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陆岑,陆云扬

“不是还有两个时辰吗?先吃了饭再说!”王珺要先吃饭。

“耽误不起啊将军!”长随赶紧道:“大家都在码头那里等着呢!”

言下之意,您还吃什么呀?赶紧的走吧!

“吃两口就去。”温润赶紧回头,跟王珺一起赶紧吃饭,估计辛家的长随没见过这样的人,目瞪口呆的站在那里,看着俩人吃饭。

其实两个人也没吃多少,但是也不能饿着肚子去迎接钦差吧?

稀里哗啦的吃了点饭菜,一抹嘴儿,就出了大营,留下秦副将主持大营事宜。

秦副将也够有意思的,他的饭菜没来呢,看到将军这里有的剩,干脆也不走了,坐在这里将俩人剩下的饭菜一口气,都给打扫了。

他自己的饭菜,叫人送去分给了其他人。

非常的勤俭节约。

王珺是骑着马的,但是温润坐着马车,他们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到了码头。

“真隆重啊!”王珺抓着缰绳一勒,战马就停了下来。

温润的马车也停了,温润掀开车帘子一看:“是很隆重。”

可不是么,整个码头已经戒严了。

原来就不让人下水,现在更是一个平民百姓都看不到了。

码头的水位有点岌岌可危的意思,故而码头基本上都关了,只有一处还开放,那就是官府码头。

这个码头是当年永清府第一个建起来的码头,用的料子自然是最好的,这个码头清一色用石块砌成,牢固程度,千年万年啊!

另外就是这里地方最大,平时南来北往的都是官府的船队,和大型船队。

一般的船队都靠不上呢。

往常这里都是诸帆林立,现在这里啥都没有。

以前这码头上都是堆积的货物,无数的搬运人员来来往往,很多力工都是光着上身,露着背脊扛大包。

现在呢?

这里站满了维持秩序的衙役,不许普通百姓靠近。

另外就是林立的是各种旗帜,是各位官员的行牌。

温润扫了一眼:“好多官员都来了。”

“咱们也去吧。”王珺无奈的下了马,将温润扶了出来,俩人前面也有人摆开仪仗,举着将旗。

他们俩倒是唯一的武官,将旗一举,大家就知道,王珺来了。

温润的官职是不固定的,又是有私人性质的雇佣,故而他没有旗帜可以打。

但是王珺是这些人里唯一有兵权在手的人,故而他来了,这帮人立刻让开道路,让俩人顺顺利利的走到了前面,跟辛明大人他们汇合了。

“怎么这么晚?”辛明大人一边抱怨连连,一边又一脸期盼的看着远处的江面。

“不是说,不让在水上行船了吗?”温润还抱怨连连呢:“多危险啊!”

“没办法,听说来的钦差大臣是土生土长的北方汉子,没见过大江大河什么的,还没坐过大船,而且水路比陆路更快,加上涨水不怕触礁,这就一路顺风顺水的下了江南,打前站的人还说,这位钦差大臣挑剔的很,娇生惯养长大的,吃喝上都要精心,还要安排好住处跟服侍的……美婢。”

就差说这位是来游山玩水的了。

温润扫了一眼已经穿着巡抚官服的辛明大人:“那您安排了?”

“安排什么呀?同时来的还有江南总督……陆岑,陆云扬大人。”辛明大人小声的道:“有他在,谁敢搞那些啊?年后刚二月二,这位总督大人回京述职,应该是可以留京的,不过他前脚刚走,后脚这就发了大水,没人比他更了解江南道了,故而皇上又把他给派了回来,还是江南总督,不过他先回来的,去了隔壁的州府看情况,那里遭灾比较轻,这边比较严重,加上钦差大臣直奔咱们这永清府来的,他也就一起来了。”

经过辛明大人的解说,温润才知道这位江南总督陆岑陆云扬大人的“彪悍”经历。

这人跟他前世还算是老乡,东北人,据说身材高大,性格豪爽。

小时候就是个神童,后来一路顺风顺水的考中了秀才、举人,会试又中了进士,殿试的时候,因为长得过于高大威猛,而被先帝一眼就看到了!

不过这个人有个优点,那就是写字非常认真,你看一个猛男,却写了一手端端正正的馆阁体不说,还擅长簪花小楷,这就让人意外了。

先帝也因此记住了这个人,给了他一个二甲第一,也就是传胪的出身。

然后入了翰林院,做了个庶吉士,等到三年之后,他就被先帝外放到了江南的一个中等县做县令。

不过大概是这东北人太耿直了,他在任期间,没少收拾一些为富不仁的家伙,政绩竟然十分突出。

随后当了知府,那就更厉害了,还抓了一个飞天大盗呢。

三年之后,吏部给的评审是:上上!

先帝一高兴,给了他一个闽南布政使的头衔,他去了海边儿,就宣传教化当地的民众,民生治理的不错,六年之后,他就调任了,去了山西做巡抚。

再三年,他回京述职,那个时候三皇子已经登基称帝,对这位老臣是很关注的,亲自召见,聊了半天呢,吃了一顿御膳,在京城徘徊三个月,就成了江南道总督。

这人有个特点,到哪儿,都好抓着一些顽固,收拾一些纨绔。

而且他家在东北是大户人家,不缺钱财花销,一般的正常收入他也收,可是额外送礼什么的,一概拒之门外。

加上他没有妾室,外人总说他惧内,可知道的人都明白他这是洁身自好呢。

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尽皆成年,且女儿出嫁,是嫁在了老家;儿子娶媳妇儿,娶得是京官的女儿,且也科举入仕,在京城做翰林,这个官职可清贵的很。

他去哪儿当官任职,都带着夫人,孩子倒是不用他操心了。

老两口相濡以沫二十几年,很让人羡慕呢。

这几年他在江南倒也做的不错,只是没想到,刚回京才多久啊?这边就发大水了。

皇上也是无奈了,满朝文武都在,可没人比他更适合了,只好又把人给派来了江南稳定局势,另外京中开始计划赈灾,这不,一个江南总督,一个钦差大臣,赶到了一起,来了永清府,这个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要说这位大人,那可真是刚直不阿,所以他来了,本巡抚可不敢顶风作案。”辛明大人一摊手:“有顶头上司在,让他跟钦差大臣扯皮去吧。”

他就省事儿了。

温润朝他伸了伸大拇指:“您这是要让江南总督给您当挡箭牌啊?”

“不当也没办法啊!”辛明大人叹了口气,小声的道:“这段日子我都忙死了,哪儿有那个时间,给钦差大臣搞那些事情?还美婢?我家连婢女都青黄不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