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5(第3/10页)

“嗯……”田所博士咬咬嘴唇,沉思了一会儿,铁青色的脸庞上又重新浮现出一丝生气,“好吧。虽然这里有像幸长那样了解地质学的专家,但也有不太了解的人吧。那么,我就简单扼要地讲一讲。”

博士按了一下开关,黑板从天花板上徐徐地降落下来。幸长忽然想起,以前曾听过博士离题万里却十分有趣的课。博士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漂亮的圆,像圆规画的一样,然后又再在里面画了一个小圆。

“地球的内部构造,中心部是像蛋黄一样的地核,周围是像蛋白一样的地幔,最外层的叫地壳,薄薄的地壳,这些都是中学就学过的。”

博士用粉笔“咚咚”地敲打着那个圆。

“正确地说,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地幔也有上层和下层之分,地壳是由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组成的。地壳同地幔之间,有一个叫做‘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的十分明显的分界面,不过,这些细微之处倒无关紧要。人们一般认为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内核还是固体。这是从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所推定出的。当然,地核里聚集的是重物质,地幔次之,地壳则是由最轻的物质构成的。地球中心的压力推定为三百万个大气压,温度是六千摄氏度左右,地幔与地核分界面附近的温度是四千二百摄氏度,在地幔与地壳分界面附近,大陆板块地下的温度是六百到八百摄氏度,而在海洋底部的温度最多是二百摄氏度左右。顺便提一下,地幔的厚度大体上是地球半径的一半——两千九百公里;相比之下,地壳的厚度最小,大陆部分仅有三十公里,海底更薄,最多只有五公里。大陆板块像冰山一样悬浮在地幔上方的玄武岩层上。也就是说,在喜马拉雅、安第斯这些高山所处的地带(这里包括露出地面的部分和洋底的部分),它的形态就如同是大陆板块深深插入地下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地壳均衡说。而且,构成地壳表面的‘板块’被很多‘裂缝’所分割。”

听了这一席话,小野寺总觉得脚下的地板好像已经融化一样软绵绵的,心里不禁有些害怕。虽然人们常说“如大地一样安如磐石”,但实际上,人类却是站在一个直径一万二千七百公里的岩质行星表面的薄膜上,连同他们的文明、历史以及生物的全部进程都在……大洋底仅厚五公里的 ……只有地球半径的一千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厚度上——如同站在一个厚度仅为0.2毫米、直径50厘米的气球上!

“再说地幔,其构成的物质一般都认为是橄榄石。从地震波传播的方式看,尽管通常认为它是固体,但从超长时期——即地质年代上看,它似乎是像液体一样发生着对流,这一点,最近已经越来越明确了。最早在1929年,在魏格纳有名的‘大陆漂移说’最为流行的时候,爱丁堡大学的霍尔姆斯就对大陆漂移的原动力进行了假设,此后,随着魏格纳学说不再时兴,这个假设也被遗忘了。最近这十四五年间,随着大洋底调查的深入,又出现了许多现象,这些现象只有通过那些假说才能解释。虽然有人认为这种现象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的兰凯和布莱克从古地磁学领域重新证明了地球曾发生过‘大陆漂移’——有所不同,但多伦多大学的威尔逊却再次把它与大陆漂移的原动力联系在了一起。总之,地幔在地球深部,每年以一至二厘米的速度流动,在地表附近的某些地方,甚至以二至六厘米的较高速度在地壳下流动,这就带动了地壳表层板块——尤其是大洋板块的移动,并且带动巨大的大陆板块移动,从而导致大陆边缘地带形成高大绵延的大褶皱山脉……片冈君,世界地形图……”

片冈操作按钮,投影台上立刻出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地图。

“要不要投到大屏幕上?”片冈问,“那样更容易看一些。”

黑板旁降下的大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地图,田所博士站在前面,两手背在身后,继续讲解道。

“全世界的大规模的深海海底调查,不过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才开始的……”博士用圆珠笔指着大西洋,“而且,由于发现海底的地热流量同大陆板块的地热流量几乎相等,而这一事实又与过去所提出的预测相悖,因此‘地幔对流说’再次被采纳……复杂的理论在此就不多说了。大陆板块上的花岗岩中所含放射性物质的热量是地热流的最大成因,但只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的海底玄武岩地壳也存在同大陆板块一样的热流量。 对此,我们只能认为是:地球深处的内部热量由于地幔的对流而被搬运了上来。大家都知道地幔内部几乎不含放射性物质,而且,即便是地幔含有放射性物质,其热量也只能通过热传导极小的地幔以传导的方式输送到地壳。如果是这样,那么,地球诞生之初——即四十五亿年前地下仅数百公里处所产生的热量,经历漫长的岁月后,现在才终于到达地表。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大洋底的地热流是由于地幔的对流从地球深部带出的东西。请看这儿……”

博士将圆珠笔沿大西洋的中心地带滑动着。

从北极圈冰岛附近开始,在南、北美洲大陆与非洲西海岸之间形成“S”形的大西洋中心地区,巨大的中央大西洋海岭纵贯其间,其跨度逾千米,高度逾三千米,且呈完全相同的“S”字形,延伸至遥远的南极圈。

欧洲大陆、非洲大陆西海岸同北美洲、南美洲大陆的东海岸的凹凸部分正好能相互拼合在一起。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南、北美洲大陆在白垩纪以后,从欧洲、非洲分离向西漂移的假说最初得到的启发就在于此。

“从北极圈到南极圈,纵贯南北大西洋中央的巨大的海底山脉——也就是大西洋海岭,它以其怪异的特性备受关注。就是说,在这个海拔三千米的山脉中部有一条深深的纵向断裂谷,沿着断裂谷的中线一带,地壳热流量大得异常惊人,大西洋海底地震的震源几乎都集中在这些山脊处——如此等等。根据这些特性,威尔逊提出,大西洋海岭正处在地幔对流的上升通道,地幔对流从地壳深部上升到地表,再向两侧分流致使板块移动,而板块移动导致魏格纳所说的古代大陆——‘泛古陆’——形成巨大的裂缝,并成为将南、北美洲大陆向西挤压的原动力。后续的调查越来越印证了这一学说的正确性。我们知道,地壳挤压出断裂,断裂带上形成的海底山岭——即因地幔对流而隆起的部分,它将遍及世界各大洋的海洋底部。”田所博士稍稍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低声道,“但是,迄今为止,地幔对流和海底山岭的相关结论都只是通过一些旁证归纳推理得出的,能够揭示其对流真相的更直接的、权威的证据还在探索中。不过,根据我自己研究的尚未发表的方法,不但能够制作出极为详尽的地幔对流示意图,还能综合分析过去不曾认知的众多新现象,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将出现的全新现象,对此,我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