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陈金河回来了!(第2/7页)

……

第二天的年会会议正式召开。

作为换届大会,年会举办的很正式。

各大代表上去发言,邀请了很多名国医大师坐镇。

各种新的理念迸发出来,如同一次学术盛会一般。

陈南坐在下面,聚精会神,做着笔记。

他感觉,这种学术气氛,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

而张柏林老爷子作为会长,亲自分享了学术报告,他所讲的是人体激素调节,下丘脑,垂体等和中医研究……

这是中医现代化的节奏。

利用古人匮乏的解剖新发现,结合中医的治疗经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会议结束的那一刹那,陈南忽然内心一动。

他惊讶的发现!

自己的【中医基础能力】竟然突破了70点!

70点的突破,带给陈南的是一种若隐若现的掌控力,对于用药,对于患者疾病的把握!

陈南一时间忍不住兴奋了起来。

这简直太爽了!

真的是意外之喜。

当天结束之后,陈南并没有跟随李光明等人直接回源城市,而是继续跟着给阿卡塔治疗了两次。

此时的阿卡塔情况明显好转了!

也没继续待在医院,而是在钓鱼台酒店住了下来。

季宝琼对于陈南,这一次也是热情了很多。

之后,陈南拜访了陆师、顾师等几个老师之后,这才踏上了回晋的归途。

……

……

陈南带回来的这个试点的红头文件,对于晋省源城市人民医院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作为一个西医院,他们能有接踵而至这么多中医的惊喜,让张培元感觉自己太过于幸运了!

就连省里面也送来了祝福和关注。

曾几何时,源城市人民医院还是一个无人关注的落魄医院啊。

如果痧症真的研究成功了,打造成一个专科。

这绝对是一个大好的未来。

甚至,源城市人民医院的根基,彻底就打下来了,只要后面的人不胡闹,即便是陈南离开了,也能保持巅峰很多年。

陈南为此参加了好几个省里面医疗卫生领域的会议和酒局。

此时此刻的陈南,彻底进入了某个圈子里。

源城市人民医院举办了一次庆功宴,邀请所有痧症研究者参加。

何端康喝多了!

他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自己会迎来人生第二个巅峰。

他哭着抱着陈南,激动的说道:

“陈南,我他妈谢谢你!”

“没有你,就没有我何端康的今天!”

“真的!”

“我太高兴了。”

“我何端康熬出头来了。”

这其实何尝只是何端康一个人的想法呢?

当初陈南创立痧症的时候,那些大夫,有几个是厉害的?

能来源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的,说白了……还真的就是没落了。

人家也优秀的,有后台的,都去了省中医,附属医院,或者是结合医院……一类的了。

来这里,大家都在拼命离开。

而现在呢?

离开个屁!

他们很清楚,把痧症搞起来,他们的履历,将会变得无比光鲜,他们甚至是可以进入教科书的存在。

大家激动的和陈南碰杯喝酒。

这一晚上,属于未来!

而眼下,痧症专科试点的成立,最为直接收益的人,却是编辑室!

张培元一狠心,直接把编辑室撤销,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科室,队伍也壮大了很多。

甚至就连最新一期的《晋阳中医》期刊,预订人数也在不断攀升中。

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人怀疑陈南当初的承诺了。

《晋阳中医》进入核心期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此时,李光明和陶功书也找到了张俊贤的家里。

对于两人的到来,张俊贤至始至终都是笑脸相迎。

人老成精,张俊贤自然是很清楚对方到来的原因所在。

张俊贤的妻子已经走了,现在和陈金恒以及自己的女儿张巧玲同住。

要说老爷子的培养也很到位。

张巧玲现在是晋省妇产科的一把刀,省人民医院妇科大主任。

而陈金恒作为女婿,算是继承了张老爷子的中医衣钵。

陈金恒起身给两人倒了茶水。

“李院长,陶院长,请坐。”陈金恒说完,便坐在了老爷子一旁。

张巧玲也坐在老公旁边,没有避讳,毕竟,她有这样的实力。

这个时候,陈金恒忽然笑着说道:

“老爷子,今天冒昧上门叨扰,麻烦各位了。”李光明作为陈金恒的院长,率先开口了。

张俊贤微微一笑,七十五岁的老爷子,虽然称不上鹤发童颜,精神头倒也不错。

“呵呵,来者是客,不比客气。”

李光明点头一笑:“张老真的是教子有方啊,陈主任在我们医院,可是口碑很好,继承了张老的理念以后,水平很好啊!”

“办公室锦旗都快放不下了!”

“而张巧玲主任,也是现在省里面妇科领域的一把刀。”

“这未来,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啊!”

张俊贤微微一笑,对于李光明的称赞,理所应当的接受下来。

对于子女的培养,的确是张俊贤的荣誉。

他和妻子育有一子一女,现在发展都很不错。

老大是张巧玲,现在是国贴专家,而且是全国出了名的妇科圣手,而自己儿子,现在在首都,发展也很不错,就连女婿现在也是登堂入室,有了一番造诣。

“呵呵。”

“都是年轻人自己争气。”

“我啊,自己的事情还很多,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肩膀上的责任,可不小哦。”

张俊贤自然知道他们两人上门的原因,而李光明刚才的话,看似称赞,其实言外之音也是张老岁数大了,该退就退了吧!

而张俊贤自然看穿了李光明的心思,直接说自己身上的担子还很重。

这一来二去的,两人的心思,都通透了起来。

陶功书微微一笑:“张老您真的是医德高尚。”

“我要是像您这样的年纪,功德圆满,早就退休了。”

“您老人家现在可是功成身退啊!”

张俊贤微微一笑,不做声应承下来,也不否认。

陈金恒和妻子对视一眼,眼神里闪烁过一丝的焦虑,他自然是很清楚,这两位上门,可不是好事儿。

张巧玲笑着说道:“陶院长,您这话说的,可就谦虚了。”

“我是西医,不懂你们中医那一套,但是耳濡目染,也有些了解。”

“中医啊,讲究一个年限和沉淀,就如同老茶和老酒一般,越沉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