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这不对啊!

小年之前,夫夫俩忙的不可开交,各种忙碌之后,小年了。

祭灶的时候到了。

今年祭灶,王珺非常虔诚的祭拜了一番:“希望灶王爷保佑家里老少小儿内眷们,都平平安安。”

分灶糖的时候,王珺第一时间,把一个小苹果口味的,同样也是小苹果造型的软糖,塞进了温润的嘴巴里。

温润还挺不好意思的,因为很多小娃娃都在仰头看着他呢!

“先给孩子们分一下呀!”温润红着脸吃了糖,赶紧把其他的灶糖,分给小娃娃们,这个时候的他,特别有成就感。

小孩儿们都乖乖的排队领糖呢。

跟孩子们玩了半天,温润才喝了一口热茶,看着孩子们玩耍:“这样的日子真好,可别再有什么糟心事儿了。”

“难说,这几日,宫里的情况有点古怪,我去封印的时候,皇上好像是没什么精神。”王珺道:“他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

皇帝生太子的时候都多大年纪了?现在不止是朝臣们盼望太子殿下早日成婚,连皇上都有了那个意思。

“皇上大概是被大外孙子给刺激到了。”温润小声的跟王珺嘀咕:“有了大外孙子,就想要个大孙子了。”

大公主比太子殿下大了两岁,皇上肯定想要个大孙子了。

“应该是吧?”王珺不确定的道:“最近总是有人提,自家小孙子如何如何,大孙子如何如何。”

其实到了他们这个年纪,也该含饴弄孙了。

成亲早一些的,六十岁的时候,都能见到重孙子了。

“嗯……。”温润若有所思。

京城里的年味儿很重,过了小年不少人开始采买东西,大将军府也忙了起来,温润知道王珺要接九门提督的官职,就问他:“家里的匾额变不变啊?你以后只是虚职的大将军了,实职是九门提督。”

“换了吧,旧的匾额也别丢,那可是御笔亲写的,收起来,放在祠堂里,万一哪天我就剩下虚职了,这匾额还得挂上去。”王珺早就开始盘算了:“等我六十岁的时候,咱们就乞骸骨,回乡养老。”

这次回了老家,其实王珺就不想回京城了。

老家多好啊?出门都是认识的人,也不用跟谁都说话留着三分,更不会每日提心吊胆,整天官场斗。

他是个武将还这样呢,是个文臣那更惨。

就算温润一直把自己边缘化,那也还是有飞来横祸。

皇帝手握密探,刘老妖那样的人才在身边,愣是没调查清楚?

说了这话,王珺可是半信半疑啊!

连行刺太子,都没调查清楚,以后呢?温润拉着王珺,坐在炕上:“你这是想要急流勇退了?”

“有一点,太子殿下也打了,不用咱们保驾护航,也一定能成事儿。”王珺低头嘟嘟囔囔:“这次你们出事,皇上竟然没能调查清楚,这事儿蹊跷啊。”

“这件事情,别提了,以后会知道的。”温润拍了拍他的手:“别想那么多,我们走一步看一步吧。没有什么背景,只能依靠圣宠,皇上总归是你的大帅。”

从古至今,这同袍之责,都是铁一般的坚强。

王珺也只能如此,他现在不仅有一个正二品的定襄大将军头衔,还有了一个正二品的九门提督头衔。

年后就走马上任了。

这个年过得一如既往的热闹,但是这热闹之中,总带着一丝阴霾。

过年的时候,祭奠天地,皇上带了太子殿下一起。

父子俩一前一后跪拜的时候,太子殿下还跟皇上说:“父皇,这样合适吗?”

“合适,你去年过得太坎坷,今年跟着父皇,好好祭拜一番,求天地祖宗,满天神佛仙人们保佑,你可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啊。”皇上虔诚的跪拜:“求祖宗们保佑朕的大儿子,平安喜乐。”

太子殿下听到了。

以前是“朕的儿子”,现在是“朕的大儿子”了。

因为皇上有了二儿子、三儿子……。

不过太子殿下还是十分谦逊的跟在皇帝身后:“多谢父皇爱护,求祖宗们保佑父皇,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他加了一个“身体健康”的祝词。

皇上乐呵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起来吧,回去吃御膳,听说你在山西太原吃了高平的十大碗?今天咱们也吃一吃。”

“嗯,先生说过高平十大碗的来历,但是儿臣存疑。”太子殿下跟皇上一起往外走,顺便闲聊了一番:“您说,有传承饭菜那个功夫,传承点什么不行啊?比如说书本知识?或者是军中的机密兵法。”

“小老百姓懂什么呀?要不是你先生弄的那个辣椒,做什么饥饿营销,搞的现在辣椒还能推广出去吗?你不在京中不知道,开春儿那会,那么多人种辣椒,秋天的时候收获了,好么,家家户户,吃什么都来点辣椒,好像不吃就吃不下饭似的,连熹贵妃都做了麻辣小吃,什么麻辣枯肠、麻辣肥肠的东西来吃一吃,顺贵妃那里更逗,也不知道哪儿来的配方,炸的辣椒煳香糊香的,她啊,就爱拿着馒头,夹着那个油炸辣椒吃。”

“这个儿臣在先生家里见过,辣椒还能放一些花生米,油炸的时候放下去,还有一点面糊糊……。”其实就是温润让人做的香辣子,好吃着呢。

家里爱吃的女眷,几乎人手一大碗,每天都做。

但是不许小孩儿们吃,因为他们太小了,吃不得辣。

“你呀你呀!”皇上跟太子心情好好的过了个正月。

甚至正月十八的时候,还请了所有在京的官员,入宫赴宴,这次的皇宫春宴,吃的东西倒是新奇。

辣椒跟西红柿都出现了。

麻辣水煮鱼,西红柿炖牛腩。

一个麻辣,一个酸甜,别提多好吃了,尤其是这两道菜味重,一些老人家喜欢啊,水煮鱼下头垫着的豆芽和小油菜,别提多受欢迎了。

鱼肉吃了再吃菜,最后就剩下一盆油花花了。

这油花花也不浪费,拿回去之后,炖鱼的时候放这个油,更好吃。

宫里难得给所有人都吃一顿大鱼的机会,多放油,多的油水谁不爱吃?

等到出了正月,二月二,龙抬头,吃了猪头肉,大家就预备春耕了。

而大公主却给温润他们传信,让他们来一趟大公主府。

“大公主可是说了什么事情?这么急?”温润可是前两天刚去过,看大公主,看胖官的,小家伙儿被他皇帝外祖父起的这个小名儿,可真没起错,小家伙儿胖墩墩圆乎乎,胳膊腿儿像是一节一节的藕节。

温润可喜欢了。

不过,这才去过,又要去,太显眼了吧?

“殿下说,给两位小姐打造了一对儿碧玉蝴蝶簪子,请你去看看,是内务府新的手艺,哪儿不好的可得修一下,如果觉得好,除了碧玉的,还有一对儿粉色珍珠的也不错。”来的小公公弯着腰道:“这个理由够用了,毕竟那东西宝贝,不可能随便定下来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