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选秀(四)

选秀是在春播之后,但是在选秀之前,有一些在直隶的秀女,就提前来了京城。

其实直隶跟京城的秀女质量才最好,天南海北的秀女还得学官话,就是京城的普通话。

要不然来了京城,说话都听不懂。

在温润前世当然是普及普通话了。

可是在这里上哪儿普及去啊?这次要不是天下海选,皇帝御览,秀女指不定就在最近选了。

所以这些秀女其实才是重中之重,她们也来得最早,生怕晚了似的,而且来了京城也不消停。

入住了秀女的基本上都是高门大户的别院,或者是出租出去的院子。

大将军府只有赶考别院,那里不可能安置秀女,只能安置南边儿来的学子们,教导他们说官话,读书,做文章。

温润经常过去,跟他们聊聊天:“虽然说会试明年才举办,但是今年时间也不能浪费,你们都要努力的学习,还有啊,官话一定要说好,不然以后在官场上,话都听不清楚。”

一群年纪轻轻的举人羞涩的笑了。

温润看着他们如同看着未来:“都好好学,学业有成,京城的花花世界,随便你们玩耍,学不好,都给我在家种地,想要当老爷,没门儿!”

得,一群举人又开始瑟瑟发抖了。

温润这给一巴掌,再塞一个甜枣,用的非常熟手,因为他请来了金大雅名士,给他们上了一堂人际关系课……咳咳,这个还是金大雅拿手。

他就给他们上了一节数学课,一群人很好,不仅加减乘除算的十分顺溜,打算盘也是非常的快速,一个个阿拉伯数字运用的非常好,后头的各种数学公式也运用的很娴熟。

其中有那么几个,连温润都觉得他们应该是数学天才。

这很好,因为上一科那些能写会算的人,全被皇上暗中给安排到了户部去当了个小官儿,温润不知道皇帝要干什么,但是刘老妖亲自请他跟王珺一起喝了一顿酒,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温润不要跟人透露,他们会盘账,甚至是会一种新的记账方式的事情。

这是让他三缄其口的意思啊!

温润就没再提那些人的名字,只暗地里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完全以长辈的姿势,给他们发红包,送东西,也不说礼物,也不要他们回礼。

在京城过日子不容易,一些人虽然在京城落了脚,可生活依然捉襟见肘,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要么租房子给他们,收很低的租金,要么逢年过节就以老乡的名义,送点生活用品,他们的回礼,或者是一本在翰林院里手抄的孤本,或者是别的书籍。

这个他们方便,又在行,还花费少。

考上的都有前程了,起码在皇帝那里挂了号;没考过的正在努力,温润的心情好了两天,刚美滋滋没几日,就又有事情找上门了。

他正在盘算,辣椒今年收成之后,他是不是该卖一些辣椒种子出去?先卖给陈兵镇,然后让他们种,那个时候,估计就有客商上门收购了,毕竟今年过年的新春宴会上,水煮鱼大出风头!

这种改用辣椒的水煮鱼,可把这帮人吃的满嘴流油啊!

甚至剩下的油也没浪费,直接带回去,大锅倒油,炖了鱼,给宫里的宫女内宦们吃了,当然,也有一些侍卫们吃了。

从此之后,辣椒风靡了整个京城,包括皇宫在内。

大多数人都品尝到了味道,就是找不到货源,大将军府可不是随便进的,而且皇上那里也在吃,别人根本不敢来硬的,软的吧,也见不到这俩人啊!

就这么一直憋着,憋着,温润觉得憋到火候了,明年就干脆开卖吧。

当然,第一波种子必须卖个高价,第二波就讲价了,第三年估计就得降价。

他正想的入神,月姑来了书房,脸色有点奇怪:“老爷。”

这声“老爷”叫的有些底气不足。

“怎么了嫂子?”温润当她是家里人一样的看待,咋这么叫他呢?

“外面来了一伙人。”月姑有点结巴的道:“说是姓王。”

“姓王?”温润一愣,随后就笑了:“姓王怎么了?天下姓王的人多了去了。”

“看他们那意思,有点像是来投靠亲戚的,带了不少人和家当。”月姑听完,说话更结巴了:“指不定、指不定是大将军的什么亲戚呢?”

“不可能。”温润笑着摇了摇头:“王珺的父母都不在了,而不论是本家还是外家,都没亲戚了,因为王珺的父母是逃荒过来的流民,家乡干旱,他们是流民,被朝廷安排在南边儿落地生根的,莲花坳所有的人都是这么个来历,别看他们人少,却最团结,这事儿不是什么秘密。”

月姑比划了一下:“可听他们的口气,是亲戚啊!来求见大将军……。”

“放心吧,我在老王家这么多年,什么亲戚没见过?”温润失笑道:“您想多了,咱们家的亲戚就两个弟弟家,一个妹妹家的,弟妹家没人了,妹妹家不用咱们操心。”

“那怎么办?人在大门口等着呢!”月姑松了口气。

“让他们走吧,姓王的大将军,朝里头好几个呢,可能是找错了人。”温润低头继续盘算:“也别得罪他们,万一真是谁家的亲戚呢?就说我们王家没有这门亲戚,让他们去别的姓王的大将军府问一问吧。”

月姑这才离开。

可是半晌之后,月姑又回来了:“对方还是坚持,求见大将军。”

“怎么着?怕咱们诓骗他们?”温润想了想:“没跟他们说,找错了人家吗?”

“说了,可他们不信啊!”月姑皱眉:“而且我看他们,好像颇为有底气的样子,该不是真的是亲戚吧?这要是亲戚,咱们不认可不太好。”

会被人戳脊梁骨的,发达了,当了大将军府,就六亲不认了。

“那就让他们等吧,顺便派人去京畿大营,跟大将军说一声,家里来了赖皮的还是找错了地方的人,让他有个准备。”温润低头继续盘算。

“您不见一见?”月姑小心翼翼的问他。

“既然说是大将军的亲戚,那就等大将军回来再说吧。”温润道:“我这里忙着打点春播的事情呢。”

“那好吧。”月姑只能出门去。

再会一次那几个人。

大将军府的大门口,他们是不方便站的,也不可能让他们堵门口。

所以这些人都是在侧门那里等待。

七八个人,穿戴看着不错,后头跟了十几辆大车,拉着东西,又有七八辆朴素的翠卧清油车,里头拉着的是女眷。

这才是月姑谨慎的原因,要不是实在亲戚,其能带女眷登门拜访?何况看样子,都是没出阁的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