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降维碾压

◎【还是天女散花形的!】◎

全场鸦雀无声。

祝凌从辩论的高台上走下来,端的是云淡风轻,半个多月前放下豪言要看她笑话的燕国五皇子,如今自己成了一个笑话。

争魁的比赛并不随便,这一月以内,便有不少名师大儒陆陆续续赶到了,专程为这场比赛做个见证。

但谁也没想到,五年一届的寻英雅集,延缓了足足一月的争魁比赛,就在万众瞩目中,极其没有实感地结束了。

一个时辰,杀得另外七人片甲不留,纵然是应天书院在藏书阁里被祝凌疯狂薅羊毛的一众学子,也是万万没想到胜利来得如此轻易。

系统的语气和喝了假酒一样:

【……好多……好多声望值!】

它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声望值入账!

呜呜呜呜呜呜一朝暴富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特别是那个燕国五皇子被打击到怀疑人生的表情,它可以截图做成表情包乐上一个月!

时间倒退回一个时辰前———

比赛的高台之上,边缘的位置上搭建起了一座观台,以掌院宋兰亭为首的一众人纷纷落座,等待着比赛开始。

祝凌是最后一个来到比赛场地的,她刚到,就齐刷刷地接收到了大量目光,不少人的眼神里都带着谴责———这么重要的比赛,居然这般不上心!

经受过现代社会洗礼的祝凌顶着一身移动的视线,面不改色地去了比赛选手的位置。

她坐下后,她的临时室友郑致远就凑过来,唰的一声展开手中的折扇,挡住了自己的下半张脸,堂而皇之地和她讲起了悄悄话:

“我说乌兄啊,你这个月跑哪儿去了?”

她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的,郑致远自然也有所耳闻。他本来以为掌院宋兰亭禁了乌子虚夜间去藏书阁后,他可以每天早上喊乌子虚一起去藏书阁里读书了,结果———

早上起来从乌子虚的窗户外往里看,没人,睡前从乌子虚的窗户外往里看,还是没人!

从早到晚,整整一个月,除了到学院的那一天和白天的藏书阁以外,郑致远压根儿没和祝凌见过一面!

那个学习的状态,看得郑致远胆战心惊,他自诩平时学习也算用功,但和乌子虚比起来,就显得格外懒散了。纵使乌子虚只是一个寒门学子,郑致远也对他肃然起敬,更别说他还过目不忘,举一反三,书看完就能融会贯通,天资堪称恐怖至极!就凭乌子虚这个狠劲,只要他不中途夭折,日后天下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祝凌可不知郑致远心中的骇浪惊涛,她答道:“没去哪儿,只是在藏书阁里看了一月书而已。”

“乌兄,方不方便透露一下———”郑致远心里像是有猫爪在挠,“你这一个月看了多少书?”

他猜按乌子虚的速度,至少有上百本了!

“嘁!一个月能学到些什么东西?”燕国的五皇子不屑地扫了一眼,意有所指:“到头来才知道害怕,不过是螳臂当车,可笑至极。”

他的狠话才刚放完,一声清越的钟鸣便响彻了整个高台。

争魁比试,正式开始。

应天书院的争魁比试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比赛,共分四轮,由易到难。

第一轮是抢答题,由夫子出题,随意抽查章句。有的题是夫子说上半句,八位学子抢答下半句,有的是夫子说一个典故或句子,八位学子抢先说出处。

第一轮主持抢答的是严夫子,他上台之后环视了一圈,不紧不慢地吐出了第一个题目: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感谢现代的义务教育制度,在其他人面对这种比试方式略有茫然的时候,祝凌已经飞快地给出了答案:“出自《论语.子路》。”

严夫子点点头,旁边记分的考官在祝凌名下画了一笔。

严夫子又道:“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祝凌秒答:“《九歌》!”

转眼之间,祝凌便已答了两题,瞬间将其余七人甩在身后。

第三题紧接着来了:“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经过前两题的失利,这次七人都反应的很快,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给出了答案: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记分考官给先答出来的考生依次加分。

前三题大约是给他们适应的,三题过后,严夫子的速度越来越快: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出自何书何章?”

……

严夫子出题都不带停顿的,他几乎是信口拈来,内容也是随性之至,前一题还在让你答章句出处,后一题便让你解释典故。

因为题目出得太快,七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慌乱,唯有祝凌气定神闲,一题接一题答得飞快,到三十题结束的时候,祝凌的名下画满了红痕,一人可抵上七人的总和。

第二轮的时候,高台上搬出来了八排带绳子的架子,绳子下垂坠了不少写了字的纸片。

这一轮的夫子站在台上,说话言简意赅:

“学子可自取绳结之题,心算得出结论之后即可取下纸张,错一题扣一分,跳一题扣一分。”

祝凌翻开绳子上的第一张:

“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

祝凌眼前一亮,勾股定理做题?这套路她熟!

这般简单题目直接在她脑海中形成了答案,她微微一用力,便摘下了这张纸:“四尺五寸五分。”

这一轮的夫子拊掌:“善!”

祝凌紧接着接着翻过第二题,略思索几秒后就报出了答案,然后是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不超过三分钟,属于祝凌的绳子已经光秃秃的了。

祝凌答出了最后一题的答案后,手里捏着一沓题目,目光略带茫然地看过来:“先生,没题了。”

此时另外七人中题目答得最快的郑致远也才刚刚答到第三题,正好在祝凌旁边的燕国五皇子,才刚解出第一题,志得意满的笑容笑到一半,当场扭曲。

第二轮的先生:“……”

他想了想,道:“这样吧,你先站在一边休息一会儿,等他们赶上来再继续。”

祝凌捏着全对的题目站到了一边。

被注视着的七个参赛者:“???”

谢邀,比赛体验感差极了。

第三轮,浅谈燕国朝堂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这题目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每一个接受过高三毒打的学生都能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其他人还在苦苦思索的时候,祝凌一拱手,开口就是石破天惊:

“燕国之弊,沉疴已久。君上召令,朝令夕改,君无威也,此为其一;律法多变,贵族犯法不与庶民同罪,不能服人之心,此为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