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 3(第2/7页)

突然,田所博士的声音中断了。“喂,喂……”小野寺以为田所博士已经挂上了电话。

“我也许有些失常了,”这次听到的声音和刚才迥然不同,显得非常无奈和疲惫,“……这很可能是胡思乱想,可我总对它放心不下。就是为了这个,我才彻夜不眠啊。不好意思,拜托了。”

“知道啦。”小野寺回答说。

开大节流阀,气垫船在城之岛的海面划出一个很大的弧形,引擎声和振动声在加剧,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出产的“塔德X型”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轰轰吼叫,速度表的指针摇摇晃晃向八十公里、九十公里——进而向一百公里的刻度上攀升。小野寺有点担心,在如此漆黑的夜里,以这样的高速航行,万一被海上巡逻艇抓住可就麻烦了。雨刮器不停地拂去飞溅到前窗的水花,小野寺屏住呼吸注视着前方,同时,两眼不停地扫着雷达荧光屏上的海岸地形,想尽量顺着海岸航行。这样,利用空气流在水面滑行的气垫船,就大可不必担心吃水的深浅了,真是谢天谢地。陆运局那帮饭桶!如果他们不是那么磨磨蹭蹭,而早些制定出气垫船在陆地上驾驶的交通规则,那么就可以在随便什么地方直接驶离水面驶入高速公路了……坐在旁边的建筑师拧开了收音机。地震的新闻已经结束,紧接着是喧闹的音乐。深夜唱片节目的主持人,用带着鼻音的声调,又开始了令人讨厌得几乎起鸡皮疙瘩的饶舌。先是东京深夜节目,例行公事似的播报了一番伊豆的地震、天城山的喷发和相模湾的海啸。然后,像往日一样,照旧开始彻夜不眠地播放起那令人倦怠的歌曲来。

小野寺听着收音机,立刻又想起了乡六郎:是啊,他死掉了,而且是自杀。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真的是自杀吗?谁相信他会自杀?他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绝不会自杀的!

“开得这么快,没事吧?”坐在旁边的男人不无担心地问道。这一问,提醒了小野寺,他连忙抓起广播用的麦克风:“请大家把安全带系好!”说着他瞟了一眼燃油表,问题不大,到晴海绰绰有余……


2月27日上午,内阁召开例行会议。作为这次会议的临时议题,由首相府的总务长官简单报告了这次伊豆地震的受灾情况。当然,就目前而言,准确的数字还无从知晓,但海啸、地震和火山喷发所造成的房屋倒塌和流离失所已达几千户,遭受不同程度损失的受害者已超过几万户。天城山的熔岩已溢流至热川前沿,铁路、公路、工厂和观光设施等方面的损失总额,估计已超过几千亿日元……

“无论是喷发还是地震,都没发出预报或警报吗?”刚刚出国访问归来的首相,面带倦容地喃喃问道,“政府不是早就拿出一笔相当可观的预算,请人研究地震预报吗?……”

“唉,据学者们说,撇开喷发暂且不论,就地震一项,想在五年十年之内搞出预报是根本办不到的……”阁僚中年纪最轻的科学技术厅长官首先开口,“更何况目前连地震的原因都还讲不清楚呢。特别是现在,地震频发,想在某个地方搞清地震的先兆,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气象厅的有关人员也是这么说……”自治省大臣说道,“这次也可能有过什么迹象,就是人们所说的先兆吧。如果用电波术语来比喻,就是说相当于杂音的微震时有发生,而想从中找出明显的迹象却难乎其难,对吧?”

“新‘新干线’的工程是不是又要因为这次地震而推迟呢?”通商产业大臣问道。

“国铁总裁也是牢骚满腹哩。他说什么地震固然是个问题,但是,纳入工程计划的地段接二连三出现地盘偏移的问题,光是重新测量这一项,承包商就已经有些吃不消啦……”世故老人——运输大臣说道,“新干线的治安工作也闹得鸡犬不宁……工期可能要往后拖了。今年,国营铁路和私营铁路都会出现很大的赤字。”

“除了梅雨季节的水灾之外,今年以来,单是因为地震而适用《灾害救济法》规定的,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大藏大臣愁眉苦脸地说道,“从各种情况来看,要总是这样,就非得追加预算不可。明年的预算可就够呛喽。”

“看来,今后在制订年度计划时,都得把地震和天灾这些因素充分考虑在内才行啊……”建设大臣边擦眼镜边说道,“由于天灾,而使计划的执行出问题,这种趋势在逐年加强。如果每次再出现其他什么岔子,新闻报道方面就要把这说成是‘人祸’了,人言可畏……”

会场静默片刻。建设大臣的一席话,多少又撩起了隐藏在每个内阁成员内心深处的茫然和不安。日本制定了名目繁多的长期规划,在狭窄的国土上层层叠叠地拟订出建设规划或城市、地区和产业地带的再布局规划,比如:运输高速化七年计划、通信器材五年计划、农业结构调整十五年计划、自动控制八年计划、土地重新规划十年计划、社会福利计划、新住宅五年计划等等。经济增长率说的是百分之八点四,实际则为百分之六点九。虽说同几年前相比,增长速度稍嫌缓慢,但用国际水准来衡量,仍然是很高的,而且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实质性的国民总收入的上升率也在开始增大,各项计划大多可望提前或在年度内完成。近一两年里,“灾害”对中央各部厅来说,几乎不构成什么威胁。去年从整体来看,可以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即使是灾害影响比较大的运输省和建设规划部门,其影响程度也没有超过往常——包括灾害最严重的年度。

可是,今年呢?

新的财政年度刚开始还不到四个月,一种不可名状的暗淡阴影便笼罩在各种计划中,甚至几乎遍及一切领域……

单就每一个个案来说,也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像日本这样一个饱受台风袭击、地震频发、雨雪不断的狭窄而历经沧桑的国度,同自然灾害的斗争,历来就是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尽管接连不断地遭受天灾,恢复工作进行得还是迅速而积极的。日本民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已经锻炼出克服灾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连外国人都为此惊叹不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经历一次地震和战争的灾难,特别是大灾大难,日本的面目就会为之焕然一新,从而大踏步地前进一步。灾难,似乎还有这么一层意义,那就是:对于从不喜欢新旧事物激烈冲突的这个国家来说,不如说是天然而非人为地把天灾当作上苍赐予的灵丹妙药,用这剂妙方把那些无法应付的旧事物从地面上彻底扫除,并已然成了一种民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