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君山银针

一个很大的笔架,上头挂满了各色毛笔。

但无一不是好的毛笔,红木笔杆的毛笔,紫檀笔杆的狼毫。

还有砚台,那是一方雕刻成“鱼跃龙门”形状的端砚!

一方用了一半的墨锭,有一股淡淡的药香,应该是上好的徽墨。

因为那墨锭上还有金色的标记,只是不全了。

看不出来上面的金色标记是什么样的。

而案几上最多的还是各类文书,更有一本本账册,一个展开的半张文书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儿,离得太远了,温润没看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

但是有一红色的朱砂大印。

应该是官府正儿八经的官文。

还有一张写了一半字体的纸张,摊在桌面上。

这么多东西,幸好这案几大,才放得下,甚至还有一块地方,放了一个茶碗。

不过已经干了,小厮又给他换了一盏热茶,这才退下去。

三个人坐下,喝了两口热茶,县令大人才开口:“这是家里人带来的君山银针,你可喝的惯?”

他没问张村长,因为张村长一看就不是个品茶的人。

温润前世的一位导师,就很爱喝君山银针,而且那个时候的君山银针,讲究非常多。

“好茶!”温润道:“君山银针可是个好茶啊,唐代就已经有了,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了君山银针,将它带上了高原,入了藏地。”

“不错,君山银针既不是乌龙也不是红茶。”县令大人一听温润对君山银针并不是一无所知,顿时就高兴了。

“看这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一看就是上好的金镶玉啊!”温润对君山银针的了解可多了:“正所谓: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

“好诗,好文采!”辛县令更高兴了:“温举人可喜欢这茶?呵呵,这可是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时的君山银针,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

一般的人,可喝不到这样的好茶。

“当然喜欢!”温润笑了,“唰”的一下子打开了自己带来的折扇,轻摇两下:“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着淡黄色茸毫,叶底肥厚匀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也,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此乃茶中仙缘。”

“仙缘?”张大爷看了看手里的茶盏。

“此茶原名黄翎毛,白毛尖,白鹤茶!”温润讲了一下君山银针的故事。

据传初唐时,有一位名叫白鹤真人的云游道士从海外仙山归来,随身带了八株神仙赐予的茶苗,将它种在君山岛上。

后来,他修起了巍峨壮观的白鹤寺,又挖了一口白鹤井。

白鹤真人取白鹤井水冲泡仙茶,只见杯中一股白气袅袅上升,水气中一只白鹤冲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鹤茶”。

又因为此茶颜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所以别名“黄翎毛”。

后来,此茶传到长安,深得天子宠爱,遂将白鹤茶与白鹤井水定为贡品。

有一年进贡时,船过长江,由于风浪颠簸把随船带来的白鹤井水给泼掉了。

押船的州官吓得面如土色,急中生智,只好取江水鱼目混珠。

运到长安后,皇帝泡茶,只见茶叶上下浮沉却不见白鹤冲天,心中纳闷,随口说道:“白鹤居然死了!”

岂料金口一开,即为玉言,从此白鹤井的井水就枯竭了,白鹤真人也不知所踪。

“但是白鹤茶却流传下来,即是今天的君山银针茶。”温润将这个故事讲的很是动听:“品此茶要说讲究,那可多了,首先需得焚香啊!”

但是他们没有焚香,就是冲了茶水来喝一下而已。

“温举人果然雅士,只是今日匆忙,这品茶的仪式就举行不了了,还是先喝茶吧!”辛县令很是开心的样子:“这茶本也不差,乃是贡尖之外,最好的银针了,回头让人包一份给你带回去慢慢品尝。”

“那在下就不客气了啊!”来一趟能带回去一些茶叶,挺好。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茶叶好贵呀。

温润的茶叶,从来没有买过,都是别人送他的,包括上一任县令在内,也是送了他一大包红茶的,可见这个时候的茶叶,是个精贵的东西。

这就算是寒暄过了,也预热够了,县令大人就再次开口:“这次的征粮,莲花坳不错,支持朝廷,以大局为重。”

征粮的事情,其实真的是难为他了。

刚到此地,就赶上了这么一个棘手的差事,而他能来此地,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占住这个县令的位置,而不是负责粮草。

可谁让上头的粮草有了纰漏,被人查出来了。

朝中不少人在扯皮,可时间不等人啊,大营里头都要断炊了。

一旦没饭吃,那么多兵丁,可不好安抚。

而且粮食最好都是糙米,白米是奢侈了。

但是糙米还是可以的嘛!

就是交上来的粮食,很多都是稻米!

这还得军中自己捣成糙米或者是籼米来吃。

籼米适宜做干饭,粳米适合做稀饭。

可军中不管那个,一概是大锅饭的!

“这是应该的,不论是支持朝廷,还是给县令大人您帮忙,我们都义不容辞。”温润话说的好听,实际上是点了一下,他们莲花坳这么的帮忙,要是辛明再不给莲花坳一点照拂,说不过去哦。

辛县令果然乐了一下,然后就表示:“这个人情,本官记下了。”

的确是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毕竟震慑过后,大家都有些害怕,但是关系到自己的口粮问题,谁能不担心呢?

再说了,他还要人送过去。

别的地方好说,山南大营,很多人都怕有去无回,被人扣下补充兵源。

“您言重了。”温润谦虚了一下下。

就在这个时候,外头进来一个书办:“大人,门口有里长和村长等人求见。”

“让他们去前厅,对了,一人上一碗蜜水。”热茶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喝一碗温开水冲的蜂蜜水,就不错了。

而且在这些人看来,这蜜水可比茶叶强多了。

“是。”书办下去了。

辛明站起来抻了个懒腰:“走吧,咱们还有事儿要一起商量呢。”

温润跟张大爷站起来跟着他一起往外走。

前厅是个三间房打通了的一个类似大会议室的地方。

只不过这里是个单独的房间,一排排的椅子和茶几,如今坐满了人,人手边上一个大茶碗,里头是一下子的蜂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