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5页)

不然她就天天来闹,闹得知青院不得安生,到时候,知青院肯定会容不下她,到了那一步,她陈丽才是真正的走投无路。

张冬梅闻言,明白了周桂话里的意思,点点头,没再问。

“大嫂,我们去看看永红吧,说是被陈丽推了一下,也不知道有没有伤到。”

张冬梅嗯了一声,拉了一把想去找陈丽茬的周大红,四个女人外加一个小豆丁,一起去了卫永红家。

卫永红家是新建的,在凤平庄庄子靠池塘的地方,这边独门独院,一百米之内,就只有他们一家。

知青院的知青们,被周桂一句话送来了卫永红这儿。陈丽的事,处理得太快,周桂过来的时候,知青们才坐下来。打扰到这些知青复习,周桂也有些不大好意思,进了屋,笑呵呵地朝知青们赔了个不是,并说,以后,都不会去打扰他们了。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青院的人心里都清楚,也没生周桂的恼,何涛和周桂客气了几句,板凳都没坐热呢,就又带着知青们回去。

“娘,你怎么知道消息的,我还在说,等会儿让大山过去通知你呢。”屋子里,送走了知青,卫永红给娘家过来的几个人,一人兑了一碗甜水,然后抱着卫子英,坐到一边。

周桂:“你钱二表嫂说的。”

她也奇怪的很,钱二媳妇人在左河湾,怎么耳朵就这么长的,知道了凤平庄的事。

“怎么样,没被陈丽打到吧。”周桂看向卫永红,担忧问。

卫永红歪了她娘一眼,然后剥个大白兔奶糖,塞进卫子英里的嘴:“我又不是纸老虎,怎么可能会让陈丽打到。”

如今这年头,奶糖可不常见,所有的糖里面,卫子英最喜欢吃的就是大白兔奶糖了,奶香奶香的,包在嘴里化一会儿就软了,一点都不磕牙齿。

卫子英吃着糖,支棱小耳朵,认认真真听她奶她们说话。

几个人围绕着陈丽和卫永民说了一箩筐话,等卫良峰也一瘸一瘸来了凤平庄后,周桂便准备回去了。

一行五六个人,正准备走,院子外面,刘大山的寡母就一脸阴霾地进来了。

许是没想到两个亲家在自家院子,刘寡妇脸上的神情都没来得及收敛,就撞进了周桂几个人的眼里。

“亲家,你这是要走了吗,我才刚回来呢,多坐儿,吃了晚饭再走。”刘寡妇扯了个笑脸,忙不迭进院子。

刘寡妇是个很干瘦的女人,她比周桂小了五六岁,但脸的皱纹却比周桂还深,看上去比张冬梅还要大,个子也是极小,只到周桂肩膀,她一边热情地留客,一边走向周桂。

“不留了,不留了,亲家,这是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周桂摇摇手,眼睛定在刘寡妇脸上,问。

刘家这个亲家,是周桂亲自给卫永红选的。

女人嫁男人,何尝不是嫁给另一个家。周桂疼女儿,同时也知道女儿性子强,一般人家要是嫁进去,婆媳关系肯定处不好,当年刘寡妇上门提亲,周桂没相中刘大山这个女婿,却是相中了刘寡妇这个亲家。

都是良山大队的,谁还不知谁是谁啊。

刘寡妇守寡好多年了,说是性子弱,其实也不是很弱,不然,也不可能在婆婆叔伯,外加不省心的嫂子手底下,把刘大山带大,并还带得那么好,只不过是上头压着一个孝字,担心被人戳脊梁骨和儿子名声,一直在刘家老宅那儿忍气吞声罢了。

这亲家,性子不强不弱,还特别拎得清,于是,她一拿出诚意,周桂就拍板,让卫永红嫁了过来。

卫永红嫁过来快四年了,她就没听她回去抱怨过婆婆不好的,说的最多的,反而是老房子那一窝子姓刘的。

两亲家关系好,这不,见刘寡妇脸色不好,周桂就忍不住多问了句。

“没啥,不过那边不省心罢了。”刘寡妇摇摇头,没多说什么。

周桂听完,也不再多问:“亲家,天不早了,我们先回去了,得空了,去我那边坐坐。”

刘寡妇嗳了一声,抬步送周桂几个出院子。

送客送上路,出了院子,刘寡妇还跟在周桂身边,说笑着,一直送到了村子池塘路口处。

两方亲亲热热的挥手,正准备走,就见那边,一个女人搀扶着一个比卫老太年纪还大的老太太,蹒跚着往池塘这里走了过来。

“卫家媳妇,来了怎么不去我那边坐一会。”这老人,人还没到呢,就先出声喊住周桂。

她话说的倒是蛮好听的,但周桂一看见这个老太太,脸上的笑就敛了起来。

她皮笑肉不笑盯着老太太,道:“哪敢啊,你老那边的门槛,我这双穷脚可不敢踏进去,这万一脏了你老的地儿,怕不得走不掉了。”

暗讽的话,想也没想就从周桂的嘴里吐了出来。

在场的都是精明人,谁还听不出周桂话里含话啊。这老太太听懂了,却不在意,反而是扶着她的那女人,眼神不虞地剜向了周桂。

周桂仿佛没察觉到般,看都没看这个女人一眼。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大山的大娘,一两个月前,在知青院时她还被周桂给削过一顿。

“你可是金贵人,我那屋,可是一直都对你开着的。”老太太呵呵一笑,被周桂含沙射影怼了一句,也不见生气,道:“卫家媳妇,你时间不急吧,不急,哪咱俩唠叨唠叨,正好,我还有点事想和你说。”

刘老太想唠叨,但周桂却不想,一开口,就一点面子都不给,拒绝道:“急,谁说不急,我家里猪还没喂。”

周桂完全没有和刘家老太说话的兴致,她和她打过的交道太多,每次她们一谈话,这老太婆不是说她闺女不好,就是给她哭刘寡妇没良心……反正,不在她面前,把永红给说的一毛不值,这死老太婆就不会歇声。

她是永红的娘,她脑袋打铁了,才会跟着她个外人说闺女的不是。

就算闺女不好,那也只能自己说,自己打。

“几句话,不耽搁你时间,你就听听。”刘老太也不管周桂同不同意,张嘴便道:“卫家媳妇,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家老三,就留下大山这么一根独苗苗,永红嫁进咱家都快四年了,肚子还没抱窝,你说,这个咋办,总不可能让我家老三那一房,断在你卫家闺女身上吧。”

刘老太语气淡淡,但说出来的话,却戳周桂心窝子的很。

啥叫抱窝,呸,这是当她家永红是母鸡不成,还抱窝呢。

周桂心来气了,面子都懒得再做:“刘家老亲家,我懂你的意思,你不就是想说我家永红没生吗,成啊,我现在就把永红领回去,你要有本事,那就再给大山找个媳妇。对了,大山和亲家现在住的这屋,可是我家永红一手建上来的,永红走了,她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房子肯定是没福住了,既然住不了,那留着也碍眼,回头,我就喊人来,把那房子给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