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两对小夫妻(第4/6页)

“估计是。”

赵桂花觉得不是。

但是她没言语。

大家讨论着新搬来的小夫妻,张三和潘盼也没留下来。而是再次一起回家刷涂料,这家里要收拾的地方可真是不少,好在一天也干的完。

潘盼小声的戳了张三一下,说:“那个比较丰满的,就是王香秀吧?”

关于王香秀的八卦,她都听张三说了。

张三点头:“是她,那可是个神人。”

虽然外面很多人相信王香秀的清白,但是作为知情人,张三不相信。他可是知道,他们保卫科李四,还有王二癞子,还有……反正好几个都是入幕之宾呢。

价钱他都知道。

不过这些,他倒是没说的更多,免得让他媳妇儿以为自己不正经。

天地良心,他虽然嘴贱瞎说,但是真没跟她勾勾缠过。

“你是没见到她的婆婆,她的婆婆更是个神人。不过现在已经被抓了。这个院子热闹可多了,那个周大妈……”

小夫妻两个一边干活儿一边小声八卦,觉得这收拾家一点都不累不疲惫了呢。他们在家里干活儿,院子里的人还在糊纸盒。他们是得空了就糊纸盒。

不过这个活儿不多了,等交了工,今年应该就再也没有了,真遗憾。

不过好在,也是挣了点钱。

“王大妈,咱们明年还能有这样的好事儿吗?”

王大妈:“明年你再抓个贼?”

“唉,果然好事儿不常有啊。”

大家都笑了出来,说:“那可不是,谁家还能天天过年。”

“这一批是最后一批了,明后天就能交上去。”

“等交上去了,咱们上山?”

“成吖。”

他们这几个月一起搭伴儿上山,那收获真是不错的,可能没有什么大的好东西,但是一些山货可找了不少。不说旁的,就赵桂花他们家的地窖,那都满满当当。

虽然外面现在缺粮,但是赵桂花他们家可不缺。

“赵桂花,领一下包裹单,有你一个包裹。”

赵桂花一听这个,立刻起身:“哎。”

她签名领了包裹单,喜出望外。

王大妈一想就知道:“你家老二寄来的吧?”

赵桂花:“那可不,估计是咸鱼。”

庄志心在海鸥生活,不缺这个,每年秋天都会给娘家寄不少的咸鱼。

可别小看咸鱼,现在的咸鱼可是好东西,这是荤菜呢,和雪里红搞在一起蒸上,那滋味儿,美!

“你家闺女孝顺啊。”

“这话让你说的,你家李芳多好啊。”

“那倒是。”

李芳倒是没在这儿跟大家一起闲聊,反而是拉了两个孕妇,也就是明美和姜芦一起,给他们两个上课。这两个都是第一胎,跟李芳不能比。

他们都坐在庄家的门口门廊下。

李芳看着两个人都是长发,说:“这生产前,你们都剪成短发吧。不然到时候肯定要后悔的。”

姜芦:“为什么啊?”

好像每个人都会这样做,但是他们从小到大都是长发,都习惯了,有点不舍得剪短呢。

明美也是点头。

李芳:“这生孩子总是要坐月子,一个月不出门不洗头不洗澡,如果你不剪成短发,你的头发能恶心的你自己吐出来。”

“啊,对对对,这个确实了。”明美想到了她嫂子,坐月子期间这些确实都是不允许的,她果断地很:“那我得剪短了。”

她可不想自己的头发油的能炒菜,那样未免也太恶心了,这一想到自己一个月可能都不能拾掇一下,她哀嚎了一声,说:“我会脏死的。”

李芳笑了出来,说:“咱们是冬天坐月子,已经算是不错了。你想想如果是夏天里坐月子,该是什么样。”

这样一说,大家果然就觉得舒服多了,果然人都是要对比的。

想到夏天坐月子的痛苦难处,这冬天坐月子虽然冷,但是不用出门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

夏天那是人都要馊了。

“也得提前备一些红糖和鸡蛋。”

两个人再次点头,认可了。

今年虽然缺粮的挺明显的,但是也只是缺,不是说过不下去那种,跟那三年时候不一样。可能确实难一点,但是不算要命的事儿。鸡蛋什么的也还是可以按照定量买到的。

姜芦小声:“我打算去黑市儿买点。”

这个时候,黑事儿就是首选了。

他们如果正常购买,其实数量有限买不到多少的。

毕竟,现在一些山村里鸡蛋都能做硬通货抵东西的,可见价值。

“你去?”

“我让周群去。”

李芳揉了揉太阳穴,说:“我家杨立新不敢。”

杨立新胆子不大的,要不然当初也不能让白奋斗坑了一下。

当然确实有他家想利用人的事儿,但是白奋斗也确实是没轻宰他们,这事儿即便是不说,也分析的出来。

她叹息一声,说:“我家还是这样吧,黑市儿就不去了,我看看让杨立新去一趟农村。看看他们村里有没有人肯换。”

杨立新是上门女婿,他家所在的农村距离四九城很近。

当然了,他要是在穷乡僻壤里,跟王招娣一样的山里村子,也不可能有人帮着介绍来城里做学徒。如果不是跟着李厨子做学徒,他也不可能做上门女婿。

他回他们村里问问,也很正常。

明美:“我等问问志希哥吧,他应该有法子的。”

虽然他们几家都养鸡了,但是肯定也是不够的,加上单位的定量都不够。毕竟那可是坐月子。

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更多的营养品,坐月子的时候最重要的营养就是鸡蛋了。

“咱们这老母鸡买的是真的很值得。”

他们买的母鸡,下蛋都相当不错。

庄家还有李芳家都有小孩子去挖虫子,而姜芦家有王招娣,这老母鸡也是一样,它们吃得好,下蛋就频繁。可真真儿是很不错了。没看吗?就连王香秀都开始养鸡了。

不过他家养鸡能差一点,毕竟,你喂虫子和不喂虫子,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王香秀家忙不过来也是真的,金来银来都躺在床上,铜来是没事儿,但是他小啊,平时要上学,放学回家也不能自己一个人去挺远的地方挖虫子和蚯蚓。

他以前都是跟着两个哥哥一起,所以没有什么小朋友。

要是自己去很远,就连王香秀都不能放心,她现在可就这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了。

所以他家老母鸡明显差一点,但是两只老母鸡一天至少也是能供应一个蛋的,还是合适的。

“咱们院子别看闹挺,但是人最起码都精明啊,你看知道养鸡的好处,大家立刻都行动起来。咱们后街的一个三进大院儿。他们院子想养鸡,院里的人还要开个大会呢,最后给否了,说是破坏院里的环境,你说搞不搞笑。这政策都允许一家养两只,他们大院儿不允许,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把自己当回事儿。而他们大院儿的人竟然还真的听了。都不知道脑子是不是让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