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谓赋闲(第2/2页)

宇文泰仓皇而走,顾及的只有随他逃出来的将士家眷,其余自发尾随的大多被高澄驱赶回来,高澄计划将这一万武川鲜卑连同其家眷送往徐州,交由高岳统率,镇守东南边境。

剩余其余十五万人中有近十万州郡兵,高澄准备将他们重新整编,与其家眷分往河东、河南、河北等地继续作为州郡兵,再从三河地区抽调等量州郡兵,迁其家属往关陇地区。

当然,必须是先由元善见抽调三河地区州郡兵,再是高澄重新掌权,开赦关西俘虏,放往关东各地戍卫,小高王属实是老不粘锅了,好名声他还得占着。

但这样的事,多少傀儡天子还盼不着,毕竟高澄只是让背锅,不要人性命。

背得再多,也不用担心他事后一刀杀了,为民除害。

脸皮再厚,到底还是有点底线的,哪怕不怎么高。

至于五万蜀兵,高澄也不敢用,便决定分散去北疆恒、朔、云、燕、显、蔚六州开垦,为了防止逃散,高澄也愿意与他们约定开垦所得,缴纳正常赋税以后,尽归他们自有,至于婚嫁则不做限制,能在北方安家自然最好。

送走了封子绘,高澄又唤来可朱浑元,自然是要做对方的思想工作,毕竟司州牧可是刺史第一。

可朱浑元倒是好沟通,他东出以前,高欢以并州刺史诱惑,等到了关东,贺六浑却耍起了无赖,是高澄出面调和,才让可朱浑元临时当上并州刺史,随后又转任司州牧,进入高澄麾下。

更何况司州牧这个位置,它难坐。

俗话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可朱浑元是没听过这句俗语,但若有人提起,必定会引发他的共鸣,司州即京畿地区,无论军政事宜,都有大将军府插手。

虽然高澄对可朱浑元甚为礼遇,过得也不算憋屈,但他一个武夫坐在这位子上,就是很闲,除非小高王出征,自己留守还能干点事,其余时候,就是悠闲度日。

如今转为京畿大将的同时,高澄还给他加以显赫虚衔,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见可朱浑元欣然同意,高澄也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