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莲舟在外头等了许久也不见昭蘅起来, 李文简在屋内,她又不好贸然去叫她,只好在屋外等着。

一直等到快晌午, 安元庆亲自过来请人,她才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去扣门。

床帐半遮, 稀薄的天光透过肉粉的帐子洒下来来,静静地落在熟睡的女子脸上。

昭蘅听到叩门声,猛地想起今日还有正事,抬起虚软的手将床帐微微勾起,一看天光, 急忙推醒身旁的人。

昨夜他们谁也没歇着, 天快亮时,她实在累得厉害,哀声婉转求他,眼角洇着薄泪,可怜又勾人。

李文简委实不忍,终于拥着她沉沉睡过去。

“主子, 那头快开宴了。”莲舟轻声提醒。

“起来了。”昭蘅随口应着, 忙下了榻,找出他们今日要穿的衣裳, 推着李文简换上, 往正堂走去。

此时正堂之上,筵席已经摆好了,只不过李文简还未过来,大家都没有动筷子。

除却在外地任职的儿孙们, 国公爷这一家人齐聚府中, 还算齐整。老公爷瞥向身旁空着的餐具, 扭头看向安元和:“你大哥怎么请琅儿还没回来?”

安元和一时语塞,殿下向来是守时的人,今日老公爷高寿大宴宾客,他更不该迟到才是,正打算回身再派人去晏山居请人,忽然,门外进来两抹篾黄色身影。

李文简原是清癯端方之人,有仙人若华之态,那女子乌云叠鬓,披风上沾了碎雪,如雪胎梅骨、冷韵幽香,在神祇般的太子殿下身旁,不仅毫不逊色,更如美玉华章,相映成美。

“阿翁,我们来迟了。”李文简温润的声音响起,向老公爷赔罪。

“今日怎么来得这么迟?”老公爷尚未说话,刘氏便上前接过昭蘅手中的斗篷,笑问道。

昭蘅自然不能说实话,正准备扯谎,李文简拉开她的椅背,示意她坐下,一边对老公爷道:“阿翁见谅,阿蘅在猎场染了风寒,昨晚发热到天快亮才睡下,所以今日起得晚了。”

刘氏见她双颊泛红,呈现出异于常态的红色,的确是跟她素日里白白净净的模样相去甚远,顿时心生疼爱,拉着她的手道:“怎么不叫人传太医进来?就那么生生熬着?”

昭蘅连忙摇头,扯出帕子抵在唇边,刚打算开口,李文简又将话头接了过去:“在猎场就看过太医,不是什么大毛病,原本是要挪回东宫静养,阿蘅念着阿翁生辰,不肯回去。”

老公爷安抚道:“难为阿蘅有心,自己都病着还惦记着来看我,你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你们好了我才能好。”

这话说得昭蘅脸更红了,轻轻低下头,“嗯”了声。

李文简不动声色地捏着杯子,慢条斯理地饮了口,眼角的余光瞥向昭蘅,似笑非笑地将她看着。

觉察到身旁人的目光,她手中的帕子揪得紧紧的,但在众人的注视下又拿他没办法,悄悄从桌下重重捏了下他的手背。

他面无表情地反手握住她的手掌,手指在她掌心拂动,又惊起另外一池春水。

与昨夜的家宴不同,今日宴席上觥筹交错,热闹得近乎喧嚣。

老公爷服药不能饮酒,略坐了会儿便起身向众宾客赔罪告辞回静安小筑休息。起身时,腿在桌旁撞了下,人险些跌倒。

坐在近旁的李文简、安元庆等人立马站起相扶。

“没事,你们留下陪客吧。”老公爷揉了揉撞得生疼的腿,望向昭蘅:“阿蘅,你能送我回去吗?”

昭蘅凝视他片刻,轻轻颔首:“我送阿翁。”

出了门,他们沿着廊庑往静安小筑走去,刚拐出没多远,老公爷便侧过脸问昭蘅:“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场面很无聊?”

昭蘅轻咬了下唇,实在不知该如何回这话,只好沉默不言。

“车轱辘话我来回听了几十年,早就乏闷至极。”老公爷转过脸来,胡须花白,一双眼睛却明亮得像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像个豁达清癯的老神仙,笑了声。

阿蘅打了个喷嚏,她揉了一下鼻子,这才小声道:“他们说的话都一模一样……”

每年都是千篇一律的祝词,没什么新意的珍宝贺礼。

回到静安小筑,老公爷并不急着去休息,让昭蘅将他扶去了书室。

昭蘅之前到静安小筑来侍过疾,却不曾踏入书室。

这里从前是族学的藏书室,老公爷到此养病之后,就成了他的书房。室内摆放了无数书籍,一层接一层,浩如烟海。

屋内陈设简单至极,临窗放置了一张琴案,一张书案。书案上放了个香炉,正冒着袅袅香雾。

老公爷问昭蘅:“会弹琴吗?”

“会吧……”昭蘅低着头小声回答。

“去弹一曲。”老公爷说。

昭蘅望了望老公爷,小心翼翼地问了声:“阿翁,我琴弹得不好,您不要笑话我。”

“不会的。”

书室内光线明亮,照在名贵的琴上泛着温润的光泽。昭蘅琴技不好不是谦辞,她于琴技上委实没什么天赋,但她弹得很认真,竟也静下心一点一点地努力背着曲谱,在琴弦上表现出来。

她近乎沉浸在自己的琴声中,却不知外面大雪逐渐飘洒下来。

最后一个音落下,昭蘅才舒了口气,火盆里炭火发出嗞啦响动,她望向书案旁闭目听音的老者。

“阿蘅这琴,弹得甚至不及开蒙孩童。”老公爷忽然开口。

昭蘅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一下嘴唇:“我在这上面委实没什么天赋。”

“柳潮声便是这样教你的?”老人的声音明显含着些许笑意。

昭蘅有些窘迫:“学琴需要常练,我底子不好,入宫之后要学的东西又多,能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就更少了。是我学艺不精,不怪柳先生。”

“谱子倒是记得很准。”他颇感意外。

“还不错吗?”昭蘅闻声,一双眼睛微微发亮。

“记谱是学琴最基础的事情。”

昭蘅耷拉下脑袋:“对不起阿翁,辱您尊听了。”

“我少年时听惯了武陵散人的曲子,对音律的要求本来就高,就连名扬在外的琴师的琴声,我怕是也听不入耳。更何况你才学琴半年多,连基本功都没练全。”

“你既知自己琴技平平,又为何愿意在我面前弹琴?”老人偏头看向她。

昭蘅朝他笑了笑,露出一口糯米白牙:“我听殿下说阿翁琴弹得极好,就算班门弄斧,能得您指点一二也值得了;退一万步讲,您是长辈,我在您面前献丑,也没什么丢人的。所以,我不怕丢脸。”

老公爷温声,面上又浮出一个笑:“琅儿说得果然没错,你掉进了泥坑里,都能踩着烂泥筑高楼。”

“殿下谬赞了,我没什么本事。”昭蘅小声说。

“怎么能算没有?为了生计,小小年纪在乱世中站稳了脚,以一己之力除掉天下人都在找的毒医,和阴鸷奸宦冷静周旋……”或见女子有些呆愣地望向他,他便朗声笑道:“你安稳活到今日,原本就是一种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