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3页)

“那我们以后也可以像北戎人一样,冬天能杀羊吃肉了!”

“何止是能吃肉,还能挣不少钱呢!”

“是啊,哪怕是一只羊也值不少钱,何况还有牛马!”

要知道,这些百姓作为北戎贵族的奴隶,一般也都是在士兵的监视下为贵族们放牧,照顾贵族名下的牲畜,对于怎样配种,怎样接产,怎样照顾幼崽,怎样挤奶割草等畜牧业知识,都非常清楚。

他们十分有信心在来年把这些牲畜的数量直接翻倍。

如此一来,未来的日子可真是太有盼头了!

连驻守城池的士兵们,都羡慕他们的待遇,直说纳古斯城比肃城河原等地的安置政策优厚多了。

巨大的喜悦,让整个中原百姓的群体中都充满了喜悦,将他们身上曾经那些绝望都驱散了。

和中原百姓心境截然不同的,是北戎的那三万牧民。

他们已经被关押了好几天,每天只能吃一顿饭,但没有人有心思顾及自己的肚子。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次打败他们的是中原人。

若是被别的部落打败,只要战事结束,那下场不过是男的做军奴,女的被强行嫁给其他部落的男人,总归是暂时能活命的。

可他们的贵族对待所占据的中原城池,却是时常不管男女老幼都全部屠杀的,他们不敢保证中原人不用同样的方式来复仇。

血债血偿,不管在哪里都是通理。

哪怕他们根本没有参与战争,也必须为贵族与士兵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死亡的恐惧之下,又哪里还有心思想别的。

有人试图突围反抗,被毫不留情地斩杀,杀了上百人后,所有人都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反抗。

在中原人被带走,并且得到良好的照顾后,他们被关了足足五天,终于等来了宣判。

他们虽是平民,却几乎每家都有出士兵,相当于战犯家属。按照北戎人对他们中原人犯下的罪行,本是应该将他们全部处死的。

慎郡王仁慈,念在他们并未直接参与战争,都是普通百姓,决定不杀他们。但他们必须为慎郡王工作三年赎罪。

这三年间,他们每天可以吃两顿饭,有基本的温饱保障但没有任何报酬。

官府也会对他们所负责的牲畜产出进行考核,只要成绩达到了合格线,三年后,他们便可以分到大启子民如今一半的牲畜,从此以后享受和大启子民一般无二的税收徭役政策。

这个结果,可比这些北戎平民们原本预料的好太多了。

他们很多人,尤其是妇孺和孩子,原本就是别的小部落里战败后被俘虏过来的,对于如今的纳古斯家族和北戎汗并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

不用死了,所有人都有种死里逃生的庆幸。

甚至在听说了中原百姓们的待遇后,众人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为慎郡王工作,争取三年一到,就和中原人一样成为中原子民。

毕竟,那位郡王对治下的子民实在太好了。无偿发那么多牛羊,还每年只需要上交两成。

要知道,他们原本在纳古斯家族统治下,那可是要交四成的。而且要是贵族们要做什么,手上劳力不够,还会强制征用他们去做苦力。

如今慎郡王这边,只会因为修建如水渠,道路等公用设施服徭役,每年最长十五天,超过的都会给钱。

而且官老爷和士兵也不能随意打杀平民,必须要按照律法执行,只要他们遵守律法,就没有任何人有权力欺辱他们。

哪怕原本就是纳古斯部落统治下的牧民们,也觉得这样的生活比跟着纳古斯家族要安稳很多,其他被迫归降的就更别提了。

因此,当这些人终于重获自由后,都老实乖顺地在中原官府的调动安排下,认真工作起来。

他们每个成年人都根据年龄性别被分配了一定数量的牲畜,在原本的贵族牧场里,每个家庭直接对这些牲畜负责,来年根据牲畜的成长状况来考核,三年后,每一年都考核合格,也是以家庭为单位分配属于他们自己的牲畜财产。

除了日常照料牲畜,他们每天也可以吃两顿饭,虽然是粗粮,却不会饿肚子。若不刻意惹事,监察的士兵也不会打他们。

这样的生活,对于身为俘虏是他们来说,已经是天堂了。

他们可是见过北戎贵族怎么对待中原俘虏的,随意打杀连只牲畜都不如。那位慎郡王能对他们如此仁慈,许多人心中甚至生出了些感激。

毕竟在北戎汗统一这一大片草原之前,各部落之间打打杀杀很常见,勇士们死在敌人手中是很正常的事,他们并不太怨恨。

而色目人俘虏,是北戎贵族从北方的沙国,遥远西方的波斯等国采买来的工匠,他们的地位虽然比最底层的中原奴隶好些,却也依旧不是自由身,稍微犯错都要面临鞭子和刀子。

可如今,这位打败了北戎部落的慎郡王,却说从今往后,只要他们没有触犯律法或者走漏技术,不会再有任何人打骂他们。

他们都会在工匠区分到属于自己的住所,每人一间房,每天都能吃饱穿暖,每个月还能领到工钱。越是技巧经验高超,便能领到越高的工钱。

并且,若是能想到提高生产效率或产出品质量的办法,还有超高额奖励。

他们私下按照所给的工钱与物价一算,那些钱竟是能让他们以后都生活得非常宽裕,甚至能在当地讨个老婆,生几个孩子。

没几天,投入工坊工作了,果然没人再动不动打骂他们,每天还能吃三顿饭。

这样一来,其他待遇肯定也都能兑现。色目工匠们顿时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工作也卖力起来。

大家私底下都在说,这位慎郡王可真是一个好主人。

纳古斯城部落战败,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幸运女神垂青。

*

针对不同人员的安置政策宣布下来,再经过一番部署安排,所有被俘人员都按部就班地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不管是中原百姓,还是北戎俘虏或者色目工匠们,都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干起活儿来格外带劲。

不过短短十来天,李洵率军回到纳古斯城,便感觉整个城池都已经走出了战争的阴云,有了安定与欣欣向荣的味道。

原本对北戎牧民们很仇视的中原士兵们,在看到针对中原人和北戎人两种天差地别的安排后,心中的敌意也渐渐淡化。

毕竟罪魁祸首已经死在了他们的武器之下,那些牧民们基本上都不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那些人和他们在家乡的家眷没有太大区别。

这些人大都已经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被没收了所有财产,还要没有任何报酬地工作三年来赎罪,其实已经是在为他们部落曾经的恶行付出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