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京城过年的气氛很浓郁。

从正月初一开始, 一直到十五的元宵节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拜年、庙会、灯会等等,许明成还带着许淙拜访了好几位同僚。

在此期间, 许淙新交的朋友傅公子还让人送了东西来。

——《竹精传记》第六册。

许淙收到后一囧。

更别说傅公子还在信里说‘许淙你快看你快看, 麻竹不秃了!我就说了麻竹那么厉害, 怎么可能秃呢他肯定是不秃的’云云。

许淙读完后一阵好笑,想了想他摊开一张大大的画纸,把祥云书坊门口那张麻竹大发神威的画再度画了出来, 然后细心地上了颜色, 让人送给傅公子做回礼。虽然不能画同人, 但彩图还是可以画一张的。

傅公子那么喜欢麻竹, 应该也会喜欢这张图, 在回信里许淙还提了一句,说自己就要去青州了,等到青州之后再给他写信。

是的, 他们要去青州了。

正月二十一过, 衙门开钥之后许明成就拿到了新任命。所以一家人这几天都在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前往青州了。

该装箱笼的要装进去, 该买的东西也要买起来了, 一切都要在出发前收拾好,免得路上缺什么却没地方买。

除此之外,许淙新买的房子,也委托了大姨母帮忙照看。金家大姨母是一个和金氏有三分相似,很温柔大气的人, 闻言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了, 还拉着金氏的手说到了青州之后, 要记得给她写信云云。

临行的前一日, 许明成带着许淙,特地再去跟云阁老辞行。

云阁老这次的态度和煦了许多,也不故作考验了,他跟许明成讲了一些青州的事情,然后再提点了许淙几句,勉励他要努力读书。

“此去青州,当勤学苦练。”

“不可懈怠!”

——大概所有长辈都这样吧。

许淙听到后,当然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是,云大人。”

……

一个半月后,青州府

许淙正在写信。

他这次要写的信有点多。

因为往后的几年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一家一直都会在青州府,所以他现在就要写信一一问候各路亲朋好友,顺便告诉对方自己的新地址,方便以后通信。

第一个当然是老师云知府。

因为云伯父已经变成了老师,所以许淙这次写信,就没有像小时候那样附上‘铁锅炖大鹅’的图,并说‘这个多么多么好吃,伯父你一定要尝一尝’。

他下笔慎重了许多。

第一句当然是问候,毕竟礼多人不怪嘛。接下来许淙就正儿八经地描述自己最近的读书成果,并且附上了作业和诗作为证据,告诉对方自己最近这段没有偷懒。

然后许淙还提了云阁老,因为老师是云阁老亲孙,所以在这里许淙就贴心地说云阁老他老人家知识渊博,几句指点都让他茅塞顿开。并且特别提到云阁老看上去身体不错,精神也不错,让老师放心等等。

最后,再问候了老师、师母、师兄师妹师弟们的身体。并提到自己在京城的那段时间,闲暇时画了《竹精传记》的第六册,随信附上,请老师转交给两位师妹和师弟。自己画的画册又不是信,还是可以送的。

最后的最后,写上‘学生许淙拜上。’

写完后许淙拿起信仔细看了看,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于是封好放在一边。他准备明天去问问许明成有没有信要一起寄给老师,如果没有的话那他就自己寄了。

现在的他,不差钱!

区区邮费而已,完全可以自己出,不用蹭渣爹的。

最重要的信写完,接下来就是小伙伴们的了。

现在的许淙,一共有一二三,整整十五个好朋友。按照时间排序,分别是还在老家庐州读书的石头、随着孙教谕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赴任的孙大郎、勉县的赵诚和王瑜、在恭州认识的几个小伙伴,在庐州考试的时候认识的几个同年等。

对了还有之前的夫子孙秀才。

孙秀才离开恭州的时候,是说要去考举人的,也不知道考得怎么样了。

至于另外一个夫子许夫子,他的考前锻炼也还在进行,据说效果不错,打算今年就下场试一试。如今已是三月,想必差不多就会有结果传来了。

对于这些人,许淙一一写信,先是介绍了一遍自己的京城的经历,重点描绘了大相国寺描绘的热闹,和元宵灯会的繁华。然后再跟对方说明自己现在在青州,并附上通信地址,如果想要给自己写信的话,可以寄到青州来。

等全部写完之后,已经过去半天了。

“爹,你有信要寄给老师吗?”

许淙拿着一叠信找到了许明成,然后一一数过去,“还有要寄到庐州城的、庐州老家的、勉县的、恭州的等等,对了还有京城的。”

“你还有信寄到京城?”

许明成将许淙的信接了过去,然后一一查看起来。

当然,因为现在许淙年纪大了,也知道分寸,所以他没像许淙小时候那样直接拆开,而是只查看了最上面的信封。

“你许夫子、孙夫子、孙叔……”

“还有石头、孙大郎、赵诚王瑜……”

“……傅公子?”

看到信封上面的‘昌平侯府’几个字的时候,许明成忽地沉默了下来。那天淙哥儿被人突然带走,他心急如焚,然后就去找金侍郎仔细询问这昌平侯府的来历,因为他在京城任职的那几年,没怎么听说过这座侯府。

谁知对方也没有听说过。

许淙看他一动不动,不由得催促,“……爹?”

“你看完没有啊?”

“……傅公子?”

罢了,许明成放下了手里的信,觉得如果这时候跟淙哥儿说不要与勋贵子弟来往太深,恐怕会适得其反。倒不如就顺其自然,青州与京城相隔甚远,没准他们过一两年就会断了联系呢。

而且即便是有来往也不碍什么,只要不成至交好友,没有整日混迹在一处,御史也不会有这个空闲弹劾。毕竟金氏的大姐嫁的便是侯府的小公子,只不过他们家已经没落,子孙如今都以科举晋升罢了。

所以他一一看完了后面几份,然后把信还了回去。

“你的朋友还挺多。”

“那当然!”

许淙得意地接过自己的信件,然后再问:“爹,你要一起寄吗?”

许明成还真的拿出了三封信交给他,“一封寄给你许夫子、另外一封寄给你老师、至于最后一封,则是寄给你外祖父的。”

“切记莫要弄混了。”

名字都在信封上面写着呢,怎么会弄错,许淙一边伸手接过一边在心里嘀咕渣爹莫不是开始老糊涂了,会觉得他连字都不认识。

而且他手一捏,顿时就道:“爹,你才寄三封信啊,信都好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