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意外发现(第3/4页)

“水土不服”与这种病症具有地域性,且主要与饮食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有关系。

东京这个地方,和坊间传闻可不一样。

不是热!

而是燥。

不仅仅是燥,因为地域特殊性和地形结构,所以和国内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

风大,且干燥。

特别是春季,这种干燥和风,更为明显。

而这种气候,对脾胃可不友好。

日本这段时间的节气,容易引起肝气相乘,而肝气乘脾者常常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

至于这皮疹,也和这些有很大的关系。

说话间,陈南招呼宁武躺下,然后在腹部开始搓揉起来。

“建勇,你去给泡一杯蜂蜜茶,茶叶不讲究。”

赵建勇连忙点头去准备起来。

宁武的皮疹情况不严重,多饮茶叶蜂蜜水,就能缓解。

取1小撮茶叶加2匙蜂蜜,冲水连饮。

蜂蜜茶水中含量丰富的微量元素,以补充水分,利血利尿,有利于致敏物质的排出,从而减少过敏性皮疹的发生。

如果严重的话,可真的就得吃药了。

严重水土不服的,皮疹严重的,可备些苯海拉明、扑尔敏、菲那根之类的脱敏药物,同时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建议插眼)。

陈南这一番搓揉之后,宁武情况逐渐缓解了下来。

而陈南却也不放心,给服务台打电话,订了几碗豆腐做的汤。

为什么如此?

这属于一个小妙方。

到了陌生地,第一道菜应先吃水磨制的豆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和克服水土不服。

豆腐对胃肠的刺激小、易吸收,能够使肠胃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老少皆宜,是克服水土不服的理想饮食(建议插眼)。

准备完之后,陈南带着徐兵和赵建勇下楼了。

决定到附近的药店看看,买点药。

日本的药店里,经常会有汉方药。

比如买一点舒肝健胃丸或者柴胡疏肝散一类的。

陈南觉得,日本汉方药也算是发达,买点这一类的药物,也算容易。

没多久,就找到了一家药店。

陈南进来以后,找到了汉方药的柜台,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

却看到了“葛根芩连丸”,这药物也可以使用。

但是,当他拿起来看到说明书之后,不禁皱眉起来。

“【功效】主治急性胃肠炎、口腔炎、舌炎、肩背疼痛、失眠等热症者。”

陈南满脑子好奇!

难道是……翻译软件的问题?

不太可能啊?

可是……

这葛根芩连丸,作为《伤寒论》经方,怎么会是治疗这些疾病呢?

或者说……

陈南忽然对日本的汉方,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所谓汉方的发达?

这也太草率了吧?

这已经不是中医了。

中医药的使用,一般要求“方证相对”,也就是说方药和证型、症候要对。

所谓证,就比如,头痛、头晕、腹痛、腹泻……这些都是症候。

而日本汉方药,给陈南的感觉,不是“方证相对”,而是“方病相对。”

什么意思呢?

所谓的病,和证,是两码事。

证,可以有症候,有证型。

但是,病,是一种病名。

就比如刚才陈南拿到的葛根芩连丸说明书上面的功效:“急性胃肠炎、口腔炎、舌炎、肩背疼痛、失眠等热症者”

这显然是西医的病名。

哪有这样把中药方子和西医疾病画等号的方法?

陈南脸色越发凝重起来。

他随后拿起来其他药物。

“桂枝龙骨牡蛎丸”

“【功效】主治虚弱质、易疲劳或易兴奋神经质,失眠症、小儿夜啼症、小儿夜尿症、眼睛疲劳。”

“四逆散。”

“【功效】主治胃炎、胃痛、腹痛并胸腹部苦满不舒者。”

……

不得不说,汉方药,大量使用的都是张仲景的药物,无论是《伤寒杂病论》亦或是《金匮要略》。

要不然叫汉方药呢?

可是……

这些药物,全都是“方病相对”。

这可真的是中西医结合啊。

竟然把中药这么使用?

也是厉害。

这厉害吗?

不!

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形式。

陈南拿起药物,随后带着赵建勇他们聪聪回去了。

而赵建勇看着陈南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对,但却没有问。

陈南回来之后,当即开始在网上搜索起来日本的《汉方处方手册》。

这一查,顿时傻眼了。

因为《汉方手册》中,就是这么写的。

这是中医吗?

这是汉方吗?

陈南顿时有些无语。

如果说之前日本注册汉方专利,大量使用汉方药物,陈南抛开自己的立场去看问题,可能觉得对方会用,喜欢学习中医精华。

但是!

现在看来,陈南忽然觉得,这是无稽之谈。

“方证相对”的“证”是疾病过程中表现的一组“症状”或“症候群”,而不是阶段性病机;“方证相对”的遣方用药是对证治疗,而不是辨证求机、审机论治。

这已经是错误的了。

甚至是中医发展过程中的大倒退。

但是!

这“方病相对”,更是滑稽了。

如果用疾病过程中为某一阶段的病机特点而设定某一张处方,包治这一疾病的全过程而不顾其病机变化,或者按照西医诊断的病名便去处方用药,连临床“症状”也不考虑,这就叫“方病相对”。

它是完全违背辨证论治原则的。

所以“方病相对”是“方证相对”的再倒退,是把汉方发展到了“非西非中”的地步!

这是一种落后!

这就是那群日本人对着世界宣称,他们对于中药使用领先于中国的行径吗?

陈南忽然觉得可笑。

赵建勇看见陈南脸色不对,以为是陈主任看见日本汉方药发展领先于国内心情不太好。

但是……

忽然看见陈南笑了起来。

赵建勇连忙问道:“陈主任,您怎么了?”

陈南笑着说道:“我发现一件开心的事情啊!”

“这汉方药,真的是……我想到了一个词语。”

“买椟还珠。”

“这日本的汉方专家,可真的是厉害啊。”

“明明学走了伤寒论,窃取了中医很多经典名方,甚至申请专利。”

“但是……”

“却把最为精华的东西抛弃了,反而东施效颦,中不中,西不西!”

“实在是让人感觉滑稽。”

“呵呵!”

赵建勇一听,也忍不住好奇了起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