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四个愿望(第2/3页)

哪怕是这样,经历了一次断联的余葵,抱着失而复得的心态,大一上学期乐此不疲地给他发消息,讲述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日常,逛了哪个胡同、去看了故宫、爬到八达岭好汉坡,又一次在肯德基做题刷夜,跟舍友的相处日常……

时景对她也很纵容。

每次拿回手机第一件事,就是一次性回复完余葵的消息。

告诉她哪家饭店好吃、哪个公园风景漂亮、他是八岁时候跟爸爸一起去的好汉坡,劝她不要熬夜…甚至手把手教她洞察人心的技巧,余葵从而远离了班里一个心术不正的本地土著。

那时候,她几乎一度以为时景是喜欢她的。

毕竟这么骄傲冷漠的一个男生,能用训练之外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细无巨细地关心她的一切,还不足以证明吗?

大一上学期末,军校拉练,手机上交,时景一连失联几个礼拜。

好不容易联系上,得知他们放寒假,余葵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到长沙,想在回昆明过年前见他一面,顺道给他个惊喜。

搜索他餐前发来的期末聚餐照片,按着图片里地标建筑的信息,她出了火车站打车直奔那边。

长沙的夜晚很热闹。

整条街的大排档灯火通明,火锅店的生意好到店铺里头坐不下,挤到外头摊上来,甚至还有火气旺的学生们裹着羽绒服在等位。

余葵拖着行李箱,放缓脚步一家一家店走过,直到眼前的景色终于与图片重合——

定住脚步。

她抬头瞧见了永生难忘的一幕。

十几个男生拼桌围坐的长桌上,唯一的卷发女孩坐在时景身边,大家不知聊到什么好笑的,女孩背影凑身上去吻了他。

开始,少年的身形还往后躲了一下。

可惜脸颊还是被亲了个正着,女孩不依不饶还要亲,整桌男生都起哄笑起来,有的干脆把头偏朝一边,拍着桌子笑弯了腰,显然在场每个人都相互认识,气氛活跃融洽。

时景也在笑,直到女孩再次把脸送过来时,他伸手挡住对方嘴巴,亲昵地按着肩膀将人压回身旁的座位。

余葵第一次发现,时景能在别的女孩面前也能笑得那么开心。

长沙那晚的温度是3度,远不如北京冷,她拖着箱子孤独站在远处窥视,明明穿得厚实极了,手却无法自控地在寒风中发颤,心若刀割。

如果可以,她希望从未来过这一趟。

筹谋许久的告白旅行化作泡影,千里迢迢踏入这座陌生的城市,好像就只是为了认清现实、打破幻想。

余葵不知道自己在原地站了多久。

也许七八分钟,也许一刻钟。

她犹豫过,要不要上前质问、或者打声招呼,可前者她没立场,后者,她同样没有勇气,她怕自己维持不住笑容,会当场失态。

在这段暗恋里,她始终都是那个胆怯自卑的小镇姑娘。

她嫉妒时景身边的女孩,一如嫉妒之前的裴姝一样,仅仅看见两人亲昵的一幕,就已经心魔纵生,她一秒钟都没办法再在这个地方逗留,逃也似地跑到路口,拦了辆出租回火车站。

那晚的出租车电台播着新闻。

“经过36天的持续救援,22时49分许,山东省平邑县石膏矿坍塌事故中被困的4名矿工从220米深的井底成功升井。截至目前,被困的29名矿工已有15人获救,1人遇难……”

余葵坐在后排,妆容糊成一团。

无数次在聊天框里打出问号,发出去前,又一遍遍删除。

最后抬头,在出租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风尘仆仆,形容狼狈的自己,对着窗户无声抹泪。

司机师傅和她爸差不多年纪,从后视镜里瞥见她哭了,无措调小电台音量:“是不是这个新闻让你想起了什么伤心事哟,我不放了。”

“不是为这个。”

余葵夹着浓重的鼻音否认。

师傅开口安慰,“我看你还在上学吧,姑娘啊,人生没什么过不去的坎,你别哭,长这么好看的妹坨,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他不说还好,一说余葵彻底崩溃,头埋膝盖里放声哭起来。

她不敢回昆明,怕状态不对被程建国看出端倪,干脆买票回北京,在学校过年。

接下来一周,她仿佛失去神志般,除了准备补考,就是躲在高低床的帘子里,疯狂地通过时景Q.Q空间访客记录,点进每一位访客的空间做着无意义的搜寻,试图找到他有女朋友的证据。

浏览过上千女孩的空间后,她终于醒悟:男神是大家的,他也许有一天会属于更优秀的女生,但永远轮不上像她这样的普通人。

就在她彻底放弃寻找那天,一个账号关注了她的微博。

余葵那时候还不怎么往网上传作品,发生活日常的时候比较多,粉丝也大多是认识的人,点进对方账号一看,她整颗心掉进了马里亚纳海沟,摔得稀巴烂,但又隐隐有种石头落地‘果然如此’的怅然。

那个账号上记录的全是跟时景谈恋爱的日常。

女孩似乎是长沙一所本地985大学的学生,面容精致姣好,家境优越,余葵甚至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关注自己、怎么找到自己Q.Q号的,把几百条恋爱动态看完后,她彻底心若死灰。

女孩描述的时景,在恋爱中对她纵容宠爱,毫无底线,甚至偷藏手机,没有上交,只为了晚上和她准时说晚安……

余葵从未见时景的那一面。

暗恋的人,正好也在暗恋你,果然是人生最大的错觉。

她最后一次翻完了和时景的所有聊天记录。

两人上次对话还停留在他那晚吃饭时发来的照片,余葵想给他惊喜,便没有再回。

再上一次,是时景告诉她学校集训,大概几周不能联系,余葵不高兴地“啊?又拉练!”他无奈地道了声歉,发了个摸头的表情包。

既然他现在已经有了正牌女朋友,她是不是也该识趣点?

或许时景早就觉得负担,不想回她消息了,否则为什么宁愿藏匿手机也要和别人说晚安,却只集中在周日回复她所有的信息?

余葵反思自己。

从一开始,她在时景面前就太卑微了,她为他流了那么多眼泪,他却对此一无所知。

吴茜疑惑,“那个女生的账号有照片之类的证据吗?”

“有的。”

余葵叹气,“都是时景在学校里的一些生活照,许多连我都没见过,她偶尔还发聊天记录,头像昵称都对得上。”

吴茜失落:“那后来呢?”

没有后来了,持续近三年的暗恋,以余葵悄无声息删除了时景的Q.Q账号落幕,她弃甲曳兵,输得一败涂地。

“没过多久,我有天晚上东操跑步,书包丢了,连着身份证校园卡手机,异地手机号在北京不好补办,我干脆换了学校发的校园卡,Q.Q号也没申诉回来,索性,和他就这么彻底失去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