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行政班底(第2/2页)

这三个位子,至少在高澄一朝,无论立下多少功勋,也不可能授人,谁要真坐了上去,无非两种情况,要么是高澄这个开国皇帝成了傀儡天子,要么就是小高王准备将对方捧杀,当然,只是相国、大将军一职,毕竟再怎么捧杀也不会交出军权。

郑重祭告庙庭,高澄坐上天子车驾返回宫城,这一次篡国,他无需巡视地方巩固统治,一方面赏赐军队的一百零二万匹绢布可是实打实的发了下去,真金白银不掺假。

另一方面对于各地民众来说,高澄主政十余年,卓有成效,统治深入人心,也与元善见名声臭有关。

元善见被送去高氏老巢晋州安置,在那当他的平阳公,学习皇帝,治病救人,不收门诊费用,草药也只收成本价。

曾经臭不可闻的名声,在当地有了好转,不过高澄并未因此生恨,毕竟这本就是他给元善见安排的道路,都已经离开天子之位了,就没必要再让他去演一个为害乡里的亡国之君,哪怕这样做对高澄自己更有好处。

但好歹总要当个人吧,在对待元善见的问题上,总要干点拟人的事情,毕竟再怎么说,人家也是自己妹夫、大舅子再兼岳父,人家两个女儿还养在后宫,等着成年再去宠信咧。

高澄最关心的妹妹高皇后,身份如今也成了平阳公夫人,虽然身份不如过往,但日子却比以前开心,再加两个公主的生母,以及儿子元怀仁,一家五口其乐融融,氛围至少比如今高澄一家要好多了。

至于元善见其余未生育的妃嫔,全被高澄留在宫中,充了八十一御妻的空缺。

得知如今平阳公夫人生活美满,高澄也由衷高兴,但该有的监视,可一点都没少,高澄不止派遣密探在平阳活动,还特意将高欢从子,自己远房堂兄高思宗任为晋州刺史,防的就是有人拿元善见做文章。

高思宗与高澄共是高祖父高湖所传血脉,他生性宽厚仁和,作战勇猛,跟随高欢征战,屡立功勋,与高岳同是宗室之中少有能封王之人,受封上洛郡王,当然,高隆之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