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全员出动(第2/3页)

……

第二天,三石公司的社会实践邀请就用传真的发到了尚北二中。

以夏令营的形式,邀请五位二中的同学去京城参观高科技产业发展,树立奋斗、爱国、向上的积极思想。

二中的几个校长和主任一看,都懵了。

这个三石公司太不上道了吧?你邀请什么学生啊?邀请老师啊!

这,这不就是公费旅游吗?

王兴业看着传真想了半天,眼珠子一转,“章校长,这个需要一个老师带队吧?要不……我受个累?”

章南瞪了他一眼,算是回应,看着传真也在吐槽。

这个齐国栋啊,应该给他留意一个总裁班之类的。

太不上道了,你倒是把邀请的几个人的名字列出来啊!这不明摆着让我难办吗?

好吧,齐国栋这里确实没考虑周全。

其实他直接把齐磊他们的名字列出来,虽然看起来不太好。可是再怎么不好,那也是三石公司的事儿。

我就是和这几个学生有关系,你们管得着吗?

结果现在好了,把锅甩给了章南。让章南来定,那不就是得罪人吗?

可是没办法,传真已经发过来了。

幸好章南冷脸冷惯了,大手一挥,直接把齐磊他们几个人的名字报回给三石公司。

弄的实验那边的校长主任、老师都挺不是滋味的,可是又没办法。

总之,不管怎么说,齐磊拿到了“通行证”。

给老爸老妈打了个电话,说是学校的夏令营选上他了,去京城,估计得个十天半个月的。

齐国君和郭丽华还挺纳闷儿,这个时间搞什么夏令营?

还以为齐磊撒谎呢,可给老刘打了电话,确实是这么回事儿,登时又心里美滋滋的。

就五个名额,让小哥仨沾了一大半儿,挺光荣呢!

唐成刚还特意说要回家一趟,给三个小兔崽子送点钱,毕竟是出远门嘛,穷家富路。

可是唐小奕不用,“送啥钱?有钱!对了,要点啥京城特产不?给你带回来点。”

弄的唐成刚挺郁闷的,我这个当爸的就这一个功能了,咋还不用呢?

可是事后一琢磨,突然问齐国君和吴连山,“多长时间没管你们要钱了?”

两人登时一怔,“可是有日子了吧?”

仔细一算,哪里是有日子?这一年小哥仨就没主动要过钱。

而他们上次主动给,还是过年那时候的事儿。

齐国君则道:“你不说我还想不起来,家里给他们留的钱,好像也很久没动过了。”

俩口子在家里藏钱的地方放了两千块钱,告诉齐磊没钱了就自己拿。

之后每趟回家,俩口子都到放钱的地方看看,想着要是没了,少了,就给他添点。

以往家里不富裕,想着法的克扣齐磊的零花钱,现在条件好一点了,又没时间照顾他,所以在钱的问题上很是纵容。

可是,那钱好像就没动过。

“那这仨小子花啥呢?”

吴连山一琢磨,“去年暑假不是挣了三万吗?花的那个钱吧?”

三个爹一想,也只有这一个可能了。

唐成刚登时恨恨,“这仨混蛋玩意,还左告诉右告诉的,大钱得留着,这是拿我话当放屁了!”

吴连山则是摇头一笑,“算了,花就花了吧!这一年的表现已经很满意了,都得烧高香了!”

一年没管,成绩还不错,花点钱就花点钱了呗!

这一点,齐国君也是这么想的,“好在咱们弄的不错,花去吧!挣来不就是给他们花的吗?”

老哥仨的事业发展的不错。

副食厂那边,大米精加工的生意,齐国君已经摸出了门道。

现在雇佣了几个业务员专门跑南方大城市的超市和高端卖场,年初就实现了盈利。

预计到年底,百来万应该不是大问题。

预计等市府在京城和上海的两家超市开张,主打尚北大米,还能再引来一波高潮。

齐国君的目标是,明年把大米加工这一块的产值再翻一倍应该不难。

而且,大米只是副食厂的一个盈利点而己。

上半年,哈市的一个大型网吧连锁找到了副食厂,想让他们帮忙加工速食简餐,提供了方案以及国外的经验。

齐国君和另外两个爹琢磨了好久,觉得这个事儿可以做。

毕竟单子很大,五百多家网吧,每天就是上万份儿的简餐订单,不是个小买卖。

所以,副食厂这边,不但改造了老设备,而且花几十万又引进了一批设备,正在按照人家的标准加紧研发,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

好吧,其实也不算啥成果,菜品加工成成品之后,再速冻包装,远没后世的技术成熟。

卖相稍稍差了点,但是起码味道保持的不错,在这个年代已经很不错了。

已经开始投产供货了,反响还算不差,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而齐国君从中看到了商机,觉得这个事儿可以做大,正在到处找资料学经验,组织人寻求更好的保鲜、保色、保味的储存方案。

而药厂那边,投产已经一个多月了,效益大大超出了三个爹的预期。

唐成刚原本计划,药厂亏损三年再实现盈利,他也是能接受的。

可是,新药上市,三个爹采纳了过年时齐磊那帮姑姑姑父意见,以农村包围城市。

和副食厂的业务员专挑大城市、大超市下手不同,药厂的业务员县城以上的城市都不考虑,专挑乡镇下手。

各种促销活动、墙面广告铺天盖地,目前,尚北的各个乡镇基本已经占领了。

再往下走,就是哈市地区的各个乡镇。

订单量让唐成刚有点不敢相信,死了十几年的药厂说活就活了?

不出意外,仅仅是胃康灵、护肝片这两种产品,今年不但不亏损,而且可以盈利。

至于盈利多少,唐成刚不知道,也不敢想。吴连山算出来的那个数儿,他不信。

至于包装厂……有点超出预期!

原本,包装厂的定位就只是一个内部消化的职能部门,为副食厂和药厂提供精品包装就可以了。

可是,连三个爹都没想到,事态有点失控。

首先,副食厂简餐的订单,需要定做包装,也就是塑料餐盒。客户给出来的具体方案是,类似餐盘性质的一次性餐具。

这个市面上是没有,需要包装厂自研。

唐成刚不得不引进了一条冲压塑料餐具的设备,而且还要对食品级塑料制品设立一个检测和研发的部门。

而这个部门刚刚成立,市府的订单又来了,而且是不接都不行的那种。

市府不要是做超市吗?不是要做快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