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陆慎不答见美人微微扬起天鹅颈,娇喘微微,一双长而媚的眼睛微微半阖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余韵之中缓缓道:“前朝文帝曾幸一绝色女乐,初时甚悦,一日游园对左右道‘今天下初定,不敢忘怀’。左右知其意便奏请驱逐那女乐回原籍。不料文帝却道‘逐回原籍朕必思之,不若赐鸩酒一杯’。”

他伸手去抚女子光洁的后背,微微叹息:“余幼时读史不以为然今日方知文帝之心也。”

陆慎的声音涩而冷,叫林容立刻清醒过来,一双葱削般的玉手,抵在他肌肉贲张的胸膛上,本是白瓷般的小脸隐隐透着股雪青色。

林容僵了僵,鼻间有无边的血腥味弥漫开来问:“君侯要杀我?”

陆慎见此冷哼:“在你心里,本侯就是这样的人?”

陆慎是怎样的人呢?林容好像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细细想来,陆慎这个人唯我独尊,极难相处虽迁怒于自己,却不曾真的要她的命算起来,在某些事上的忍耐,也的确超出了林容的预料。

她缓缓点头,又迟疑着摇头,道:“君侯是什么样的人,我又哪里知道呢?”

陆慎肃声决断道:“半月之后,我便要启程回雍州去,届时你回江州也罢,回宣州也罢,皆随得你!”

林容哪里肯信呢,只浅浅的应了一声:“回江州?”

陆慎嗯了一声,伸手去抚女子凌乱的鬓发:“江州已克,四方平靖,对外而言,崔氏女已死。念你侍奉多日,我会命人护送你南下,只再不能是崔十一了!”

林容这才听出几分真意来,陆慎虽掳了自己回来,却并不对外表明自己是崔氏女,对那两位雍州贵人也只说是侍妾,遣送一个侍妾,自然比遣送原配嫡妻要来得容易得多。她尽量使得自己不显得太高兴,半是迟疑:“当真?”

陆慎不答,俯身去衔那丰润的两片丹唇,顿时只闻得一阵女子呜咽声。

那日晚上陆慎抵死缠绵,要得又急又狠,叫林容直欲喘不过气来,哀哀道:“慢些……慢些……我不行……”

这夜陆慎并未留宿,良久,穿衣起身而去。他临走前,俯身吩咐了两句。不过林容太过疲惫,浑身酸疼,无意识喃喃了两句,便转头昏睡而去。

等林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晌午,屋子里静悄悄的,只闻得隔间里茶炉子煮茶沸腾的声音。

撑手坐起来,见枕边放着两支檀木匣子,打开来,见是一支金嵌珠石兰花蝈蝈簪,另一个则是一枚田黄石的小印,上用篆书刻着‘载舟’二字。

林容低头喃喃,载舟……载舟,是陆慎的别号,还是字,仿佛是他的私印。又想起昨晚陆慎答应送她回江州的事,忙唤了丫头进来,问:“君侯今儿早上走的时候,可有吩咐什么?”

翠禽笑笑:“县主睡糊涂了,君侯是夜里走的。走的时候,倒是没说别的,只说命沉管事来听县主吩咐。听那话里的意思,仿佛叫预备着启程似的。县主,咱们去雍州了么?”

林容闻言,放下心来,不是雍州,而是江州!

凤箫端了一大碗素面上来:“主子,快,长寿面要趁热吃。”

林容挥手:“昨儿才是生辰,做什么今儿早上吃长寿面?”

凤箫一本正经:“就是昨儿没吃,今儿才要补上,要不然,这一年都不会顺心的。”

这一年都不会顺心?林容笑,不,是事事顺心了。

下午晌时,沉砚果来听林容吩咐,手上拿着一叠清单,念了一大通金银首饰,咳嗽半晌道:“另赏绢帛万匹,金币千枚。”

一面躬身回话,口里的称呼也变了:“君侯吩咐,命人将姑娘妥善送回江州,半月后便启程。不知姑娘还缺什么,有什么别的吩咐没有?”

林容问:“不能早日启程么,半月后启程,只怕到江州时,已经快过除夕了?”

沉砚默了默道:“大姑奶奶同虞四奶奶还在,姑娘倘一时不见了,只怕叫人生疑。只怕要等着二位启程回雍州,才好安排姑娘南下。姑娘不必担心,江州已另备了一处宅院。”

听见这样沉砚这样说,林容又一时不安起来,要拖延半个月,只怕迟则生变,勉强笑笑:“多谢你了。翠禽、凤箫,送沉管事!”

如此,林容从那夜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陆慎,连话也没有叫人传过半句。林容晚膳后绕着湖边散步,有时隔得远远地瞧见他从寝院出来,只冷冷地瞧她一眼,也并没有半句话,仿佛当林容不存在一般。

如此惴惴不安地过了半个月,又果见沉砚来回禀:“一应车轿均已备齐。姑娘收拾好细软,明日一早便可以启程了。奴才想着姑娘不耐颠簸,先行半日陆路,再在渡口由水路而下,十日便可到江州。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林容自然是大喜,谢过了沉砚,便忙着命几个丫头收拾金银细软,又把陆慎那日送来的礼单细细瞧了一遍,心里咋舌:竟是崔十一原先妆匮的三倍还多,这辈子就算什么也不干,也能在江州富贵一生了。

瞧着这样的礼单,林容往日里对陆慎的厌恶、怨恨顿时消散了一小半。财帛动人心,虽然陆慎这个人一身的毛病,勉强也能找出这一点优点来。自此桥归桥,路归路,倒也算拿得起,放得下。

沉砚安置好养悟斋一应事宜,便往陆慎寝院而去,还未进院,便闻得一阵女子哀求啼哭之声:“奴婢自知死罪,求君侯念奴婢服侍老太太、太太尽心的份儿上,赐奴婢一个全尸。”

及进,沉砚这才瞧见,堂内跪着个妇人装扮的女子,虽满脸是泪仍旧跪得挺直。再近些,便见两条拖出来的血迹,显然已经受过刑了,这女子赫然便是杭卿。

陆慎沉着脸,问:“你跟随我多年,深知我脾气秉性,我当初虽不喜那崔氏,却也是你的主母。倘若无一二内情,你怎敢如此算计于她?”

杭卿本在雍州侍奉老太太,谁知突被传诏于此,心里便大为不安,这样的事,以君侯的性子,最恨欺瞒,倘若不知道便罢了,倘若有了怀疑,又哪里可以隐瞒的呢?

她颤颤地跪在那里,想着太太的话,说也是死,不说也是死,垂头道:“当初宣州的事,皆是奴婢一人所为,不干旁人的事。是奴婢嫉恨夫人,这才叫人引着江州军士犯事。夫人深居内宅,一应杂事皆是奴婢吩咐,又截了奏报,她并不知情。”

陆慎不理,径直问:“是太太吩咐你的?”

杭卿连连摇头,并不肯承认:“不,是奴婢嫉恨夫人,这才离间的,是奴婢离间,才叫夫人负气,跳崖而亡……”

在陆慎眼里,她这个样子,承认与不承认,又有什么分别呢?有些事情,是不需要白纸黑字的口供的,只需自己相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