴:“喏,都不肯睡觉,盼着你回来好好说说话。”

九爷看了一眼相亲相爱的五个孩子,又看了看秦晚:“你把孩子们教养的很好,这些年辛苦你了。”

若在别家,福晋大约要谦虚两句。秦晚直接反问:“你怎么谢我?”

九爷直接拍手,让金斗银斗带人抬进来四个大箱子,打开来,满满当当全是珠宝。

九爷微笑:“这些,全都是爷给你带的礼物。爷的那几百家铺子,也给你全权支配,爷的银子你随便用。”

秦晚微微叹气:“我不过是个打理人罢了,赚的银子除了留给孩子们的和我自己的月钱,我都送给皇阿玛了。”

???

也就是说,他除了拥有几百家铺子外,其实八年来依旧是个穷光蛋?

九爷险些吐血,顿了几秒才道:“爷早晚被你气死。”

五个孩子在里间的孩子听到动静,已经围了过来,“阿玛阿玛”叫个不停。

三淑一个个出落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九爷瞧着甚是满意。华裳活泼甚至有点儿泼辣,但九爷在海上打打杀杀惯了,觉得这样甚好。

弘霈稳重喜欢折腾机关,九爷忍不住拍儿子的肩膀:“好儿子,喜欢的东西和阿玛小时候一样。”

和几个孩子都说了几句话,九爷笑道:“阿玛给你们带了很多礼物回来,已经都送到你们自己的屋子了。”

“我们都看过了,”三淑微笑福身:“谢阿玛,我们姐妹都很喜欢。”给她们的衣裳首饰珠宝居多。

弘霈和华裳也都很喜欢。

和孩子们又说了好一会话,眼瞧着秦晚哈欠连天,九爷才对五个孩子道:“都快天亮了,你们赶紧回去歇息。明儿个晚上阿玛再和你们说话。”

秦晚已经快睡着了,忽然听到九爷对她道:“你说的那个橡胶树,爷这几年一直再找,但始终没有找到。后来在海上有一次轰了一架后,听那船上的人说可以朝东走试试,也打算下次出海往东走。”

秦晚并不知道橡胶树的原产地到底在哪里,但听到九爷这么实心实意的话,打起精神来:“辛苦你一直想着,我相信只要行动,早晚能找到。”

两人聊了一会儿,准备歇息。这么多年,秦晚和九爷都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睡,便一个在里间床上,一个在对面榻上,有一塔没一搭说着话。

海上的见闻,都已在他信里得知,但这八年九爷在海上飘着,偶尔靠岸也根本无法收信,所以几乎都是他在问家里的情况。

淑德、淑容已经定亲,都是康熙爷先挑了几个备选的,然后让宜妃张罗一番,最后由秦晚带着女儿悄悄看过。虽然都是嫁到蒙古抚亲,但两个女儿一个嫁在科尔沁部,一个嫁在阿巴亥部,都不算远。

且这几年孩子们每天都有锻炼,一个个身板倍棒。

如今既然九爷回来了,先前一直预备着的婚礼便可以定下日子。

待话题最后聊到华裳身上,九爷一句话被秦晚的困意全给炸没了。

“爷打算回头向皇阿玛请示一下,若是他老人家允准,下回便带着华裳出去。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