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2页)

“谢皇爷爷。”朱瞻基问道,“皇爷爷,还有事情吗?没事,我就先告退了。”

“你先下去。”

“孙儿告退。”朱瞻基临走的时候,让陈芜他们把解缙他们修的书搬到坤宁宫。

这一年多,解缙他们修了几百册书。

这些书浩浩荡荡搬到坤宁宫,场面可是非常壮观。

徐皇后随意拿起一本书,认真地翻了翻,觉得修的还不错。

“这书修的不是挺好的么,你皇爷爷怎么不满意呢?”

“这些书的内容是不错,但是没有达

到皇爷爷的目标。”朱瞻基笑说道,“皇爷爷想要的书可是要造福万代,是天下第一书,解大人他们修的有些肤浅了。”

“如果是这样,那这些书是修的不太好。”徐皇后笑道,“不过,这些书不差,可以看看。”

“所以我向皇爷爷要了。”

朱瞻基陪徐皇后说了一会儿话,又陪他的小姑姑团团玩了一会儿,就回到他的书房,看起刚从朱棣那里要回来的书。

御书房里,朱棣把姚广孝叫了过来,命他和解缙一起修书。还让解缙他们多招收一些有学之士,一起参与修书。

说完修书的事情,朱棣接下来跟杨士奇他们说起马三保出使外邦一事。

杨士奇他们都没有意见,并且期待马三保出使外邦。

接着,朱棣赐名马三保为郑和,封郑和为下西洋的正使太监,并在五月初五端阳节启航。

很快就到了五月初五端阳节。这一天一早,朱瞻基就跟朱棣去了南京城的码头。

在吉时启航之前,朱棣自然要说出一番话激励下西洋的将士们。

说完话,朱棣又亲自烧香为郑和他们祈福。接着,朱棣赐给郑和一把宝剑。

等朱棣和郑和说完话,朱瞻基走上前来,也跟他说了几句话,让郑和多带一些好东西回来。他还提醒郑和不要忘记打听他之前在信中跟他说过的那片大陆。

郑和表示他不会忘记这事,并且保证在下西洋过程中,一定不会有损大明的国威。

吉时已到,郑和向朱棣和朱瞻基辞行,上船准备出发。

在船队出发之前,朱棣原本命人击鼓放鞭炮,但是朱瞻基觉得击鼓放鞭炮不够有排场,让神机营的将士用火铳为郑和他们送行。类似于后世的名木仓。

浩浩荡荡的船队启航,场面十分壮观,看的在场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郑和离开后没几天,就是万寿节。

今年的万寿节,来了不少外邦使者,要比去年多了一些。今年的三天万寿节顺顺利利地举办完,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去年刺杀的情形没有再次发生。

说到刺客,在这一年中,锦衣卫查到不少白莲教的人,剿灭不少隐秘的白莲教据点,但是还是没有找到白莲教的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