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船肚

“送船王就是我们这里一直流传的习俗,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这里沿海一带,每个人的祖上都是打渔的,打渔出海需要乘坐船只。”

“可以说,船只和渔网就是每个渔民的命。相传,每当海上有渔民被风浪拍进海里,就会有龙船将渔民救下,所以我们每三年就要举行一次送船王祭祀活动,用纸做成一艘巨大的,能在海面上航行的大船,这艘船就叫龙船。接着人们在这三天里杀鸡杀鸭,带着龙船游街,最后一天就在海岸边上将龙船烧掉,以此来祈祷未来还会有龙船救下海上人的性命。”

余清韵点头,耳边底下游人的嘈杂交谈声逐渐被另一种声音替代。

熟悉的敲锣打鼓声,热闹喧天,震耳欲聋,一股更为密集庞大的人流朝着余清韵所在的这条街道而来。

密密麻麻的人相互摩肩擦踵,余清韵低着头,看着那些人,每一个人脸上有洋溢着相同的笑容,高高矮矮的人,大大小小的头颅,千篇一律的四条肢体,不停地挥动着。

有点像一个个蚂蚁。

他们的头颅像是突然长出来的畸形部位,这让余清韵心底里突然升起一种冲动。

想要一镰刀下去将每个人的头颅齐齐切断的冲动。

“客人们看,这就是我们今年准备要祭祀的龙船了。”店员说。

他的声音将沉浸在自己思绪里的余清韵拉回现实,意识到自己刚才无意识间想法的余清韵脸色阴晴不定。

周力和思源看了余清韵一眼,接着又继续望向窗外的景色。

人潮如织,像一个个起伏不定的海浪,鞭炮响冲天,前面的队伍穿着齐整统一的服饰,载歌载舞,后面则是一个巨大的船。

这条街道其实很宽敞,是政府近几年新扩建的商业街,两排店铺之间相隔十几二十米,店铺前面三米还种植着当地的树木,保证城市绿化率。

那艘船几乎几乎就要碰到街道两排的树木了。

宽有十几米,高有三四层楼高,余清韵所在的二楼恰恰好能看到龙船的甲板。

龙船采用的是古代帆船结构,甲板上有一根巨大的桅杆,桅杆上的白色风帆迎风飘荡,在正午的阳光底下亮眼得刺目。

余清韵的眼睛刺痛,移开眼睛。

这艘船只说是用纸制作出的,可是余清韵看着却像是用真正的木头一根一根做出来的,似乎真的能够在海上航行。

那船身上一根根木头的纹理,深褐色的甲板和符纹花雕,整艘船散发着一种出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可能是周围人们脸上过于热切的眼神,飘香的香火味,还有鞭炮的火药味,即使余清韵知道这场祭祀是美好的,也不由得在这艘龙船上嗅到一丝邪性。

人流经过余清韵所在的酒楼,接着渐行渐远,刚才的一切喧嚣逐渐恢复平静。

“客人,您看你们需要点些什么吃的?”店员见送船王的队伍离开后,拿着菜单放在桌面上。

余清韵拿起菜单看了起来……

下午三点十分,张德海和张家两兄弟准时来到南口海岸边上。

虽然张家两兄弟也姓张,但是和张师傅只有师徒关系,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同样姓张,也只是缘分一场。

南口海岸上早已停泊其他的船只,有小型游艇,中型游艇,还有一些货运船只。

福州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版图,南口海岸上的货运船只往往都是一些大型的远洋跨国货运船只,所以雇主的大型游艇在这些船只面前并不怎么起眼。

不过也挺好认的,毕竟现在南口海岸上停泊的大型游艇,只有一艘。

那艘船的岸前站着好几个身穿黑色职业西装的人,张船长一看就知道是售卖大型游艇的那家公司的员工。

那群人在等着余清韵过来交接,他们也在等着余清韵过来。

张船长三人靠近公司人员。

公司人员为首的人上前询问:“请问是余小姐的人吗?”

张船长说:“是,不过我们同样也在等人。”

对方心下了然,双方安静下来。

三点十分,是他们自己心急来早了,余清韵和他们约定的时间是三点半。

在等待的期间,海岸上也有部分人好奇地看着这艘大型游艇。

这艘游艇是可以轻松容纳几百号人休闲游玩的大型游艇,长达接近千米,高度从船肚底部到顶层的船长室几百米,一个一眼望不到头的庞然大物。

船身是白色涂料,海岸上的人看不见甲板上的颜色,但是能够看见游艇上每层的墙壁都涂上蔚蓝色的颜料,船身周围有悬挂的救生圈,看起来不像是救生圈,反倒像是修饰船身的装饰物,整艘船看起来美轮美奂,让人一看便心生向往。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周围,纷纷议论这是哪家的少爷或者小姐准备出海游玩。

出海游玩,还是这么大一艘游艇,不禁啧啧称奇。

同时眼睛也都聚焦在游艇入口处的两拨人。

售卖船只公司的人和张船长三人。

就是在这时,余清韵三人拨开人群,走到大型游艇的入口处,看到张船长几人。

看着张船长几人大包小包,还有公司人员身上的西装,余清韵有些诧异:“来得这么早啊。”

当然了,能人异士接手棘手的撞邪船只,能不重视吗?

船只公司人员上前和余清韵握手:“想必您就是余清韵小姐了吧?”

余清韵看了看周围的人群:“要不,我们上船说?”

船只公司的几个人脸色煞白:“就在这里吧,也没什么好说的,主要就是给您一些船上格局图纸,还有几句话。”

给完图纸,余清韵就把图纸递给身边的张船长,张船长几人接过来,翻了几张,确定图纸给全了。

公司的人给余清韵带了话:“余小姐,这艘船上的信息有些隐秘,所以我们没有在电话里还有快递纸张里说出来,还请您能谅解。这艘船当初发生命案的地点就在甲板,餐厅,船舱,游泳池还有休息室里。”

“余小姐,你们现在可以上船查看一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救生设备,我们就不跟着上去了,如果是有什么设备需要的话,就下船和我们沟通,公司就在福州这里,我们会立刻调设备过来给你们补全。”

余清韵点头,船只公司的人贴心的帮余清韵疏散在场旁观的路人们。

余清韵几人上船,走到甲板上,边走边看图纸的张船长说:“余小姐,我刚才大略看了一下图纸,大型游艇上的功能室似乎挺多的,帮手只有我们几个人,我和两位副手都只会呆在顶层,那么基本上每天在船上做事的就只有余小姐你们三人,人手方面会不会有些少了?”

“不用担心,我知道你在思考换班轮值的事情,”余清韵说,“我和我的同伴们都可以高强度的不眠不休,基本上不需要换班轮值,您只需要给我们安排相应的工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