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请了俩媒婆儿

来人吊儿郎当的道:“就知道弟弟你靠谱儿!”

“南宫易!”温润气的都要跳脚了:“你来就来了,外头那些人,咋回事儿?”

“我家里说,我要是不带个媳妇儿回去,就甭回去了!”南宫易还委屈呢:“这都是我家里老人派来的,说是给我做仆人,可你看看,我能当他们是仆人吗?这都是我祖宗!”

外头有七八个五十来岁的老汉。

这些人跟老卒们还不一样,他们一个个劲装打扮,带着兵器,名头上,他们都是南宫武馆的武艺教头。

按照朝廷的规矩,这样的人,是可以佩戴兵器的,而且他们为了特立独行嘛,武器都是有些奇形怪状。

一般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都不够看的,他们搭配的武器,是峨眉刺,判官笔,是软剑!

不拔出来,跟个腰带似的,毫不起眼儿。

还有一个用槊的人。

槊这个东西,据说是隋唐时期比较盛行的一个兵器,比红缨枪更要长一些,头么,按照温润的眼光来看,这兵器的头,近看像是缩小形琅琊榜,远看像个长杆儿的屎刷子!

别提多狰狞可怕了。

反正温润这个头,是支棱不起来的。

这么一些人到了老王家,别提多拉风了,孩子们连课都不上了,跑去跟这些老汉们叽叽喳喳。

还有几个老汉伸出手,在几个相中的孩子身上捏捏摸摸,说他们根骨奇佳,适合练武,想收为徒弟,带去山上修炼什么的……温润这个气啊,人家父母指望孩子科举,进士及第呢,你带去山上练武,十年八年的下来,就混黑道啊?

混成南宫易这样的,那是做梦,他是绿林魁首。

可魁首只有一个,外头那些,混到老,也只是个武馆教头而已。

虽然说他们五十多,可是看着比三十岁壮年男子还要有力气,那些兵器舞的是虎虎生风。

温润觉得自己拎着都费劲。

“跟你说,在这里吃住我都包了,可不许随便拉我的学生去习武,他们还要上课的,懂吗?”温润只能这么跟南宫易说。

“知道啦,知道啦!”南宫易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一回儿我带他们去陆氏医馆,好个脉,看看他们有什么暗伤没有?有的话,给他们治治,让他们看看陆家的家风,可比我这样的强多了。”

“不是,你等等!”温润赶紧喊停:“他们成亲了没?”

都是老头儿,人家这个不止身体好,还会各种武艺,算是江湖中人,且看着也比老卒们年轻,穿戴也好很多。

老卒们这是被温润给收拾出来了,没收拾出来之前,也就比乞丐强一些。

“成亲了,孙子都要说媳妇儿了的人。”南宫易想了想:“有一个没成亲。”

“为啥没成亲?”温润觉得,这简直是老卒们的“情敌”,强劲的情敌啊!

“他练得是童子功,这辈子都不能成亲的,不过他有八个哥哥,过继给了他六个儿子,三个女儿,他虽然没成亲,却儿女双全。”南宫易认真的道:“所以他没有成亲,也不会成亲。”

“哦哦,那就好,那就好。”温润放心了。

这么一群人,去了陆氏医馆,当然引起了泡病号的老卒们的注意。

大概是老卒们意识到,这群人不好惹,不由得加快了步伐,马上跟心上人确定关系。

于是在南宫易带人去了陆氏医馆的第二天,温润就见到了泡病号的诸位老卒,许久没见,一个个红光满面,不对,是满面春风。

“这是怎么了?不在前头那里疗养,回来干啥?离喝腊八粥,还差好多天呢。”温润看他们这样,就忍不住想乐:“还是有事儿回来了?”

“那啥,我们是想回来,跟你说一声,我们想去提亲。”三只耳一说话,其他人忙不迭的点头:“对对对!”

“还有啊,我们要趁早,那帮去了的老家伙,可比我们强多了!”

“是是是啊!”

“我们就这么个要求,提亲,定亲,成亲!”

“好好好呀!”

“好什么呀?”温润哭笑不得:“一群应声虫,不用你们操心了,来来,现在我这里登记一下,都叫什么名字,对方叫什么名字,还有你们的生辰八字。”

“可是我们是孤儿,也不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啊?”一群老卒们懵圈了。

温润撸胳膊挽袖子:“不怕,知道对方的生辰八字也行,找人给批一下,找个相合的八字填上,就算是你们的合字儿了,到时候,去哪儿都得说是你们是天作之合。”

老卒们顿时叫好!

老卒们人不多,去掉有了伴儿的,温润也就登记了十几个,然后开始让人准备,他亲自拿了东西,跑了一趟如意道观。

都是老熟人了,他捐了一百两银子的善款,请观主帮忙批了八字。

因为被批的人太多了,温润除了给钱,还捐献了八十八斤的大米,六十六斤的白面,以及一百斤的杂粮,二百斤的竹炭。

乐得如意道观所有的道士都开心极了,留他吃了一顿饭,住了一夜,第二天他一大早就下了山,回了莲花坳。

回来还不算,又跑了一趟县城,找了许攸的母亲:“伯母,您知道,县城里哪个媒婆最有名吗?最好的那种?”

“你要媒婆做什么?”许老夫人一听这话就想多了:“你是不是想?”

“伯母,想什么呢?我是给家里的老卒们张罗婚事。”温润说了事情的经过和他的打算,把许老夫人逗笑了:“你再厉害,也只是个青年才俊,又不是媒婆儿,且成亲的规矩你也肯定不懂,请了媒婆回去,你就去找一下你们村长媳妇儿,或者是有经验的人来主持,你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哪怕是你想举办什么集体婚礼,一般婚礼都是在春天举行,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或者是秋天的时候举办,因为那个时候,物产丰富,食物充足。且秋收万颗子,象征着子孙丰盛的意思。”

温润哪知道这些啊?

他跟王珺结契的时候,整个人迷迷糊糊的,也没想那么多。

“看吧,就知道你不懂这些。”许老夫人又道:“我让人买一些红绸子,红布的给你送去,这十几个婚礼,用得上。”

“那我还得给他们盖房子。”温润摸了摸下巴:“开春儿就盖!”

事情果然很麻烦,许老夫人请了县城里最有名的两个媒婆儿,这两个媒婆儿是姐妹,她们的母亲也是从事媒婆这个行当。

因为这个时代的封建构造,普通人还好,那些讲究一些的人家,两个人成亲前,恐怕连面都没见过,见过可能也没说过话,如何了解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