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温泉庄子

这次夜游平湖,拔得头筹的就是温润了。

陈旭高兴得不得了,差点蹦起来!

兴致勃勃的举起手,问温润:“可有什么好玩意儿奖励一二?”

“并没有。”温润背着手,摇头告诉这个小白:“只不过日后印刷诗集的时候,我排在头一位,代表我这是魁首之意。”

这种事儿,温润门儿清。

“不给啥实惠,就给排个名?”陈旭彻底傻眼了。

“你都白吃人家一顿牛肉锅子了,还要什么实惠?”温润带着他往自己租住的院落走:“好了,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你别让我出头,随着心情写一首诗,很不错啦。”

写诗也是要看心情的好么。

弄得陈旭蔫头耷拉脑,霜打了的茄子似的,以后对文会也没什么向往了。

住了一夜,第二天早饭后跟金大雅他们打了一声招呼就启程回去了。

不过几日功夫,温润的那首小诗,命名为《平湖霜雪》,放在了《风花雪月》诗集第一版·夜的第一张。

加上那个小故事,瞬间风靡京城。

连宫里头都知道了,特特有几个人被紧急培训出来,专门讲这个小话本儿。

太子殿下不由得跟皇上用膳的时候,就说了此事:“到底是温雅士,看看人家这个故事讲的多好。”

“不过是一个鬼故事而已。”皇上没怎么多想。

“才不是呢父皇。”太子殿下却振振有词:“如果国家兴旺,正气凛然,妖魔鬼怪岂能横行霸道?如果政治清明,那个叫宁采臣的书生,也不会以一个秀才的身份,去做催账的活计。”

说的还头头是道,皇上大为欣慰,和别人家的孩子只关注里头的女鬼美艳不美艳不同,太子殿下关注的是故事的背景和发生的环境。

温润不知道自己的故事成了流行,他在家正接待妹妹呢。

因为王玫想家了,所以刘奎趁着休沐的时候,带着媳妇儿回娘家一趟。

“以后想家了就回来,住的这么近,又不是没有马车。”温润絮絮叨叨:“家里你都熟悉,你的阁楼还都在呢,去吧。”

王玫欢呼一声,跑去了后院,她的地方和东西都在,还有两个小孩儿都记得她,一进来就喊“姑姑”,跟鸽子似的,王玫喜欢得不得了。

两位未来的嫂子也欢喜的很,三大一小凑在一起,那叫一个热闹。

阿珍姨知道她回来,得意的挤开其他大厨,自己上手,煲汤炒菜。

妹妹回来了,妹夫也上门了,正好王珺也休沐,两个人在书房的沙盘上较劲,温润盘算了一下家里的账目,正巧今日鲁明的商队进京,给大将军府送来了几个人,是刘老三他们。

“竟然是你老哥亲自来了!”温润大吃一惊,要知道刘老三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人,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八成就是永清府,平时只去永宁县的好么。

这千里迢迢的跑来京城,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

“不亲眼看看你们不放心。”刘老三有点拘束:“这宅子可真好。”

大的都吓人,幸好门子里头有老卒认识他们,不然他们都不敢进门了。

“好不好的,都是咱们家。”温润赶紧让人上茶,上点心。

熟悉的江南点心,让他们放松了一些,刘三儿说起了家里的情况:“家里一切都好,土地的出息,铺子的租金我都带来了,其他的宅子修缮了一下,每日都有人维护,老卒们也有几个孩子出生……。”

絮絮叨叨了半天,紧张劲儿都没了。

刘奎不认识他们,但是看王珺跟温润如此亲近他们,就跟着也聊了几句。

等到刘三儿他们都说完了,温润才给他们介绍:“这是王玫的丈夫,京畿大营后勤将军刘奎。”

一说是王玫的丈夫,这几个人就放松了,再是将军,也是他们莲花坳的女婿。

刘奎赶巧了,跟他们见了面,大家都是自己人,刘奎那交际手腕多厉害啊?几句话就跟刘三儿他们称兄道弟,都姓刘嘛。

王珺派人去通知了陈旭,陈旭是踩着饭点儿来的,一进门就跟刘三儿他们拥抱了一下,见到熟人,总归是高兴的事情。

刘三儿他们就说,北边真冷啊,雪花儿真大!

“本来能早点到的,结果被大雪隔住了,幸好这几日没下大雪,这才赶了过来,后天商队回南边儿去,我们跟着一起走,进了腊月差不多就能到家了。”他们都是掐着点来的京中。

温润就说了以后不用跑,让鲁明的商队顺路捎过来就行了。

“不看看不放心。”刘三儿道:“我们几个身体好,来看看你们,顺便看看孩子们。”

他们几个家里都有子侄在赶考别院那里读书,准备再次会试。

温润家里这顿饭吃的倒是热络,一群人喊刘奎姑爷呢,刘奎也答应。

吃过了饭,又派人派车送他们去赶考别院看看子侄们,在赶考别院那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回来,又在大将军府住了一夜,转天起早跟着商队会合,回老家。

温润送到了城外,看着他们走的,感叹不已:“都是自家人……。”

老王家没有长辈,只有这些淳朴的乡亲们,才会惦记老王家这些人在京中过得好不好,不惜千里迢迢的上京来看望,温润为此准备了好几大车的礼物让他们带回去。

回到家里的时候,王玫还没走,王珺跟刘奎已经去大营了,王玫要在家里住几日,下次刘奎休沐的时候,再送她回去。

结果温润就听王玫跟他道:“我嫁过去一个月了,才知道一些事情,我那婆母别看慈和的很,下手也不留余地。”

“她怎么了?”温润可是记得,刘夫人很是和气。

“我嫁过去之前,她处理了两个人,一对儿姐妹花。”王玫告诉温润,刘家也不是什么善良人家。

原来,就在成亲的前几日,有两个俏丽的大丫鬟,是一对儿姐妹花,姐姐比妹妹大两岁,一个十八,一个十六。

姐姐明艳,妹妹纯真,且都是美人胚子。

那一日夜晚,月色正好,姐姐收拾得妥妥当当的特趁了好月色去给大少爷送宵夜,谁知大少爷正在练武,根本没看她一眼,宵夜也没吃。

那大丫鬟眼见他不上钩,心下着急,又恐过些日子少奶奶过门了愈发的没了机会,不由得红了眼睛,她那妹妹也有心想攀附,竟去厨房使了不少的银钱,要弄一壶烈酒。

武将不喜欢吃宵夜,品尝煲汤什么的,但是酒总喜欢吧?

可巧赶上刘夫人的奶姐也去厨房传话儿,见了她们姐妹的模样儿,心下生疑,几句话便猜了个八九分。

吓得忙让人拿了那对姐妹,转身去回了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