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家·族

温润站在自家大将军府门口,那声音高的,二里地外都能听得清楚,因为他拿了个手工制作的大声公,大喇叭那种,宫里都用上了,外头也有人用呢,他作为发明人,更用的顺手。

动静那么大,周围左右邻居都听见了。

老王家没亲戚,老温家全族流放!

最妙的是,老王家跟老温家,都是独立的族谱,宗都分了,算不得宗族。

且是在两家还微末的时候,就跟宗族闹翻了,还不能说人家是忘恩负义,富贵了就不顾宗族亲情什么的,那个时候,王珺都被二伯给卖了去当兵,不然他一个农家子,如何能应征去当兵?

家里留下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傻了才会去呢!

一下子,大将军府就“门可罗雀”了。

温润神清气爽:“看看,都看看!一群没事儿找抽的,就该这么收拾。”

他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啊,那冒充温家族亲的人也够倒霉的,族谱都带来了,结果可倒好,直接流放戍边去了。

到了当地,温氏族人还纳闷呢,啥时候,多了这么多族人?他们都不知道!

可怜当初来的族长跟族老都去世了,族长都换了两茬,也不知道是不是族人,反正有族谱为证,他们又在大将军府门前承认了这一点,九门提督衙门的衙役们又不是聋子,都能给做人证。

于是也蒙头转向的认了下来,可怜那一大群人,哭爹喊娘,哭天喊地,没用!

别说全家,全族都陷了进来。

也是这个时候,温氏族人才从“新来的族人”那里听说了温润。

如今的温润,温如玉,已经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大官儿,还是京官儿,教导太子殿下,未来妥妥的帝师。

所结契的人,是大将军了,京畿大营的大将军,正二品的武将,皇帝心腹,执掌京畿大营十万人马。

两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那些温氏族人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也没办法,人家连宗族都分了,再攀扯也攀扯不上,对温润好的老人家已经去世了,年轻一辈里,就没跟温润关系好的,都算计过他的家产。

温润对此倒是无所谓,他就没惦记。

因为端午节了。

热闹的端午,温润非常开心的给家里的所有孩子,都系了五彩丝线,这个时候叫“长命缕”,又让人用金子打造了五毒,挂在孩子们的金项圈上,门上插了艾草,挂满了葫芦,家乡口味的各色粽子也冒了出来。

倒是两个弟弟,很有创意,他们让京畿大营的人马,一人吃到了两个蜜枣粽子,这可是少见的东西!

古代物产不丰富,尤其是粽子这个玩意儿,用的都是江米,价格昂贵呢。

端午节当天,早饭就是一人俩粽子,一个咸鸭蛋,一个鸡蛋,一个大鹅蛋。

这都是温润养了那么多鸡鸭鹅,农副产品多的关系,不然也供应不起十万人马的消耗。

可京畿大营供应的起啊。

这京畿大营被王氏兄弟经营的头头是道,拉练顺便练习箭法,打来的猎物,也不随便处理,肉可以自己吃,但是皮子必须收起来,一般的就给大营里头用了,贵一点的例如虎皮豹皮狐狸皮的就卖给京城里的皮货庄子,不用二道贩子贩卖赚差价,他们自己干赚!

京畿大营的小金库永远都有富余。

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也训练的好,京畿大营经过这几年王珺的锻炼,已经有了精兵强将的样子。

王珺回来过节,跟温润俩坐在庭院里,看几个小家伙儿跑来跑去,家里的人正在制作午饭。

“这几天倒是消停了。”温润得意的道:“安静了许多。”

“是啊,安静了许多。”王珺打着蒲扇,跟温润聊天:“火器局那边说要实验一些新的火铳,火炮等等,正在筛选。”

“筛选什么?”温润听到火器就来了兴致。

“按理来说,南苑第一合适,可火器不同旁的武器,动静大,危险性更大。在南苑总有点怕出事,那就不好办了。”王珺道:“毕竟南苑离皇宫那么近。”

“就没别的地方了?”温润一想也是,火器这个东西,已经是属于热武器了。

“是在京畿大营里实验,还是在南苑?再不就是东南郊,那里倒是合适,人少,地方,就怕不保密。”王珺也有些意动:“我觉得京畿大营挺好的,就是人马比较多,他们也怕伤了人呢。”

“帝陵呢?”温润异想天开:“那边人少,地方大!”

王珺拍了拍他的脑袋:“这话就在我跟前儿说一说吧,没人惦记帝陵那边,那里根本不能动,一个炮弹下去,帝陵炸个窟窿,皇上还不得把他们挨个用尚方宝剑捅个窟窿眼儿啊?那边别惦记了。东南郊那边就够呛,因为过了东南郊就是帝陵范围了。”

温润只好放弃这个异想天开的理想地段:“那还是在咱们京畿大营吧!”

“未必。”王珺小声的道:“那几个都卯足了劲儿,想去他们那里实验呢,我都没给人火器局送礼。”

“这事儿还要送礼啊?”温润吐了吐舌头。

“其实也没送啥,董禄送了火器局三十几个波斯弯刀。”王珺也有八卦的时候:“我没送东西。”

“哦。”温润舒了口气:“其实应该是咱们京畿大营才对,那些工匠,不都是我给折腾来的吗?怎么能便宜旁人,董禄啊,瞎忙了。”

说是这么说,但是实际如何,也得看火器局怎么打算的。

在这之前,过了个热闹的端午,随后的大事就剩下选秀了。

金大雅邀请大家去北海泛舟,在船上说的最多的还是选秀的话题:“如今这秀女是越来越多,选的也越来越严格,上次听宗人令他们家的二爷说,内务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拿石板子刻了字,立在了储秀宫,这秀女进去了,先看规矩再进屋。”

宫里,能进去的不老少,但是能去后宫的少啊!

宗人令温润认识,一个很严肃的老人家,他的二儿子,大家都喊一声二爷,孩子都要娶媳妇儿了,因为老爹老娘都在呢,也没分家,消息灵通的很,是他们这个圈子里,一些重大消息的主要来源。

“这还有的货吗?”张寅有些意气用事:“女人就该规规矩矩?如今这些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连长什么样儿都不知道,选秀倒还好,能看到人,我定亲那会儿,连面都没见到,不过我跑你嫂子家,先跟大舅哥儿拉关系,然后知道他们家什么时候内眷去上香,我就去那里”偶遇”你嫂子了,看了好几次呢!”

“是啊,你这身手,嫂子娘家后花园的墙,是拦不住你了。”温润打趣他:“嫂子娘家养了多少条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