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三年计划(一)

打仗永远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陆希也不喜欢打仗。如果可以的话,她更希望这些小国也能跟她签个托管协议什么的,然后王室拿着分红去过日子, 啥都别管就行。

可惜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像南联邦那么搞,比如说罗曼公国最近就在联合周围的几个公国, 要反对旧圣城, 建立“三圣联盟”。

“看来圣城这一宣布真相, 信仰值直线下降啊。”

“你的信仰值也又下降了……”光球嘀嘀咕咕, “别光看着人家……”

“我现在又不需要信仰值了。”陆希无所谓地一耸肩膀,“再说这不是正符合我们的需求吗?”

这倒是真的。圣城这一自爆,东大陆这半边都造成了信仰动摇, 据这些日子商人们陆陆续续地反馈回来的消息,有的地方出现了神官等级倒退的现象;也有神官抛弃了自己主管的教区消失不见, 据说是跑去西大陆追随三圣教会了;还有神官或骑士直接退出了教会, 干脆去做个闲人了。

如果现在有个面板能显示这半边大陆的信仰值,那么光条一定是在持续下降中。但是相反的, 西大陆那边倒可能要上升一波,这也是目前圣城里最大的反对声音——把信徒都推到三圣教会那边去了,那圣城怎么办呢?

不过这些反对声音基本都来自于神官和骑士,至于普通人, 他们没时间想这么多。农夫们去年已经尝到了新式种田法的甜头,今年又有玉米种子下发, 人人都想着能把地种得再好一些,好让自己明年也能拿到玉米种子——这东西实在好,产量又高, 磨成粉做的面包又好吃又顶饿, 谁不想要啊!

就为这个, 连来指导他们的魔化者都叫人看着顺眼了很多,除了少数几个地方对他们还有抵触之外,不少魔化者竟然受到了相当热烈的欢迎,还有人主动向他们请教种植方法呢。

现在圣城又建起了化肥工坊,虽然里头有些骑士大人掌管着什么“技术”,但也有普通人可干的活儿。而且这个工坊还管饭,这就又要建食堂,而食堂里头做饭的,就都是普通人了。

对了,还有圣城种的云果花,现在也用来建了什么棉纺工坊。这跟从前的神术布坊又不样,全部招收普通人进去干活,既不用神术阵也不用魔晶,就用脚踩的机器来梳棉、纺线、织布。他们冬天的棉衣棉被,就是这样做出来的,因为不需要神术,所以平民攒攒钱也能买得起。

且现在外头也有商人来买化肥了。虽然比不得从前炼金神殿还在的时候,许多商队进进出出的盛况,但只要有商人来,他们就总是需要住宿和吃饭,还会需要有人搬搬扛扛甚至给清洗衣服什么的,又会有新的工作机会。

田地里有足够的粮食,身上有温暖的衣裳,住着挡风遮雨的房屋,还有机会挣些铜币甚至银币,平民对这样的生活简直满意极了。至于说魔鬼的事儿……那个离他们太远了。

什么,你说魔化者就在身边?但魔化者本来就是圣城的人嘛,有些还是他们的邻居甚至亲戚,这没什么可怕的。

其实许多时候都是这样的,你觉得某件事物很可怕,但是忽然有一天发现其实你身边也有,甚至还是你十分熟悉的,这种恐惧就会渐渐地减少。

普通人毕竟是这个社会的基础,金字塔底部如果稳定,那就不容易倒塌。何况老教皇亲自发下命令,忠于他的骑士维持着整个圣城的秩序,就算有些神官想要生事也没有机会。

安东尼也很大方:有想去西大陆参加三圣教会的神官与骑士,他统统放行,只是让他们不要忘记,自己加入教会的初衷——不是要争辩谁的信仰正确,而是为了守护光明大陆,让这片大陆更好。

有些人对安东尼的话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一个要接纳魔鬼的教会,还叫什么教会?不以异教徒的罪名处置,那只是因为他们确实没这个本事而已。等他们去了西大陆,就说动三位圣徒反攻回来,重新占据圣城,只尊奉唯一的正教!

但这番话也同样打动了一些人——圣城最初建立,就是为了庇护普通人的,现在圣城剩下的这些普通人都活得很起劲,整座圣城人口少了一小半,看起来却依旧很有生机,这不就是圣城的初衷,也是他们进入教会的初衷吗?

不过,尽管这些人留了下来,但对于教会的信仰却仍是不自觉地下降了,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种改变,但他们的想法已经渐渐从信仰教会,转到了实现自己的初衷上来。

而更多的平民也有类似的变化,他们回避了关于信仰的问题,大部分人都会想:反正我现在过得挺好的,魔鬼也没有出现,教会究竟是错是对,就先不要想了,明天还得去地里看苗呢,这几天好像又该追肥了……

今天不想,明天不想,渐渐的这个问题也就不重要了。但其实在回避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是:只要生活有希望,信仰可以放一放。

在这种情况下,信仰值“稳步下降”,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了。

至于圣城周边的国家反应要激烈一些,但也没有激烈到哪儿去,毕竟春季一到,什么事儿都得给春耕让路。去年减收大家都不好过,今年要是再减收,难道还去跟圣城要救济吗?

当然也有激进的,直接指斥旧圣城为伪教,甚至还有宣布与旧圣城决裂的。这些国家,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辉光之国要进攻的对象。

“铁矿所在的哈夫公国,就在这个三圣联盟里。”海因里希绝对属于战争贩子那一类,说到打仗真是兴致勃勃,“我们如果一路铲过去,正好把通往圣城的这条路也能打通。”

陆希无语地看着他:“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是要消耗的,别这么兴奋仿佛要去赚钱。

当然,如果把那些王室的财产拿到手,也确实是赚的,而且陆希要的主要是人,这笔财富可是没法衡量的。

但这事儿也急不得。其实如果仅仅是要打败那些小国的王室,对现在的辉光之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一下子大批的人如何接收,这却是需要好好计划的。这些小公国地处分散,有些中间还有野兽或者魔兽横行的荒地,真算起来也是地广人稀,实在并不利于生产什么的。

陆希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也不是政治家,不过是个医生罢了。对于建设这事儿,她也只能从读过的历史里借鉴,知道工业要发展需要大量的集中的人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搞得跟遍地农村似的。

没错,就有些小破公国,在陆希看来也就是个大号的村镇罢了,假如资源再缺乏一点,真是连保留的价值都没有,还不如直接把人都迁去辉光之国,教育之后再塞进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