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先四十年与后四十年(第2/2页)

虽然他写只花了一个晚上,但他自己知道,这两篇文章凝聚了多少心血——不只有他的,还是师父苏定方,与师父的师父李靖大将军的。

代代传承,亦代代开拓!

**

长安城,紫宸宫。

媚娘和姜沃站在—幅庞大的舆图前。

是—张大唐与周边四夷的舆图。

而案上,放着裴行俭飞报传回来的两份公文。

哪怕在这朝中多有战事,忙的烧灯续昼的日子里,媚娘和姜沃还是生生空出来半日,专门商讨这件事一—

在吐蕃,或者说整个西域。

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未来数十年的大规划到底是什么?

知道想做到什么程度,才不会偏离努力的方向。

总不能完全没有规划,只低着头走路,走的也很累,走半天发现……哎?走偏了,走沟里去了。

曜初手里拿了一支笔,把这场谈话的每一句都记了下来。

*

姜沃先拿起的是《自太宗皇帝设立尹州起,四十年来大唐在西域的经略总结》

过去四十年,大唐在西域的经营,真堪称是步步为营。

说来,二凤皇帝的一生,几乎都被战事所贯穿,从十几岁从军,一直到贞观最后几年,从未停下过南征北战的脚步。

看起来,先帝是一会东征,一会儿西讨,一时北伐,一时镇南……但其实,若问起当年先帝所有的战事,能不能换一个顺序——

那绝不能。

太宗皇帝在军事上的高度,并不只在于战战克敌制胜,更在于他安排这些战事的节奏!

裴行俭在公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其实,大唐从开国至今,一直都在自保和防御。

姜沃看到‘自保’和‘防御’两个词:……

自保成天可汗,防御到疆土万里了是吧。

问一问周边四夷同不同意这个观点吧。

不过再往下看去,姜沃就明白了裴行俭的意思,先帝的征战很有次序——

贞观三年,集大军之力,先打东突厥。这是必须的,因东突厥就在大唐的正北边,是真的能打到关中来,具有灭国威胁的。

武德年间门,大唐曾连着被东突厥欺负了五年,年年都被抢到家门口,把高祖李渊整的都让人去勘察秦岭之南,准备迁都算了。

但当时先帝请奏制止了此事。然后在登基的第三年,灭掉了东突厥。

而东突厥灭后第二年,二凤皇帝就开始着手经营西域:从贞观四年第一次设置伊州都督府(新疆哈密),到贞观十四年最终灭高昌国,设立西州、庭州都督府。

自此,大唐在西域拥有了第一道屏障:伊、西、庭三州。*

此三州通归于安西都护府管辖。

媚娘站在舆图前:“如此说来,是为了自保和防御。有此三州,才能将大唐势力嵌入了西域之地,免于受到双面夹击——毕竟若是西域和北境能勾连成片,大唐危矣。”

而此时,媚娘和姜沃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一件事。

那时候她们还特别年轻,哪怕亲历过,也不能完全看懂这些朝局。

贞观十四年,她们在掖庭中听宫女们说起先帝坚持灭高昌国之事——大军浩浩荡荡行军五个月也要去打高昌,过后还非要在此地设都督府,收归大唐所有,当时朝臣们反对声很大。

可如今看来,先帝这步棋,走的一点都没错。

正是因为有了这三州,才有了大唐经营西域的基础。从贞观十四年到贞观末年,先帝陆续再灭焉耆、龟兹等国,起安西四镇。至此,大唐在西域构筑起了第二道防线。

之后,皇帝登基,在西域的经营上,顺着先帝的路继续走——苏定方大将军灭西突厥,安西都护府西迁,继续扩大在西域的影响力,加固了这第二道防线。正是因为大唐这四十年的经营,裴行俭此番才能‘就地取材’,一呼万应,直接在原本西突厥的大本营,拿下突厥的可汗!

以上,便是大唐对西域的四十年经营的大略总结。

姜沃仰头看着舆图:是大唐有幸,曾有太宗皇帝。

他在位虽只有二十三年,但却为大唐中原腹地不断叠甲,构筑了一道道防线——

安西四镇所镇守的西南疆安稳,才能保卫北疆(西北疆)伊、西、庭三州的稳定;而伊、西、庭三州又作为铠甲护卫着大唐‘凉州、甘州、肃州’等地构成的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又直接守卫着关中!

姜沃长久望着舆图:先帝走的时候,应该也是……安心的吧。

毕竟那时候吐蕃还很乖巧,在先帝心里,他已经布置好了数道安全线,他不只是期盼‘华夏衣冠永存’,他已经把他在位时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若是天与其寿,二凤皇帝应当会继续孜孜不倦布置下去,不断的为大唐的安稳加码。

好在,亦有后来人!

*

媚娘与姜沃一起看起了裴行俭的第二封公文《论未来四十年大唐在西域经营和管控》。

媚娘看过后,颔首道:“与陛下之前说的差不多。”

裴行俭继承的是大唐前两代名将的传承,皇帝则直接受教导于先帝,皆是一脉相承。

现在的西域,是在第二道防线西南疆这儿出了问题。吐蕃日益强盛,就像一个强势想要突破防火线的病毒。

未来四十年的计划,最首要的当然是安定吐蕃,若真能让吐蕃安稳下来,就可以考虑建筑第三道防线了。

那便是……送波斯王子回去的吐火罗等地了。

要把波斯王子送回家,会途径吐蕃和突厥,反过来说,若是吐火罗安稳,便能跟大唐一起钳制西南疆。

除此外,姜沃指着舆图:以吐火罗羁縻都督府,以及如今投奔大唐的中亚昭武九国,还可以作为缓冲,防备大食国跟大唐的战事摩擦(阿拉伯帝国)。

姜沃再次想起了那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

她注视媚娘:吐蕃侵扰是天后摄政后,首次面对的大战事。

从这儿起,就是媚娘要承起的四十年了。