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随着崔景怀亮出自己的身份, 一锤定音的决定王同知与城中几家豪族的结局,陈阳城中氛围骤然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几家在陈阳城中呼风唤雨,地位崇高的豪族大户都被城卫司给围住,引得城中居民议论纷纷, 无数人在私下里拍手称快。

对于何殊而言, 从她离开府衙起, 就代表着此事已在她这里告一段落,接下来只需等待最后的调查与处置结果。

次日醒来收拾好行礼后,何殊三人就在崔景怀的陪同下, 一起来到青山书院外。

崔景怀拜托过的吴教谕得到消息,已经提前等在书院外。

“有劳吴先生久候, 在下本打算昨日上门拜会, 因临时有事耽误,才拖延至今天,失礼之处,还请先生见谅。”

过去的书院基本是清净之地, 在某些消息传递方面较为延迟。

但是现在的青山书院早已变得今非昔比, 早在昨日,书院方面就已知道城中出现的变故。

府衙甚至还特意派人去书院传信, 要求书院方面要负责安抚与约束好学子,不要在这关键时期闹出什么动静。

毕竟青山书院中有多位出自那些家族,或是与那些家族有关连的学子,可能也需配合调查。

吴教谕是在府学有正经编制的学官, 知道正是眼前这位为给外甥出头,不惜给陈阳城换个天。

他早前只是感念对方的救命之恩, 此刻再见眼前这位救命恩人, 心情难免复杂的同时, 还有些无措。

哪怕崔景怀身上毫无盛气凌人之势,待他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温和客气。

“崔东家客气了,东家待吴某恩同再造,现在能有机会为东家略尽举手之劳,是吴某的荣幸。”

双方简单的寒暄过后,崔景怀才向对方介绍何殊三人。

“学生商谨恒冯立邱颜见过吴教谕!”

吴教谕赶紧还礼道,“不敢当、不敢当,几位小友不必多礼!”

知道对方这是因为听说了昨日的消息,才会这般拘谨小心,崔景怀也没有勉强,毕竟他那‘外甥’的真实身份更吓人,旁人还真没资格受他的礼。

与崔景怀在书院外道别后,何殊三人便跟着吴教谕走进青山书院,去见几位将会在接下来教他们的先生。

三人虽然只是借读,按照书院的规矩,也需住在书院中接受统一管理。

吴教谕担心三人与其他学子不熟悉,又是初入陌生环境不适应,跟人产生矛盾,特意为三人单独准备一间宿舍。

难得能有机会为救命恩人做件事,吴教谕可谓是相当上心,尽力将处处都安排得周到细致。

见完先生后,又被带到这间已经收拾好的宿舍,何殊也能看得出对方的用心。

她的真实身份是个需要避人耳目的秘密,此行身边人中,也就邱颜知道真相,崔景怀和冯立都不知道,其他人更不知道。

这样以来,与人同住一室时,难免的存在许多不便。

崔景怀与冯立知道她是太子,又是近卫,早就习惯她的一些特殊习惯与避讳,并将之视为理所当然。

毕竟在他们看来,何殊这位没什么恶习,很好伺候的太子,已经是位十分难得的贤太子。

只是那些习惯与避讳在外人看来,势必会显得有些特立独行,长时间与人近距离相处,肯定容易引人注意乃至怀疑。

即便青山书院、武院,以及各地的军营,在翻新扩建时,都与皇宫中的部分宫殿一样,使用由何殊提供的图纸,建造出隔间式厕所和浴室,地下修有相应的排水通道。

从而能在方便清洁打扫的同时,还能尽量保障个人隐私。

所以何殊在看过自己三人接下来要住的宿舍环境后,满意的同时,也暗自松了口气。

虽然没打算一辈子瞒着,但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不能曝露自己本为公主的真相。

因为件事不仅会关系到她家的皇位,还会决定她家人与亲近之人的生死前程,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大安生动乱,再次陷入诸王夺位的纷争之中。

在史上从无前例,皇族宗室人丁兴旺的情况下,想要让朝臣与百姓接受一位女皇储,绝对是个非常巨大挑战。

所以她在没有做好万全准备与绝对把握之前,绝对不能曝露出自己的真实性别。

这也是何殊此前无比期待她爹能生个真儿子的原因,为了这个太子之位,她实在付出太多,承受太多,多到让她深感得不偿失。

在宿舍放下行礼,换上青山书院统一发放的天青色长衫制服后,吴教谕又亲自将三人送到他们将要插班的教室外。

此时正值青山书院的早读自习时间,注意到自家教室走进三位陌生少年,这些年龄基本都在十二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少年们,都难掩好奇之色。

青山书院是比青山府学的招生规模更大,在大安更具影响力的顶尖学院之一。

能在青山书院就读的学子,青山州籍的其实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其实是来自省内外其它州府的学子。

所以青山书院的入学门槛颇高,聚集着两三个省的青少年俊杰。

这也是何殊会选择进入这青山书院的原因之一,这里不仅有大批已考取秀才的少年,还有许多已经考取举人功名的士子。

其中的许多人将来都有机会成长为国之栋梁,而他们目前所接受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思想与理念。

何殊对他们寄予厚望的同时,当然也很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

此刻察觉到周围充满好奇与打量的目光,何殊坦然大方的微笑着站在讲台前,对教室内的众人拱手施礼道。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商谨恒,这两位是我的同伴冯立和邱颜,我们家住上京,这次出来游学,将要在班上借读一段时间,还请诸位同学多多指教。”

沈卓一早来到教室,看到后排多出三张空桌,就猜到那三个位置应该是给何殊他们准备的,所以他与坐在附近同窗商量,换了个位置。

听到何殊自我介绍,随即站起身拱手道。

“欢迎三位贤兄,希望我们接下来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见班中平日里专注学习,成绩最好的沈卓已经率先表态,其他少年也纷纷表示欢迎,使得教室中的氛围变得空前热闹。

教室后排的三张空书桌,明显是为他们三人提前准备的,所以与何殊三人与这些同窗们打过招呼后,就往后排走去。

知道自己三人是被安排到沈卓所在的这个班,何殊就知道这是吴教谕用心安排的结果。

毕竟他们三人都只是白身,目前连秀才功名都没有,现在进入的班级却是青山书院中最优秀的班级之一。

他们此前已听沈卓介绍过他所在的班级情况,青山书院是根据学子的学习进度分班,这个班中大多都已取得举人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