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花灯小文会(上)

“好了,好了,你别说他们了,这也不是他乐意的,再说了,你们难得出来一趟,今天我们去参加小文会,在书院举办的灯会,你们可以自己去看灯,不用跟着的,他呀,没什么不安全的。”温润笑着道:“对了,兜里的钱,听你们大人的,数清楚喽,出门别忘了摸一摸钱袋子。”

一群人哄堂大笑,小文发誓,以后他身上的每一文钱,都要查个清楚明白,记得牢牢地。

这次的教训算是印象深刻了。

温润给他们说情,王珺才放过他们,不过还是牢牢地嘱咐他们,必须打起精神来,不能因为是在城里,和平之地,就不警惕了。

“平民百姓怎么了?平民百姓也能找你们的麻烦。”这是王珺的原话。

亲兵们立刻就说,千户大人说得对!

温润赶紧拉着王珺去试衣服:“快点准备吧!”

冬日天短夜长,南方也不例外。

按照许老夫人的习惯,在他们一群人去书院的时候,给他们送来了人参鸡汤。

老太太习惯性的按照人头给来的,连亲兵都没被放过!

“老夫人太客气了吧?”温润都有点受宠若惊了,何况是王珺了,小文都怂的不敢去碰那碗了。

“我们老夫人说了,自家有东西,以后别出门随便掏钱买啦,想吃什么就回来跟厨房的人说,哪个敢不给做?”来的是老夫人身边颇为体面的婆子,据说是老夫人的陪嫁丫鬟,后来嫁给了家里的管事,如今也是儿孙满堂的人了,说话也十分老辣干脆:“一人一碗,可不能少喝,这东西喝下去能让年轻人的手脚热乎一夜呢,就算是老太太喝了,也能手脚热乎半宿,抗饿的很,也能提精神。”

“那就多谢老夫人了。”温润能怎么说?东西都送来了,还按人头来的,都得喝啊!

王珺倒是对这许老夫人改观了不少,起码这老太太一视同仁。

喝完了人参鸡汤,他们就去挨个放水,洗漱一番,然后更衣。

全都打扮的好好的了,这才浩浩荡荡的走出了门,没赶马车,是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人来县城观灯赏月,人多,马车行路不便,还容易堵塞。

永宁县是个县城不假,是个下县,没那么多的人口,可是他们县城也不大啊,人是不多,但县城里的街道也不太宽裕。

故而不乘坐马车,大家都腿儿着走。

这样一来,果然顺畅了很多,而且这里才几个大户人家啊?街上人流如织,华灯初上。

他们一伙人出门还是很拉风的……没有一个队伍,比他们人多的!

主要是,王珺身边跟了十个亲兵,不管去哪儿,小文是不会答应,让王珺一个人的,哪怕是他身边还有温润,还有两个弟弟,王珏跟王瑾。

更有许攸,他出门,这个时候身边跟着的就俩长随,一个书童,还有俩小厮。

这伙人成分复杂,人数众多,就这么呼啦啦的招摇过市,其他人看了都有些新奇。

温润倒是觉得有点脸蛋发热,因为人多的关系,大家也怕走丢了,故而都是手拉着手:王珺当然是拉着他的手了。

王珏是拉着堂弟王瑾的手,小哥俩感情好着呢。

就连许攸,都拉着他书童的手不撒开,这个时候,就怕被人挤丢了去。

其他人不是紧紧地挨着,就是也拉着手,甚至是挎着胳膊,没办法,外围的亲兵是要挡住汹涌的人潮的啦。

一路走得慢,到了书院的时候,天已经都黑了。

不过到的时候正好,花灯都亮了,天也黑了,一轮明月升空,其他地方都是乌泱泱的一群人,唯有书院这里,大门口站满了人,可是进去的却很少。

因为书院的花灯,只有正月十五可以进去观赏,今天是正月十四。

是属于书院的“花灯之夜”,所以只许一些人进去,普通的百姓是不行的,温润他们进去了,不过看到门口的人很忙,温润让五个亲兵留下来,照顾一下这边。

有了五个穿兵服的人站在门口,果然起到了震慑的作用,没人敢随便溜进去了。

温润他们进去之后,没直接去找吴山长他们,而是溜溜达达的看起了花灯:“这比去年可要漂亮多了啊?”

去年温润他们也来过,这花灯年年都有,但是年年都不一样。

这次格外不同,不止是多,还花样翻新了很多。

尤其是在书院广场的正中间,还搭建了一鳌山灯!

鳌山灯乃是将神话中的仙景力图以灯的形式再现的典型,表达了人们向往到达能带给人幸福的神山的心愿,具有浓厚的宗教情怀与指向。

“鳌山一盏千金价”,因体量较大、灯盏万千,而形成了壮观的灯山光海,恐怕这县城里头,没有比这个更亮的灯笼群了。

“这么大的灯笼堆啊!”王珺是头一次进入书院,也是头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灯笼山,这灯笼亮的,整个广场纤毫毕现。

“这叫鳌山灯……。”温润跟他们说了一下鳌山灯的来历。

“前朝的糟粕啊?”王珺顿时吧嗒嘴:“这前朝的皇帝还真会玩儿,这得多少民脂民膏啊?”

“这个是个最小型的那种,但也十分豪华了。”温润道:“书院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这么一个简易的鳌山灯,也是花费不菲的,书院能弄这么一个东西出来,可见今年是很能搞啦。

鳌山灯堆的四周,挂满了同样精美的灯笼。

每一个灯笼下面,都有一个灯谜,且每一个灯笼那里都有人守着,七八个灯笼一个人,都是学院里的人。

见到温润自然是认识的,纷纷打招呼:“温雅士!”

“温举人啊!”

“哦哦,新春大吉啊!”温润跟他们打招呼,并且掏出来红包,挨个发。

王珺总算是知道,他走的时候,为什么带了那么多红包了,这是给这帮人发的啊。

每一个红色的小荷包里头,都装了两钱银子,制作成花生豆儿样,这是专门从来新年的时候,做送礼的用。

还有平安花钱,就是正面是“太平通宝”,背面有字,写的是“元享利贞”这样的吉祥字。

或者说,是吉祥话。

温润这红色的荷包,是家里人自己制作的,荷包上用红色的十字绣绣着“新春大吉”四个字,简单又快乐的风格。

“新春大吉!”这都是温润的师弟们,故而温润这散财童子当得不错。

一个老虎灯笼前,王珺摸了一下那下面的灯谜。

“低头思故乡?”王珺认识这个灯谜上的字:“这不是一首诗里头的一句么?”他记得两个弟弟背过的,而且他也背过,是那个诗仙李白的诗,叫啥来着?他忘记了,但是诗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